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21深度|全球新冠疫苗竞速进入下半场:产能大比拼
随着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不断增多,全球疫苗竞速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产能大比拼。
疫苗从研发到产业化需要经过五大阶段,包括研发阶段、注册阶段、生产阶段、流通阶段和使用阶段。随着 2021年的临近,一批处于全球研发前列的新冠疫苗产品将会陆续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获批,我国新冠疫苗也即将进入收获期,而下一阶段疫苗量产将成为这场与病毒抗争赛场上的重要一环。
Bernstein分析师预测,在COVID-19疫苗研发赛道当中,排名前五位的公司明年销售额将达到380亿美元,首批上市的公司将占据50%以上。分析师预测,明年的COVID-19疫苗销售额,辉瑞将达到143亿美元,其次是Moderna的109亿美元,AstraZeneca的64亿美元,Novavax的39亿美元和强生公司的30亿美元。
分析师团队预测,到2022年,COVID-19疫苗的总销售额将达到231亿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126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85亿美元。假设每三年需要加强一次疫苗接种,到2025年,新冠疫苗市场将萎缩至60亿美元左右。
中信建投(24.920, -0.01, -0.04%)表示,现阶段已有新冠疫苗订单落地,根据订单量测算其国家渗透率,美国、英国、欧洲四国联盟和日本分别为100%、100%、65%和100%,考虑到我国疫情趋于稳定,但全球仍处于疫情大流行阶段且我国伴有地区性反复疫情,预计我国新冠疫苗渗透率一般假设为60%,对应市场规模约为840亿元人民币。根据现阶段我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项目,按照已有设计产能上限约为18亿剂,能满足9亿人份的需求,考虑部分企业产能释放需要时间,短时间内现有新冠疫苗项目供应国内及发展中国家市场仍有缺口。
产能升级加速
巨大市场空间和亟需的市场环境之下,新冠疫苗必然成为国内外各大公司必争之地。
而在最受关注的产能层面,目前五大疫苗技术路线下的厂商也都在加速布局。“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减毒流感病毒疫苗”5种技术路线几乎在同步开发。
截至目前,mRNA疫苗的全球进度最快。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 SE)与美国辉瑞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疫苗产品已在欧洲多国获得紧急使用。而在中国市场,拜恩泰科与复星医药(25.420, 0.42, 1.68%)达成合作,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向香港地区交付首批100万剂量的新冠疫苗。
此外,辉瑞合作伙伴德国拜恩泰科的首席执行官Ugur Sahin也在本周表示,正在寻求通过各种努力,使明年的新冠疫苗产量能够超过之前承诺的13亿剂。Ugur Sah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明年1月或2月可能就会知道是否能以及能提高多少产量,“我相信我们有能力扩大产能,但是我们还没有具体数字。”
12月21日,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玉溪市高新区疫苗产业园开工建设,投资2.8亿元,一期产能为1.2亿剂/年。预计明年8月投入使用。
12月16日,复星医药集团与德国拜恩泰科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就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在中国的供应和生产事项达成协议,一旦该疫苗获得中国的上市批准,双方预计将于2021年向中国供应至少1亿剂新冠mRNA疫苗。
此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也曾表示国药中生在北京、武汉两处车间的新冠疫苗合计产能可达3亿剂/年,二期车间建设预计年底完成,2021年将实现新冠疫苗产能10亿剂/年。而中国生物所研制的疫苗技术路线为灭活疫苗。同为灭活苗的科兴生物,预计2020年底产能可达1亿,以后每年3亿支。
腺病毒技术路线上,康泰生物(15.830, 0.41, 2.66%)即将建成的生产体系,预计年产量达到3亿。康希诺(62.900, 1.51, 2.46%)投资5.75亿的二期生产体系,设计产能可达2亿支/年。国外方面。多国联合生产的Gamaleya研究所研制的处于临床三期的疫苗设计年产量5亿支/年。此外,强生公司建设中的生产体系,设计产能达10亿支/年;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疫苗项目设计产能达30亿支/年。
重组蛋白亚单位线路上,国内智飞生物(25.490, 0.46, 1.84%)处于2期临床的新冠疫苗设计产能3亿支/年。
尽管多种线路下的新冠疫苗仍处在临床阶段,但是与新冠病毒抗争成为一场速度之争,提前布局产能,解决短期内的缺口也成为疫苗竞速下半场的主角戏。
下半场比拼开赛
随着国内外新冠疫苗即将陆续投入使用,下半场产能和接种链条各个环节的布局竞赛也拉开帷幕。
“目前来看,新冠疫苗的产能缺口将会非常大,国内外都在加速布局厂商生产,以往疫苗生产具备一定特殊性,具备一定周期滞后性,一般厂商都是从获得订单后,才会开始生产,所以产能压力相对会大,而且存在一定的呈批件周期,目前来看新冠疫苗上市短期内肯定是供不应求。”华南某疫苗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单从目前广泛讨论的疫苗瓶供给来看,压力就不会小,以往正常疫苗瓶的供给都算不上充沛,激增的新冠疫苗需求必然会带来短期内的生产压力。”
事实上,据了解在疫苗生产阶段,疫苗企业根据已批准的疫苗工艺流程完成生产车间建设、疫苗生产、疫苗罐装等步骤。疫苗生产车间需要严格按照GMP标准建设,对建设主体要求极高; 疫苗生产涉及填料、培养基、佐剂、胰蛋白酶等原料的添加;疫苗罐装主要涉及疫苗玻璃瓶、胶塞 、预灌封注射器等医疗耗材的使用 ,如国药集团开发的新冠疫苗,包装形式为预灌封注射器。
