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8个交易日跌停,ST百利依然联系不上原董事长,提前备货“失算”无奈追讨预付款

连续18个交易日跌停,ST百利依然联系不上原董事长,提前备货“失算”无奈追讨预付款
2024年05月29日 20:02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雅文 李贝贝 北京报道

连续18个跌停,ST百利市值降到10亿元以下,而他的麻烦还不止于此。

因协助相关部门调查,持续3个月无法正常履职的ST百利原董事长王海荣最终辞职。为了ST百利的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另一实控人、原总裁王立言已经迅速履新董事长。ST百利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几乎无法联系上处于调查中的实控人王海荣,具体事宜要等他出来后再做沟通。

ST百利正遭遇股价与业绩双杀。4月末公告显示,2023年,ST百利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滑1473.54%。2024年一季度继续亏损,经营压力未解。同时,ST百利于2023年在内部控制缺陷上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因此被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目前,ST百利已经连续18个交易日一字跌停,股价从4.3元下跌至1.72元,市值仅剩8亿多元。

ST百利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是先把预付款占用的事情解决,高管层正在和供应商协商,然后在经营上会尽可能地提升利润。对于股价,公司也正在就利好股价的一些消息进行讨论,尚且有一定的流程在走,会及时公告相关进展。

原董事长几近失联

早在今年2月份,ST百利就公告称,接受到了原董事长王海荣的家属通知,王海荣因个人原因需要协助相关部门调查,暂时不能正常履职。

3个月过去,ST百利没有等来董事长恢复工作,反而收到了王海荣家属转达的辞职申请。近日,为了确保公司正常经营,王海荣申请了辞任董事长。由于公司的重要决策和法律文件的签署均需要法定代表人出面,ST百利随后立即召开了董事会,一直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原董事兼总裁王立言接任,成为新的掌舵手。

ST百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海荣协助调查是因为纯粹的私人原因,和百利及子公司都没有关系。目前公司几乎联系不到王海荣本人,只有家属可以和他交流。

和王海荣一样,王立言也是ST百利的实控人。

ST百利历史悠久,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和锂电池材料领域有丰富的工程经验。

2007年12月,王海荣和王立言通过彼时控制的新加坡上市公司RH Energy Ltd收购了ST百利。2011年,RH Energy Ltd将ST百利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湖南海新投资有限公司,即现在的西藏新海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海新”),使之成为ST百利的母公司,对ST百利持股29.8%。

母公司所持股权存不稳定性

如今,ST百利的母公司新海新也掌握在王海荣和王立言手中,前者对新海新持股90%,后者持股10%。

王海荣和王立言的学习和工作履历都极其相似,几乎“情同手足”。两者都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王海荣55岁,王立言62岁,都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都在石油、石化能源行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王海荣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管理局项目经理,王立言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院工程师。

身为ST百利的控股股东,目前新海新存在质押风险,所持有的29.8%的ST百利股份已有79.83%处于质押状态。从2023年10月开始,其所持股份逐渐被采取司法标记及轮候冻结措施,现已被全数冻结。

对于王海荣一事是否会影响到公司股权的稳定性,ST百利工作人员说:“还是等他(王海荣)出来以后,公司再进行具体的沟通,现在几乎没办法交流。”董秘也于近日公开表示,王海荣已在竭力解决新海新高比例股权质押问题,但效果均不如预期。为解决高质押带来的债务压力,新海新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了部分股份,所有减持的资金均用于偿还质押融资债务,资金未经过其个人,截至目前质押问题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知名财税审专家、江苏四维咨询集团首席咨询师刘志耕告诉记者,上述质押和冻结情况会给新海新持有的ST百利股份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股权易主。

戴帽后连续18个交易日跌停

在ST百利看来,王立言的接任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公司目前的处境有些艰难,更大的外部挑战在于资本市场,资金正不断从ST百利的盘子里流出。

截至5月28日,ST百利已经连续18个交易日一字跌停。股价每况愈下,从4.33元下跌至1.72元/股,总市值跌至9亿元以下。ST百利于2016年上市,相比上市首年47.6元的历史峰值,已跌去96%。

从盘面看,这一轮下跌始于4月末。在那几天,ST百利不仅收到了上交所的信披问询函、被戴帽ST,还抛出了公司由盈转亏的“炸雷”。

2023年,ST百利实现营业收入20.69亿元,同比下滑35.74%;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滑1473.54%;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下滑2191.58%。2024年一季度,ST百利依然亏损。营业收入为2.7亿元,同比下降43.54%;归母净利润为-8409万元,同比下降220.76%。

ST百利工作人员对于股价下跌的原因不太清楚,不过也表示,应该是(市场)对公司问询函的相关内容不太相信,以及董事长出事的影响。

该工作人员提及的问询函事关百利被“戴帽”ST。4月末,ST百利被ST是因为2023年内部控制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体现为预付账款异常和营业收入错报,包括付给7家供应商的1.96 亿元预付款,以及内蒙古乾运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关的营业收入5420.73万元、营业成本5047.96 万元。

5月21日,ST百利回复了问询,称已展开了整改和预付款的追讨工作。经认真比对退市新规,目前公司未触及退市的各种指标。

提前备货被占用资金

会计师意见显示,百利锂电在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多个方面存在问题,比如预付款比例超过50%,超过了公司通常30%的预付比例,以及供应商逾期10个月未交付货物且不退回预付款等情况。

对于预付款,ST百利表示是由于2022年起的市场需求井喷,客户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对货物的交期要求非常严格。在供应商能力极度紧张的前提下,公司必须提前确保货源,所以将“提前备货”确定成了公司战略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涉及到的雁衡、亨息尔、百和菱3家供应商似乎与ST百利的前后两位董事长有些许关联。

ST百利在自查时发现,这3家供应商的资金主要流向易路博通,而易路博通与新海新共同投资成立了青岛蓝水量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新海新持股 60%,易路博通持股40%)。

天眼查显示,王海荣是青岛蓝水量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持股54%。王立言为董事,持股6%。

文件显示,截至2023 年末,ST百利之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预付了雁衡、亨息尔、百和菱共计9891.05万元。3家供应商称,由于项目暂未开展,通过借款的方式把收取的项目备货款借给了易路博通。目前ST百利尚未获取易路博通资金流水,同时由于公司实控人王海荣正在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公司无法判断该款项的真实去向和用途,暂时也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

目前来看,ST百利尚不存在退市风险。刘志耕告诉记者,ST百利只有在收回相关预付款,并消除了内部控制在预付款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后,才能摘掉ST的帽子。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跌停 股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