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敬佩的对手,暂时受挫

任正非最敬佩的对手,暂时受挫
2024年05月29日 11:53 市场资讯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来源:市界

  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中兴”,派能科技就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2022年8月,派能科技市值超过760亿元,然而躺赚的日子马上过去,在行业内卷白热化下,其市值如今已跌去600多亿元。

  作者 |杨   洁

  编辑 孙春芳

  运营 刘   珊

  “储能第一股”,遇到了麻烦。

  5月19日晚,一个消息在储能圈子里炸开。派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新”)的通知,公司董事长韦在胜已被立案调查、留置。

  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派能科技的股价大幅下跌了14%,收报64.81元/股。

  派能科技是谁?作为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它在国内市场上或许大众认知度没那么高,但在储能领域,它是切入户用储能领域最早的公司之一。它的业务主要聚焦在海外市场,在异国他乡做得风生水起,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北美、澳洲、南非多个市场,直接和特斯拉、LG化学两大巨头展开竞争。

  派能科技背后的母公司中兴新,正是“中兴系”的投资控股平台。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中兴”,派能科技就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2022年8月,派能科技市值超过760亿。

  但派能科技的“高光时刻”,却来得快、去得也快。储能领域“长坡厚雪”,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的危机席卷而来,派能科技正在面临营收下滑的窘境:根据其最近发布的2023年财报,公司实现营收32.99亿元,同比下降了45.13%;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下降了59.49%。

  截至5月29日午间,派能科技市值只有112亿元。和两年前的历史高点相比,股价近乎“脚踝斩”,市值蒸发了650多亿元。

  特斯拉的竞争对手?

  派能科技或许在国内市场上相对低调,但对侯为贵来说,它是中兴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布局。

  侯为贵是国内民族企业家中的一代传奇。他白手起家、一手打造的中兴通讯,曾与华为一起,携手打破了海外电信设备企业的垄断。中兴如日中天时,侯为贵是与华为任正非齐名的风云人物,也是任正非眼中“最敬佩的对手”。直至如今,中兴通讯仍然是全球第四大通信设备提供商,“A+H”上市公司,千亿市值的行业龙头。

  侯为贵现在虽已淡出江湖,但对中兴系的影响力仍在。目前,侯为贵实控的深圳中兴维先通有限公司,仍然持有中兴新49%的股权。而中兴新在中兴通讯的持股比例超过20%,是其第一大股东。

  目前,中兴新持有派能科技24.61%股份。派能科技的董事长韦在胜,同时也是其母公司中兴新的董事长。

  中兴通讯自1985年创立,韦在胜的36年从业经历则都和中兴系息息相关。从1988年大学毕业后,韦在胜就加入中兴通讯工作,历任财务总监、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董事,堪称中兴系的“财务管家”。2019年10月,派能科技登陆科创板前两个月,韦在胜“空降”派能科技董事长。侯为贵对中兴系的储能“宏图”和韦在胜本人,都曾寄予厚望。

  韦在胜上任后表示,派能科技的目标就是在全球家用储能市场“保三争二”。他当时承认,公司和特斯拉相距甚远,但LG化学一定是公司“要追赶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很快就“超额完成”了。2022年的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中,派能科技摘下“全球第一”的桂冠,一举压过了特斯拉。

  不久前的5月13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拿到了施工许可证。马斯克在中国建厂,自然也是看中了国内的产业链资源,以降低成本、提升产能。新能源汽车外,“储能”早已成了特斯拉的另一重心,尤其是户用储能电池。2022年时,它和另一家国际企业LG化学几乎将美国的户用储能市场瓜分殆尽,其产品正在攻入欧洲;而在欧洲市场上,它面对的中国对手就是派能科技。

  2022年上半年,国内资本市场储能板块也一片烈火烹油的繁荣景象。派能科技股价从2022年3月起节节上涨,并在8月迎来“高光时刻”,股价达到511元左右的历史高点,市值764.95亿元。这一股价,甚至直逼当年的宁德时代

