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2021年5月11日下午,申万宏源·2021碳中和大会暨上市公司见面会水风光储论坛,申万宏源研究董事长郑治国作为主持人,邀请了金风科技副总裁马金儒作主题演讲。
马金儒:金风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在这个行业里面有十几年的耕耘,见证了中国风电行业由弱到强,希望能从企业的角度,在碳中和方面的实践创新谈谈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碳减排对于全球和国家来说都不是特别新的话题,最早到九几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及到后来的巴黎协定。最近为什么成为一个热议呢?就是在疫情比较严重、全球地缘国际政治更加紧张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以非常担当的姿态,在去年联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现在简称双碳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使得碳中和碳减排瞬间成为热议话题,我们注意到这两年大家有两个非常热切的关注点,一个就是疫情,一个是碳中和。前者可以理解为全世界共同的敌人,后者是全世界每个国家,不分国别共同的目标。
这页关于碳中和目标的各个重要节点发言不详细去赘述了,前面有很多专家都有提到。我更想强调的是,中国在实现碳减排碳中和这样的目标,你会看到每个部委的会议,到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大力的去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这就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路径,比如新能源12亿千瓦,包括风光用电量,今年会达到11%,到25年会达到16.5%等等这样的目标。去年是多少?去年风是6%,光是3%,所以其实是从去年的9%点多,到今年的11%左右,到25年就是16%,这个空间相对来说是巨大的。
我们看一下,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和挑战,到底是什么?
看左边这个图,是不同的国家,在碳方面,或者能源排放方面的数据,我们看到在中国来说,我们的人口占到全球20%左右,经济占到全球的16%左右。但是能耗却是23%左右。特别是碳排放占到28%左右,因此,我们提出减碳的目标,体现出我们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而我们现有的资源约束和发展目标,也不容我们更多的停步,应该更快降低我们能源消耗,更多使用清洁能源,降低我们碳排放。这是双碳目标的意义,我们必须要这么做。
右边这个图可以看到,美国、欧洲和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曲线图,我们还在上升的状态,其实欧盟和美国现在已经开始在下降的阶段。所以这一点说明,发达国家要用40到70年,从峰值到净零碳中和,中国就是从2030年到2060年,用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其实是非常非常有挑战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一方面大家需要共同担当和承担,另一方面,今天我们也是资本市场的盛会,意味着大家能够看到更多的机遇,发展的机遇,投资的机遇。
我们要用3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的路径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这里更多的展示的是用什么样的结构去实现我们的碳中和。
前面我记得刘总上午讲过了,可能这个数据,首先都是比较专业的,可能统计上略有区别,比如说我可能是在一些资料里看到,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接近90%是和能源消耗有关,上午我也看到咱们申万的研究是百分之七十几,接下来是工业,工业最后也是因为用能的过程,可能还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无论是70几、80几,都是非常大的,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部分70几、80几都是和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在能源里电力又占什么样的结构呢?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40%是和电力系统有关。所以我们任何一次会议,以及发改委的行动方案,都提到了调整能源结构,所以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电力结构,一定是接下来碳减排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右上角,这个图可以看到,我们说中国二氧化碳40%来源于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里,不同的电源二氧化碳排放又是什么样的?这里可以看到,最左边是屋顶光伏、大型光伏,光热,两个黄色的是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往右是地热和水电,最右边是核电。可以看出在这些电源结构里,陆上风电的碳排放当量是最低的,而且范围也是最小的,海上风电是次之的,所以在所有的新能源结构里,从碳中和碳排放路径角度看,风电是最优的选择。在中国是什么样的结构呢?刚才有提到,去年风电的消纳比例是6%,但其实是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个比例相当高。我们展示在下面的横的柱形图,丹麦在平均过去几年里是在40以上,去年在50以上,仅仅是风电。像其他几个欧洲国家都是百分之二三十这样的水平。
所以对于碳减排碳中和来说,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电源结构才能更好的更快的实现碳中和,而且风电的自然属性上来说,它也能够支撑电力系统的平衡,它的持续性、不间断性等很多的禀赋特点和电网之间是比较均衡和友好的。能够实现得了相应未来更大比例的接纳。
在这样一个目标以及特性的统领之下,去年10月份,风电行业的400多家企业,也在风能大会上联合发布了一个宣言,这个宣言表示,在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并网消纳的可行性等因素后,为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行业预期在十四五计划中,年新增50个GW,在25年之后,年均新增60个GW,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达到30亿千瓦,所以风电快速发展,一定会有利的支撑电力减排,以及整个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实现。
国家是有担当的,行业里400多家企业也是有担当的,金风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碳中和方面有哪些实践呢?
