新时代策略:类似2014 望重演上次窄幅震荡后走牛情景

新时代策略:类似2014 望重演上次窄幅震荡后走牛情景
2019年12月17日 23:5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上一次牛市前夜的震荡

  来源:新时代策略

  10月以来,指数进入窄幅震荡,上证综指大部分时间在2850至3000点之间波动,而行业层面涨跌、估值出现极大分化。回顾A股的历史,我们认为指数近期的走势及行业分化特征与2014年的市场情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参考万得全A指数,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指数也是长时间维持窄幅波动。期间尽管估值相对高位的创业板在历经一年多的上涨后转向调整,由于估值底部的金融、周期板块表现出极强的抗跌性,从而股市整体能够维持横向窄幅震荡。市场经过半年多的窄幅震荡,成长股调整结束,伴随稳增长、促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市场开启了2014-2015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

  本文下面将着重分析2014年市场窄幅震荡前熊转牛的过程、2014年市场窄幅震荡中成长与主板分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两次市场窄幅震荡的相似性,我们认为指数当前时点极有可能突破这一窄幅震荡的区间向上,股市中枢将进一步抬升。

  1、上一次牛市前夜的震荡

  指数层面,创业板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累计上涨160%,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6%。2014年2月至7月创业板转入调整,然而同期上证指数则维持窄幅波动,基本没有下跌。创业板调整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1)成长板块在2014年业绩增速放缓;(2)估值处于较高位置;(3)机构对成长板块的持仓占比从高位开始回落。主板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主要由于金融、周期板块处于估值底部,且政策层面的改善也对股市起到了托底作用。

  在创业板大幅调整、主板窄幅震荡期间,行业表现分化较大,金融、周期相关行业跌幅较小,基本在5%以内,而成长性行业跌幅接近20%。这一特征和2019年10月以来股市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股指同样是窄幅波动,行业表现上涨幅、估值都出现了极大的分化。

  经济层面,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延续偏弱运行。2014年一季度GDP同比7.4%,较2013年全年7.8%的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2014年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7.6%,较2014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20%一线,到2014年一季度回落至18%以下。宏观经济弱势运行,企业盈利增速呈现加速下滑的态势。经济在短周期企稳后再度面临较大的下滑压力。

  2、窄幅震荡前的熊转牛(复盘2012-2013股市)

  2014年上半年股指持续窄幅震荡,在股指进入震荡前也历经了一轮类似今年年初大幅上涨、年中调整的过程。2010年至2012年股市单边震荡下行,直至2012年12月见底,然后开启一轮结构性反弹,期间创业板大幅上涨,主板小幅上涨。驱动这一轮反弹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短周期企稳、上市公司盈利的阶段性企稳回升以及政策面的积极转变。

  市场的全面反弹持续一个季度(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随着盈利、宏观政策在2013年出现转变,从2013年2月开始,主板和创业板出现分化,具体表现为主板震荡回落,创业板单边持续上行。

  盈利层面,2012至2013年上市公司盈利是一个下行后企稳的过程,2011年底到2012年三季度期间ROE持续大幅下行,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ROE小幅企稳。从净利润增速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开始走平,从四季度开始盈利增速回暖,持续至2013年三季度的反弹高点。上市公司盈利企稳回升,同期股指走势也呈现出企稳和阶段性的上涨。由于盈利回升的幅度较小及持续性较差,主板的表现始终是较弱的。

  宏观经济层面,地产销售从2012年初开始改善,同时也看到了信贷数据的企稳改善,各类投资数据和GDP等数据是在2012年7-8月份触底,不过由于触底后只是企稳,股市尚未出现反应,直到2012年12月,看到了更多更全面的数据后。市场开始真正明确经济趋势的扭转。2013年,大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均维持不错的水平,不过经济同比数据并没有出现中枢不断抬升,可见2012-2013年经济短周期复苏的力度是比较弱的,远小于之前的历次经济短周期回升。

  政策层面,2011年底货币政策全面宽松,2011年底到2012年初房地产政策逐步全面放松,2012年整体宏观政策偏积极;但从2013年初开始,政策全面转向,2月“新国五条”出台,地产政策全国收紧,2013年年中出现钱荒事件对股市也造成冲击。股市政策从2011年底到2013年一直是维稳,期间出现过多次汇金增持,2012年底到2013年底,IPO暂停发行1年多,IPO暂停对小市值成长股的利多更为明显,这也在风格上给创业板和主板的分化提供支撑。

