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的接班人“科特估”来了!

“中特估”的接班人“科特估”来了!
2024年06月12日 18:20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周刊

以半导体为首的科技板块还在大涨,协和电子收获七连板,万通发展宇晶股份赛腾股份等个股也相继站上涨停。昨天我们重点聊了聊其中的细分赛道光刻机,今天就从全局角度聊聊科技板块背后大涨的逻辑,以及A股能否迎来“中特估”行情后的“科特估”行情。

一方面,半导体板块近期频频异动,背后离不开国家大基金三期的助力。注册资本3440亿元的国家大基金三期,成为中国芯片领域史上最大规模基金项目。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被写入重要报告,成为核心关键词,后续科技创新政策值得期待。 有市场机构表示,目前以硬科技/国产替代为核心的科技正处于类似“中特估”2023年年初的时点,硬核科技股有望迎来一波估值重塑,即“科特估”。

这与“中特估”一脉相承。2022年11月,证监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3年2月底,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会,3月中旬证监会表示加速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助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随之,央国企的盈利能力韧劲带动“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如中国石油中国海油,2023年至今,股价均已实现翻倍上涨;中国核电中国神华等公司,期间累计涨幅也已接近80%。

而与“中特估”相呼应,高速轮动的行情结构下,科技板块虽多番表现,但“科特估”目前仅走出了一些波段行情,尚未与“中特估”一样形成趋势。

《趋势交易大时代》的彭祖认为,本轮半导体行情,本质主要是AI下沉后带动了消费电子的上涨,而消费电子板块的龙头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则是由港股带动了A股,并进一步带动了A股市场的“科特估”概念。但彭祖也对此进行了提示,他认为 半导体板块的市场表现总是遵循着A字型形态,投资者如果参与则要学会在下降通道快进入上行拐点时介入。 半导体板块当前是否已经进入上行周期?答案是肯定的。但仅限于AI逻辑,其他传统半导体概念则尚未进入,我们的AI发展还处于初期时代,目前还未享受到AI为半导体带来的红利。

方正证券分析师曹柳龙也表示,当前对“科特估”保持关注的同时还需要多一些耐心。 长期看可以对科技股的行情具备较高的信心,核心原因在于:无论“中特估”还是“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命的一部分。安全资产“涨价重估”(中特估)是基础,提供了解决土地财政转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资金。但“科特估”才是最终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再次腾飞。

短期来看,决定科技股行情的分子、分母端的两因素都需等待进一步信号。分母端 :在明确的降息信号出现前,不宜过早交易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短期海外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仍较强,这也是近期科技行情反复轮动,但却始终无法形成趋势的原因之一。

分子端:仍应等待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信号。当前存量博弈的市场格局中,科技板块的普涨需要更大级别的政策。否则行情仍可能仅短期集中于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政策聚焦的细分领域,且轮动速度可能仍然较快。

深层意义上,当前国内信用周期底部,“新质生产力”亟需大量融资,前提条件是民间资本在一级市场广泛参与。而历史上看,一级市场的大规模融资往往以二级市场的牛市为前提。同时,结构上看,“先进智造”融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

与“中特估”类似,“科特估”也不能平地拔估值,而是要修复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相比于海外而言,中国“先进智造”相对低估。从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变化上,结构上“先进智造”同样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