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卖车险,“卷王要把价格打下来”?

比亚迪卖车险,“卷王要把价格打下来”?
2024年05月16日 14:54 市场资讯

作者:沈   阳

编辑:张丽敏

制图:张宇萱

比亚迪首份车险保单出炉了?

据公众号“迪粉之家”日前公布,此单保险出自山东威海,承保车型为2024款海豚荣耀版420km自由版,车价为11.28万元,车险保费共计3900元,其中商业险2950元、交强险950元。

在此之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销冠”做车险无疑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有消息称比亚迪车险“按天收费,不开不收费”,对此,有不少车主喊话比亚迪“卷王快把价格打下来!”

01 车企做车险,因为更懂车?

对于保险业务的相关情况,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比亚迪方面,对方并未作出具体回应。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致电了北京市昌平区一比亚迪4S店,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无相关车险业务。

其实,比亚迪在车险业务上不能说“蓄谋已久”,但确实也准备了有一年时间了。在2023年5月,比亚迪就以36亿元收了购易安财险100%的股份。

比亚迪方面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提供的资料内容显示,2023年5月12日,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2023年11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变更业务范围,增加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

电车人产业平台创始人马前程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了比亚迪这一布局的战略考量:“对于车企来说,首先,是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考虑,车险涉及到汽车的使用和后市场等上下游环节,这是车企在战略布局上的一个延伸,未来也是他们盈利的一个方向。”

马前程表示,其次,这也可以拉近跟用户之间的关系,车企可以对用户的使用需求、汽车的品质和性能表现、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等有更多的管控,这应该是其进军车险业务的核心原因。

实际上,不仅是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也在通过控股保险公司等方式进入车险市场。

“当前,车险正在处于一个变革时期,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传统的车险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不太适用了。比亚迪进入车险市场肯定会有一些创新的车险产品,给车险行业注入新的血液,甚至带来变革。”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谈到。

说起新能源车企做车险业务的优势,那或许是他们更懂车。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中曾提到,数据价值使车企占据车险经营核心战略高地。在智能汽车时代,数据的价值将会被最大程度的利用,在数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车主的驾驶行为、行驶里程、用车时长都将成为车险定价的重要依据,从而提供给车主个性化的车险产品。

对于这一点,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也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谈到:“车企更了解车,保险维修也可以用自己的配件,在保险赔付时报价也会更加客观。”

02 车企入局能否把价格“打下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之一起增长的还有新能源汽车的车险保费规模,申万宏源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543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5.7%;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3万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1.3%。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主对于保费高的问题却一直在吐槽,近期,小米SU7每年保费要7000元—8000元的消息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这甚至比50万元燃油车的保费还要贵。

对于新能源汽车保费高的原因,张翔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属于新产品,有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不是非常成熟,比如,电池容易出现起火爆炸等问题,所以它的赔付率比较高、出险的几率比较大,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也比较大,因此要通过提高保费来避免亏损。”

申万宏源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车主喊贵,保险公司喊赔”的情况也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痛点。因此,对于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业务一事,人们更多的是在期待车企能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降低事故率和赔付率,从而把车险价格“打下来”。

《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中也提到,在全新的车险服务链条下,车企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占据车险运营的主导权。基于传感器数据及人工智能算法解析,智能汽车能够有效干预危险驾驶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控制车险赔付率。

至于比亚迪等车企入局能否把保费价格“打下来”,盘和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表示,会把价格“打下来”,但由于规模限制,早期不会产生影响。

而马前程的观点则是:在初始阶段可以把价格“打下来”。

他表示:“新能源车企可以给用户创造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车险定价。但是作为一个业务其最终还是要赚钱,到后期可能会去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去挖掘保险的深度价值,也有可能会把其作为一个收入的增长点。”

至于最终能否利好车主,他认为有利好,但是也有隐忧。

“利好就是车企会对用户有更深的了解,对用户的服务会更到位、闭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但其问题在于,如果车企更懂用户以后也有可能会把用户的问题闭环在其体系之内,导致问题难以释放出来,最终有可能会损害用户的利益,这个还是要看企业具体会怎么做。” 马前程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比亚迪 车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