  3、 2014年上半年创业板调整的原因

  3.1、 2014年上半年成长板块业绩改善明显放缓

  2013年是创业板业绩的转折之年,2013年上半年创业板ROE降幅逐步收窄,三季度创本轮下行的低点,四季度大幅回升。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是在2013年三季度见底后开始大幅回升。同期来看,沪深300的业绩改善明显较为缓慢,板块上周期、金融及必选消费的ROE持续缓慢下行,仅可选消费ROE小幅回升,但回升的幅度明显弱于成长板块。成长与主板的业绩在2013年走势的差异是创业板单边牛市的主要原因。

  2014年上半年创业板业绩增速开始走平,成长板块中行业也出现分化,2013年ROE大幅回升的电子、传媒都相继走平,计算机ROE略有回落,仅通信行业ROE仍维持缓慢上行。成长板块从2013年业绩反转带来戴维斯双击过渡到2014年业绩改善放缓,创业板在2014年开始调整。

  3.2、创业板估值触及历史高位

  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创业板PB估值从2.51提升至6.72。PE估值从28.81提升至69.49,分别上涨了168%、141%,同期创业板指数涨幅为160%。估值绝对水平来看,PB估值已经创历史新高,PE估值与创业板开市之初基本持平;相对估值来看,创业板与上证综指的相对估值创历史新高。创业板指的上涨主要靠估值提升,2014年2月创业板估值绝对水平触及历史高位,同时创业板相对于上证指数的估值溢价太高,估值层面开始制约指数继续上涨。

  3.3、2014年公募成长行业持仓开始分化

  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涨幅前四的行业分别是传媒、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同期公募加仓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成长板块。传媒、计算机、电子和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占比分别从2012年四季度的0.82%、1.90%、4.36%、0.83%大幅提升至2013年四季度的5.15%、5.85%、9.62%和0.95%,持仓占比分别提升4.33、3.95、5.25和0.12个百分点。2013年公募基金加仓成长板为成长行业的上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这一趋势从2013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分化,2013年四季度成长板块中,传媒、通信行业持仓占比环比开始下滑,电子行业则与2013年三季度持平,2014年一季度也开始下滑,仅计算机板块持仓占比继续上行。2014年公募基金从持续加仓成长开始转向部分成长行业减仓,成长板块连续两个季度震荡回落。

  4、宏观经济偏弱下主板横向震荡的原因

  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延续偏弱运行,但金融、周期板块处于估值底部,且政策层面的改善对主板起到了托底作用,阻止了主板的进一步下跌,在创业板调整过程中维持横向震荡。

  GDP数据从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但随着经济下滑时间的拉长,边际上是有变化的。一方面,从GDP下滑的斜率上看,2013-2014年经济下滑的速度是在减弱的;另一方面,政府强调经济转型、调结构,资本市场对2014年宏观经济的一致预期均不看好,二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已经足够充分。

  经济的回落持续压制周期性行业的估值,无论是PE还是PB估值,2013年至2014年周期板块的估值持续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波动。2014年上半年成长股的调整,估值也出现大幅回落,同时金融板块的估值也来到历史底部。流通市值上,周期与金融板块占比接近60%,成长板块市值占比不足20%,金融、周期板块的估值底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下滑。

  2014年4月开始,稳增长的政策持续出台。国常会上关于稳增长的措施从多个方面展开,具体包括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加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免征部分新能源车购置税等。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推进改善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新“国九条”的适时推出,无疑为茫然中的资本市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其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彰显了以改革促发展、释放改革红利的决心,让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未来重拾信心。

  5、指数大概率突破前期窄幅震荡区间

  2014年股市经过大半年的窄幅震荡整理,随着创业板调整结束,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不断出台,股指从2014年7月开始走牛。A股当下诸多利多因素也在持续发酵,我们认为股指有望重演上一次窄幅震荡后走牛的情景。

  A股的性价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在报告《战略性看多的第二个买点》中详细论证了随着股市的震荡,当前市场整体的性价比是越来越好的,目前的性价比和2018年Q4、2019年8月的2733相比并不差。

  经济预期在逐渐向上修复。近期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短期贸易问题对市场不再构成负面影响。数据层面,中国和全球的制造业PMI都有所改善。经济目前已经下行两年,无论看中国经济还是美国经济,单边下行的时间一般不大会超过两年。我们认为经济预期修复将助力股指打破震荡格局。

  A股的资金正在变多而不是变少。9月中旬以来的调整中,我们已经感觉到资金格局在变好。一方面直接看到的数据是外资不断流入,另一方面两融的数据也在回升。对于绝对收益来说,2019年收益颇丰,2020年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拿到的资金权限理论上会比2019年更多,年初的时候做布局的资金估计会不少。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9 铂科新材 300811 26.22
  • 12-18 龙软科技 688078 21.59
  • 12-18 科安达 002972 11.49
  • 12-18 神驰机电 603109 18.38
  • 12-17 华特气体 688268 22.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