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该买怎样的房子?
■本报记者 李未来
见习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疫情打乱了房企和购房者的置业节奏。经过一个月有余的停工之后,目前,各房企逐步复工,售楼处也开始营业,业内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相关交易在慢慢恢复。
尽管市场的齿轮已经在转动,但是购房者目前的置业需求却在疫情的影响下悄然发生改变。疫情爆发之后,多数地产股在春节后开盘的前几日处于跳水状态,彼时物业类股票逆势突围,几乎全线飘红。物业、社区医疗、健康住宅等更受购房者的青睐,高品质住宅或改善型住房重新占据市场的大部份额。
各房企逐步复工售楼处营业
在经历了一个月有余的停工之后,目前,各房企逐步复工。3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房地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该文件包含5个方面共9条措施,在同日发布的相关政策解读中,深圳市住建局强调该措施是以应急支持为导向,解决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已批未开盘、已批在售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允许视疫情的防控情况现场开盘、开放线下售楼处;推进房屋线上交易系统建设、加快商品房网签进度等。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类似政策客观上有助于保障房地产市场供求两端的发展,也成为了当前重点城市稳楼市的重要举措。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49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了45%,同比下降了18%。2月份,形势更加严峻,40城成交面积环比大幅下降了77%,同比大幅下降了69%。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份全国大部分售楼处关闭,楼市供应量也大幅下降。
“售楼处没有营业,所以也没办法看房。虽然置业顾问发了线上看房的渠道,但是成交还是不能完全依赖线上。我们也是准备等到疫情好转之后再去实地看房。”购房者张女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易居研究院方认为,二季度后随着疫情的消退,此前被抑制的购房需求会逐渐释放,成交面积也会有所提升。
物管行业逆势突围
疫情作为一只难以预料的“黑天鹅”,让房企和购房者均进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某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形容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其认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与后续的自我防疫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疫情,房企和购房者都能够获得一些思考。
疫情爆发之后,物业被称为守住疫情的“最后一公里”,疫情成为了物业行业的一道分水岭。此前,物业公司的实际作为尚难以被称赞,屡屡扩张、进军资本市场也常遭诟病。疫情来临之后,物业逐渐回归线下社区的服务,将服务品质作为重点也是核心的竞争力,并持续提升业主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成为重要防控措施。《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不少物业公司展现出标准制定执行能力、资源整合调配能力和客户需求响应能力。尽管疫情期间香港恒生指数波动较大,但是物业服务板块却表现亮眼。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已在港上市的21家物业服务企业中,在疫情爆发期间内,股价涨幅超过10%的就有16家,涨幅超过20%的有10家,更有2家涨幅超过50%。
“我们社区的物业很早就对社区进行了封闭式的管理,快递等全部由物业在消毒过后进行统一配送,大幅度减少了社区人员的流动性。其实在疫情爆发之后,我觉得物业好的小区防控会更加严格和专业,业主的安全感更强。”北京某小区的业主林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此次肺炎事件进一步说明了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社区管理得当,对于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促进日常生活开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预计后续在医疗和社区方面有较多资源的物业企业会成为政府重点支持的内容,也成为今年物业服务企业的新机会点。”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指明了未来物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高品质住宅或重新火热
经过一轮疫情的冲击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就购房者而言,不少购房者认为,房子需要从“量变”到“质变”。“我是北京的一个租客,疫情期间,我回北京租住的房子里特别不顺畅,需要填写各种表格,还面临着被退租或者涨租的风险。”北京的租客姜姜(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形容了她在疫情期间的租赁感受。
“就置业来看,我认为目前不仅仅是要关注地理位置,更是要关注房子本身的配备设施是否齐全等,能否在满足租房需要的基础上,也能给生命给予一份保障。”姜姜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摆脱了“刚需”标签仍是值得探讨的一大问题。刚需和品质是不是能够并存,一直是热议话题。以北京为例,2018年,限竞房入市,并且一度呈现凶猛态势。但其同质化的产品特点导致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态,去化难也是限竞房市场一直面临的问题。
由此可见,尽管改善型住宅更加实惠,但是购房者在面临置业抉择时仍然较为谨慎。2019年年底,北京的土地供应市场开始调整,纯商品房地块在不断增加,限竞房逐渐郊区化。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北京市场存在着纯商品房的需求,需要一些能够实现产品力的高品质项目,可以对北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从购房者的行为偏好上来看,2020年2月份,找房户型为三居室的占比由7月份的45.2%上升为45.5%,持续位居找房热度首位。不仅如此,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95后群体中出现了一批“房二代”,受父母名下有房且不止一套的影响,这部分购房者在购房时往往跳过刚需,直接购买改善类产品。
除了三居室户型较为火热之外,四居室也开始成为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香饽饽”。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从126个城市各户型成交套数情况可以看到,四居室比重升至18.6%,成交量仅次于三居室。但就增速而言,四居室相较于2018年上涨了2.5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居首。
另据58同城、安居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户型选择上,2月份找房户型为四居室的占比持续上涨,已经达到17.4%。在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看来,四居室可以说算是终极改善目标,尽管受当下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有置换更大房屋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更强的购买力。其认为,疫情对于购房的需求变化不仅主要表现在户型上,更是对健康、绿色等品质上的要求。
万物智联的时代已经来临,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持续引领着整个社会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而作为城市生活中最具价值和数量的场景之一,智慧社区也开始频繁被各行各业所提及。
通过智能家居、智能社区两个主要表现形式,智慧化住区具体应用场景不仅包括住区内的门锁、安防、停车、家居、管理的智能化与控制,甚至涵盖了住区外的出行、医疗、教育、运动、娱乐等,从而将人、社区、服务连在一起,助力智慧化城市建设的同时,满足了居民对智慧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场疫情之后,或许人们的住房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住,而是拥有一个富有安全感的家。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