  几年前,储能产业还默默无闻,却从2021年起突然变得炙手可热。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的数据记录了这一行业的投资变化:从2020年到2022年,储能相关领域有124家企业完成了一级市场融资,融资额总计405亿元,其中2020年只有不到10亿元,到了2021年就激增到超过200亿元;2022年看起来金额要少于上一年,实际上是由于超半数融资事件都没有披露具体金额。

  这里边的逻辑是:在国内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崛起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众所周知,电网发电需要稳定性和确定性,这类新能源发电却存在发电不稳定、不连续的致命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储能——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削峰填谷”,为风电光伏保驾护航。

  电化学储能使用最多的就是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当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主要产品就是磷酸铁锂电池,两者技术相似。也因此,动力电池巨头入局储能也就顺理成章。据平安证券的研报,在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排行前三的企业,就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有动力电池巨头的带头作用,储能也成为投资界认可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分会在去年预期,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到2030年预计可接近3万亿元。

  投资激增之下,市场群雄并起,这片江湖并不缺乏高手。派能科技能在竞争红海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依靠的两大法宝就是“户用储能”和“海外市场”。

  站上“黄金赛道”

  派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早期主要专注于技术研发,至2012年,已初步具备了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并从2013年起开始进行产业布局,逐渐覆盖了从家用储能电池系统到电网级储能电池系统的应用场景。

  在整个储能市场中,户用储能占比还不大,但在细分领域里却堪称一个“黄金赛道”。户用储能产品毛利率较高,并且随着光伏装机量的上涨,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户用储能和户用光伏配套的经济性日益凸显。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户储应用市场。

  在国内,派能科技是最早入局户用储能的厂商之一。身为“中兴系”企业,它对海外市场天然的敏感度和资源优势起了极大的作用。

  和集中式光伏这类2B产品相比,户用产品顾名思义,主要是要安装在用户家里的,在销售方式和渠道上,不同于2B类的招投标或者集中采购方式,它需要接近C端,对渠道搭建和售后维护的要求也更高。

  在此之前,中兴通讯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业务,电信服务渠道更是深入到各级下沉市场。这对派能科技的运营和销售网络的建立无疑也有着巨大助力。这在派能科技的人事任命上也可窥见一斑:公司总裁谈文,此前曾在中兴通讯担任营销财务部海外财务负责人;派能科技副总经理、国际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宋劲鹏,曾在中兴通讯担任市场经理、市场总监。

  中兴系也为派能科技提供了客户。在招股书中,2019年中兴通讯子公司中兴康讯就为派能科技贡献了上亿营收。

  2019年韦在胜接手时,派能科技的营收已达8.2亿元,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到71.22%。在这一年,全球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的前三名,就是特斯拉、LG化学和派能科技。

  派能科技很快迎来了机会。2022年,欧洲能源形势紧张、电价狂涨,加上大面积停电等事件的影响,户储市场全面爆发。

  2022年,派能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0.13亿元,同比增长191.55%;归母净利润达到12.73亿元,同比大涨了302.53%。其中,公司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达到了95.88%,同比增长242.37%;毛利率更是高达34.99%。相比之下,国内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3.91%。

  但是,仅仅一年过去,储能行业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躺赚”的日子已经过去

  派能科技的业绩,在2023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根据财报,公司在去年实现营收32.99亿元,同比下滑45.13%;净利5.16亿元,同比下滑了59.49%。

  海外业务仍是公司的营收大头,在总营收中占比仍高达94.43%。但时移世易,欧洲市场的能源紧张问题自2023年起已逐渐缓解,大部分地区电价回落,补贴也开始收紧。

  海外市场也已面临库存高企状况,“去库存”成了主题。根据EESA的数据,2022年欧洲户用储能系统(电池)出货量约为24.4GWh,但实际装机量约为4.6GWh。派能科技财报显示,2023年户储市场整体新增装机量仍超过了去年同期;但公司软包电池、圆柱电池两种主要产品的库存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和117%。