我们基本从4个方面来讲,首先从装备制造业上,最左边我们不仅要自己的制造要实现绿色,同时也会对整个产业链共同绿色制造起到牵动和引领作用。第二个是构建碳中和的园区和持有碳中和的资产,第三个是提供可再生能源服务,从而赋能我们客户实现碳中和,以及最终致力于打造碳中和伙伴圈和生态圈。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是产品,产品这里我们引入一个EPD的概念,是对某一产品或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声明文件,这是国际非常公认的声明,包括我们的业务开展到国际,在国际市场上,你的产品有EPD的声明文件会获得更多的客户认可和附加值。如同现在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关注ESG,你公司的ESG评级是AAA、AA、BB,作为有担当的投资机构你的投资决策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理解为EPD某种程度上能够成为未来更加绿色社会产品的通行证一样。瑞典、日本、美国、欧盟,已经非常普遍的在推行EPD认证机制,已经作为一个可理解可信的方式将产品的环保性能,更好的传达给市场。风电的全球化大客户,也是非常接纳的。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去年请了瑞典的环科院,对我们两款产品做了EPD认证,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制造过程,而且针对包括我们的原材料、零部件,一直到整个产品在未来持续运行、最后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足迹都要进行分类计算,最后得到产品认证,认证的结果是什么呢?每度电碳排放只有7.25克和8.04克。7.25克和8.04克意味着什么呢?火电几乎就是风电的100倍,就是生产一度风电,相当于1%的用火电的方式生产那一度电的碳排放量。而且这个碳排放量,只要这台风机发6个月电之后,它的全生命周期就达到了碳中和。剩下在20几年你可以理解为全部是将社会贡献所有的绿色电源。
在实现低碳过程中,不仅自己过程中要做到,而且还要带领供应商共同来实现,引导整个产业链绿色转型,落实绿色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加大绿色电的使用比例,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指标评价体系,从2017年开始立项,也聘请了工信部电子五所,健康认证等等,在认证环节,供应商评价环节,来完善这个体系。所以我们现在由30家扩展到79家供应商认证,加入到整个绿色供应链生态体系里
第二个是园区,我们在亦庄的园区于2010年左右投运,开始建设了一个智能微网,智能微网是什么概念呢?把我们园区里每一个楼模拟成用电用户,某一个车间模拟成一个用户。对微网来说,有可能是离网式的,也有并网式的,并网式的微网里面有2.5兆瓦的风机,有屋顶光伏,也有几种储能的实验,包括锂电池、电容等等,也都有实验,模拟智能微网,为不同的模拟用户作为主体供电调配系统,现在进一步衍生到更好的把园区打造为一个绿色的或者是碳中和的园区,不仅仅靠电源端,也通过负荷端实现。第一种是减碳,把园区所有的碳足迹梳理出来,针对每一项进行减排,第二个是因地制宜,哪里有负荷就提供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也包括储能,还有要进行绿电交易,我们这个园区最高峰的时候,发电高峰的时候,也有向电网反送电。我们这个园区在今年有幸拿到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园区。欢迎大家有机会去我们那里给予指导。
这个园区里面可以产生482万度可再生能源电量,几乎50%的用电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同时可以减少426吨的碳排放,实现3毛多钱的用电成本。
这个是园区的曲线,员工从2000多人,过去十年间增加到现在5000多人。建筑面积也从最初的8万平方米,到现在的接近14万平方米,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却从170降到83,我们单位营业收入的碳排放量,也从100多降到31,这个园区可以理解为真的实现了经营与碳排放脱钩,成为中国首个碳中和园区。
第三个实践,对于电源来说,有传统能源,有绿色能源,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绿色能源,左边可以理解为电源侧,右边是负荷侧,如何在电源侧和负荷侧实现谈碳中和呢?电源侧集中式、大基地等风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分散式风电自发自用、直供等,园区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储能、蓄能等应用。负荷侧、供能、用能、交易,零碳电源解决方案,产业节能,绿电交易,碳交易,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我们在碳中和方面,大的方面就是这三个实践。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金风科技,金风科技是全球清洁能源和环保领域的领跑企业,这里介绍了包括我们有73个多GW容量风机安装在全球,有4万多台风机,也遍布了在全世界6大洲和29个国家,资产超过千亿,我们在行业里获得一些殊荣,包括气候领袖企业,亚洲地区最受尊敬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等等。
我们在ESG方面,也有很多实践,首先我们连续十三年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注重我们在环境、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向社会展示我们的实践,包括MSCI评级,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评级,还有FSSE4Good评级也都是在头部的,相应得到评级机构比较好的认可。85亿吨,工业生产过程减排有7.4亿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增汇4.6亿吨,碳移除8.7亿吨。
责任编辑:卫晓丹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