以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为例,生产灭活疫苗选用的是合格日龄的鸡胚,经过仔细的外观检查、照检、消毒 后,鸡胚被接种新冠病毒,然后送入恒温的孵化器中,未来的数天内,病毒将在鸡胚中大量繁殖;充满了病毒的鸡胚经过12至18小时的冷藏降温后,被送入收获车间,鸡胚被削去头部蛋壳,探头准确扎入鸡胚,将鸡胚中的液体成分吸入密封容器中。然后经过灭活、纯化、配比、灌装等步骤,形成疫苗成品。
在生产阶段之后,流通阶段主要涉及疫苗流通企业以及冷链运输设备。在2016年4月,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规定将疫苗的采购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具体流程为,市、县疾控中心汇总需求上交至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通过平台组织全省集中采购,确定中标的生产企业、品种、规格和价格。生产企业必须通过省级交易平台完成销售,同时需要直接或者委托物流配送企业完成疫苗配送,配送环节要求全程冷链运输。
而疫苗的接种使用主要在医院和疾控中心完成,接种涉及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小型医疗设备及耗材。
疫苗的使用阶段属于IV期临床研究,可进一步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疫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疫苗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在疫苗接种完成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消毒 、处理是整个链条的最后一步,将医疗废物转变成符合环保标准的,无害化的残渣和气体。
此外新冠疫苗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具有覆盖广、流程多、业务大等特点。新冠疫苗产业链的上游为疫苗的包装和原材料,主要涉及药用玻璃瓶、预灌封注射器、瓶盖、药用辅料等;中游为疫苗研发生产,主要涉及相关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下游为疫苗的终端使用和疫苗的处理,主要涉及注射器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此外,新冠疫苗的流通贯穿产业链的全过程,主要涉及冷链设备、冷链运输、冷链流通和冷链物流等。
药用玻璃瓶是疫苗、血液、生物制剂等的首选包装,从加工方式上可分为模制瓶和管制瓶。模制瓶是指使用模具将玻璃液制成药瓶,管制瓶是指使用火焰加工成型设备将玻璃管制作成一定形状和容积的医药包装瓶。对于模制瓶,山东药玻(24.670, 0.28, 1.15%)是模制瓶细分领域龙头,模制瓶市占率达80%;对于管制瓶,正川股份(16.870, 0.22, 1.32%)是国内管制瓶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19药用玻璃管制瓶产能80亿只,药用瓶盖40亿支。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
责任编辑:张亚楠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法国小伙带622张日军侵华照片抵达北京,希望捐赠给中国 收起法国小伙带622张日军侵华照片抵达北京,希望捐赠给中国
- 2025年02月16日
- 13:38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3,180
影院支持《哪吒2》暂不排片《美队4》,回应:放映厅少,优先支持国漫
- 2025年02月16日
- 11:2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4,119
61岁乘客在飞机上昏迷抢救无效死亡 航司回应
- 2025年02月16日
- 14:00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3,237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徐善武今天 00:04:24
近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sz000066)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股权将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划转完成之后,中央汇金公司将控股这四家重要金融机构。该消息利好券商板块。由于此前中央汇金主导过旗下券商合并重组,所以当发改委将旗下大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划归给中央汇金后,股民们自然会更关心汇金旗下的上市券商,并购重组预期是否会加强。A股市场方面,券商被誉为牛市的旗手,因为在牛市里,A股市场成交量会大幅释放,券商股将直接受益。不过这种情况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去年9月24日A股市场放量井喷后,虽然金融股在9月有过大涨,但从交易数据上看,当时主力机构加仓更多的是多元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券商的兴趣并不是太大。券商板块近期机构进场力度不足,但却在周末遇到重量级利好,所以周一要观察板块借该利好走强时主力机构的调仓动作。如果主力机构大幅高抛止盈,那么板块持续性就是问题。反过来,只有主力连续大幅加仓,板块才有希望摆脱短线颓势。 -
徐善武今天 00:02:39
券商合并重组再添一例,西部证券(sz002673)要收购国融证券,随着券商巨头国泰君安(sh601211)和海通证券(sh600837)的合并,券商业掀了并购重组潮,行业重塑,金融地位提前,牛市旗手下周有望爆发 -
徐善武今天 00:02:27