  “躺着赚钱”的日子过去,为了“自救”,派能科技把目光瞄向了国内针对工商业场景的工商业储能。派能科技称,将加大国内市场投入,完善工商储一体柜产品,以及持续拓展细分场景下的用户侧储能业务。2023年,派能科技工商业储能产品销售量同比增加了58%。

  但国内,整个储能领域去年开始也已陷入“厚雪长坡”状态。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之风,已从动力电池领域蔓延到了储能电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所长周峰称,2023年1-8月份,储能锂电池产量达到110GWh,同比增长超过1倍。近两年来,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快速攀升,2022年成立了3.8万家,数量是2021年的5.8倍。

  国内储能行业中下游的内卷竞争愈演愈烈,从2023年开始,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跌。

  “储能市场出现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无序扩张的问题。”在2023年11月的一次活动中,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说,目前储能电芯集采价格在0.3-0.5元/Wh,储能系统已经跌到1元/Wh,已经“触及了极大部分储能电池企业的底线”。

  一位业内人士也感慨,储能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海外市场又渐趋饱和,“短期看,一批厂商即将倒下”。

  资本市场的信心也受到了影响。从2022年中起,派能科技的股价也开始节节下跌。侯为贵为中兴系布下的新能源资本局,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兴系储能资本局

  2016年3月,在执掌中兴31年后,76岁的侯为贵正式卸任中兴通讯董事、董事长。

  在这之后,侯为贵鲜少对外露面。很多人认为他已经过上悠闲的养老生活时,他却已经转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场。

  2022年冬天,自贡网发布了一条新闻。自贡市前市委书记何礼在12月亲自带队前往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期间,他来到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兴储世纪董事长侯为贵等进行了交流座谈。

  侯为贵的“事业第二站”,正式浮出水面。转过年来的4月,中信证券宣布对兴储世纪开启上市辅导。

  实际上,兴储世纪在2007年就已成立,前身叫“中兴能源”。侯为贵在执掌中兴系时就开始布局的新能源棋盘中,它也是最先落下的一子。

  中兴能源早期主要经营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电站等,后来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了储能,并在2021年正式更名“兴储世纪”,将主力业务押注在了储能上。

  早在2018年12月,自贡国家高新区就与中兴能源签署了招商引资协议,后来公司的注册地址也迁到了自贡。根据天眼查信息,目前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78%;中兴维先通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2.10%。

  兴储世纪现在作为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户用储能、光储一体机、分布式储能等。公开资料显示,它已是国内最大的离网光伏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及运维服务商。尤其在海外,兴储世纪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光伏品牌、最大光伏电站及光储产品设备提供商。2021年,公司营收为11.39亿元,净利润达到1.85亿元。

  2023年11月,侯为贵正式从兴储世纪“退休”。在此之前,他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法人。

  中兴新旗下的另一家新能源公司中兴新材在2012年成立,目前中兴新持股47%。该公司目前是国内干法锂电隔膜龙头,聚焦高分子特种膜材料业务,主要应用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隔膜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技术壁垒也最高,按照工艺可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在干法隔膜领域,中兴新材是2022年出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

  锂电池隔膜行业沾上了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近年来爆发的“光”,实现了高速增长。中兴新材也和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头部厂商均有合作,它的营收也直接被第一大客户比亚迪所“带飞”。

  2023年,中兴新材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其中显示,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6亿元、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5.90万元、2550.87万元;比亚迪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60.26%和43.82%。

  但在2023年10月,中兴新材科创板上市进程终止。

  这两家公司和派能科技,共同构成了中兴系新能源的“三驾马车”。它们也被寄予期待,成为中兴系未来的上市公司集群的支柱。但除了派能科技外,另外两家公司均暂未能实现上市。如今,派能科技也面临盈利能力下滑的窘境。

  侯为贵在储能行业中,“再造一个中兴”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