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
近期美国股债遭遇双杀。10月以来美国股市调整剧烈,走出了一波陡峭的跌势,截至10月26日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年内高点下跌9.3%、8.4%、11.9%,其中10月10日、11日、23日的单日跌幅较大,科技股领跌,同时美股大幅下跌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路上扬,于10月9日升至3.256%的高位,刷新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而自今年以来,美国国债的两个最大境外债权人中国、日本均对美国国债进行了减持,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对美国国债进行了抛售。
美国股债双杀的原因
我们认为,上周美国股债双杀或与如下因素有关:
其一,美联储加息稳步推进。受益于美国经济超预期,失业率保持低位、美国通胀逐步上行,美联储加息步伐十分稳健。今年已加息三次,预计今年美联储年底还会再有一次加息,此举带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迅速攀升。10月9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256%,刷新7年新高;利率上升较快也引发美国股市抛售。与其同时,贸易战阴影挥之不去。加之,欧日等国家的经济复苏缓慢,中东地区冲突和中美贸易摩擦等也考验全球投资者信心,IMF在10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下调了美国和世界的增长预期,为美国复苏前景与全球增长态势是否出现转折,埋下隐忧。2018年以来,作为美债持有份额最高的外国投资者——中国和日本,也逐渐降低对美债的持有率,俄罗斯则甚至“清仓”了美国国债。
其二,美国财政政策空间越来越小。受限于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高企,美国财政政策空间越来越小。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18财年数据,联邦政府2018财年(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的财政赤字达到779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17%。截至目前,美国中央政府债务占其GDP的比重已达到100%,国债总额达21.6万亿美元。与奥巴马时期的低利率政策不同,特朗普上台之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目前主要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这进一步推高了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而随着税改对经济刺激的边际效应降低,受限于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未来美国的财政政策空间将越来越小。
其三,多信号显示美国经济已见顶,未来将逐步放缓。今年美国经济向好主要得益于特朗普的减税措施,但展望明年,减税效果将会减弱;同时,美国经济一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劳动力参与率偏低、基础设施较差制约了企业投资,虽然前期美国个人消费强势带动经济增长,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持续下滑。近期美国房地产也出现降温信号,从最新销售数据来看,美国新建住房和成屋销售均呈现下滑趋势。
此外,我们一直认为贸易战并非特朗普宣称的那样稳赚不赔,其对美国亦不利,美国或将面临替代困难和通胀风险。当前中美贸易战谈判并无实质性进展,考虑到其对美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IMF在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5%,较今年4月的预期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也可能处于周期的顶点。
其四,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自2009年之后,美股连续一路上涨。截止到今年10月份,美股的行业估值无论是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基本上都显著高于中国A股的估值水平。同时,从股市市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来看,当前美股市值占GDP已接近200%,接近于1999年科技股泡沫之前的估值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失衡特征。随着美国税改效应的减退、中期选举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战的阴影,美股也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警惕美国经济转向带来的全球负面影响
历史总是相似,回顾过去的几次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经济衰退总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无论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或是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危机均和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有关。而且,持续加息带来的高利率环境往往是后期股市下跌的导火索。虽然美国经济当前依然强劲,通胀水平也还不足以引发滞胀担忧,但考虑到美国对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我国经济在内忧外困下的下行压力,我们需在以下四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做好政策协调,以稳定市场信心、增强抵御外部冲击;二是要高度关注美国利率上行、美元强势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贬值压力;三是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积极推进中美贸易谈判,重点关注今年11月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四是扩大国际合作范围,推动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近日中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完)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