中国科技“七巨头”隆重出道了,阿里对标亚马逊,腾讯对标Meat,比亚迪(sz002594)对标特斯拉,百度对标谷歌,中芯国际(sh688981)对标英伟达,华为对标苹果,小米对标微软,外资认为中国的科技“七巨头”被严重低估了,现在又有DeepSeek的催化,预计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下周这些中概股有望起飞… -
徐善武今天 00:02:12
周末微信放大招了,微信准备接入DeepSeek大模型了,微信正在灰测接入DeepSeek R1模型,已经有微信用户可以提前体验DeepSeek了,DeepSeek大模型已经被全行业认可了,所有的公司都在接入DeepSeek,2025年AI大元年,AI人工智能会起飞,DeepSeek概念依旧火力全开,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王炸组合”将点燃下周A股市场 -
徐善武今天 00:00:50
【投资日历:周一资本市场大事提醒】①今日暂无新股申购。②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敲定2月17日开启发售。③中航电测(sz300114):2月17日起证券简称变更为“中航成飞(sz302132)”。④塞浦路斯总统将于2月17日在埃及签署天然气协议。⑤因假期,美股2月16日休市一日。⑥今日有2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⑦今日将公布欧元区12月贸易帐等数据。 -
徐善武2025-02-16 23:58:08
新的一天,新的战斗,欢迎大家来到本直播室!新进的朋友请点击上方【关注】按钮,第一时间接收盘面分析消息,谢谢大家的支持! -
徐善武2025-02-16 23:57:59
本人从业20年,湖北卫视《天生我财》栏目长期特邀嘉宾,《四维博弈》投资体系创始人。投资风格以价值投资为导向,充分通过基本面分析筛选出优质标的,投资风格稳健为主,长期主义的践行者。《四维博弈》产品运行近6年,平均年化收益在20%以上【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东方红陈晨2025-02-16 23:55:05
3、华为推出AI医疗诊断大模型,本来AI医疗就已经成为上周五最大的热点,且接力算力云的可能性较大,后期AI+行业概念会持续轮动,第一个出来的炒作最凶,另外美国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周末发了一个消息,我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的,但我首次听到,他们用AI训练医疗大模型,已经可以根据每个人的DNA检测结果,给出定制预防癌症的疫苗,这可能是医学重大突破,这两个重要消息,应该对AI医疗板块强刺激,下周重点的热点之一。4、金融行业重大消息,国家把几个大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证金公司,都合并给了汇金,中国超级金融航母出现,合并之后,券商整合会更容易,快速,且更容易聚集资金池,不排除这个事平准基金的平台,证券金融迎来新篇章,对券商股有利好作用,同时对AI+金融有催化可能,对大盘也是有好处的,这条线作为潜力观察,等待市场选择主攻方向。总结,大盘技术趋势向好,成交量活跃,金融利好出现,市场热点主线清晰,情绪高涨,板块轮动较好,看多,做多,重仓,满仓主线热点相关个股,中短线皆宜。 -
东方红陈晨2025-02-16 23:55:02
今日操作要点:1、英伟达美股继续反弹上涨,已经基本快吃掉两周前的大跌跌幅。另外国内外都出现了英伟达各种型号的GPU缺货的情况。DS的平权运动,已经带来了巨量的算力需求,已经开始显现,客观理性的分析和逻辑已经开始被投资者倾听,现在已经有媒体开始正面提出,DS对英伟达不是利空是利好,英伟达算力产业链即将复苏加强,补涨一定回来的,这条线上的CPO,光模块,铜缆,液冷下周有重大机会。也有一个不利消息,说是清华大学再次降低了DS模型的算力需求,一张卡就能跑DS满血大模型,但具体性能不清楚,不过我认为影响不大了,现在大家的目标不再是降低成本,DS已经做的很好了,后面更加重要的是应用和向上提高模型水平了,而不是再一味地缩减模型运行算力的问题,都是牺牲性能带来的降低成本意义不大了。另外,国产的算力设备线已经开始轮动力,华为算力设备已经开始走强,未来国内算力设备都会疯狂赚钱,周末有一篇报告,中国算力增长今年是40%以上,明年年也是40%以上的增长,同时阿里明确了2025年的资本开支是1000亿+传言可能会增加到2000亿,字节1500亿还没有明确是否增加,现在就看腾讯是多少了,现在知道的只是保守30%+,剩余的美团,小米,华为,比亚迪(sz002594)等大厂的算力投资肯定都少不了,国内外算力是2025年最赚钱的一个行业,毋庸置疑。强烈看好国内算力板块的一轮补涨行情,后期的业绩和资本开支已经英伟达大会等消息都会是利好催化剂。2、英伟达投资了一个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导致这个公司暴涨,智能驾驶汽车电子这条线已经开始反复酝酿,这个事件很有可能刺激这个板块走强,这个板块是新热点,我认为值得我们重视下注。【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东方红陈晨2025-02-16 23:48:19
【机构: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较2024年增长43%】财联社2月14日电,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sz000977)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报告》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较2024年增长43%;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460.3EFLOPS,为2024年的两倍。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6.2%;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7亿美元,为2024年的1.7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