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比降息更重要的

水皮杂谈:比降息更重要的
2020年03月07日 05:28 华夏时报

  水皮杂谈:比降息更重要的

  美联储降息了。

  50个基点,盘中紧急宣布的,都没有等到3月18日的正常的议息会议,特朗普的急迫是写在脸上的。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鲍威尔做的不够,所以,美联储还有可能继续降息。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特朗普的出发点有问题,只是为了维护股指的稳定,并没有真正回应市场的关切,不管民主党候选人是谁,美股之所以会暴跌,触发点是新冠肺炎疫情。只要美国政府继续自欺欺人,那么市场的恐慌就会继续,MSCI评论市场的调整幅度也是依据的疫情影响。

  美联储降息降早了,一手好牌可能打个稀巴烂,如果疫情失控,现在降息有个屁用,这就叫急功近利,太现实,特朗普的目的就是为了选举。

  但是,美联储给中国央行出了一个难题,中国降不降息?

  其实这是个老问题新考验。

  一直以来就是个悬念。

  降息或者不降。

  经济下行的压力好像应该降息,尤其是在美国连续降息之下,不降好像吃亏,但是因为一头猪的关系,2020年1月份的CPI已经是5.7%,估计2月份会破6%,受疫情的影响,3月份可能也下不来,此时降息进一步扩大负利率的空间,老百姓会骂娘的,本来存款那点利息就有限,再降如何说得通?何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根本不在贷款利率,而在于渠道不畅,传导机制有问题,再低的利率如果到不了中小微企业手上,降息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中国央行一直以来就是贯彻精准滴灌的做法,绝不搞大水漫灌,一方面通过MLF影响LPR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变相降息 ;一方面定向降准扩大中小城商行的服务容量,同时在应对疫情的情况下投放定向贷款。目前已经有8500亿左右,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低企已经说明现在市场不缺流动性,市场不缺钱,降息的手段可以从容使用,不到最后时刻不必慌张出手,否则,在经济生活尚未恢复正常之时陡然加大流动性只会吹生资产泡沫。2008年4万亿刺激计划的后遗症至今没有消退,教训是深刻的。现在说三期叠加,一是经济增速的换挡期,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三是前期刺激计划的消化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匆忙上马的计划没有催生十大产业的振兴,反而刺激房价翻倍。投放的资金没有进入民营企业而是进入不差钱的国有企业,从而央企概念如日中天,各地政府由引进外资变为引进央企,金融资源过度向央企集中,重复建设火上浇油。直接引出之后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难道同样的河流我们要踏进二次吗?

  经济拉动的三驾马车,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外贸。2020年和2008年相比,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57%,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也表现在消费瞬间失速。对症下药的话就是如何扶持中小微服务企业生存应对从而保障消费在疫情后能快速恢复。如果照搬2008年的做法加大投资,搞铁公基拉动,或者所谓的新基建撬动,或许在GDP上会好看点,但是杠杆必然再次放大,得不偿失。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究竟是为GDP的经济还是为民生的经济。

  为民生的经济必然把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放在首位,武汉的教训是惨痛的。民生的保障首先是生存的保障,医疗医药的保障,这方面投入再多也不为过;为民生的经济必然把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放在首位,改善营商环境最硬核就是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五险一金的费率和公积金的存废都可以讨论;为民生的经济必然把保障老百姓的就业放在首位,而保障充分就业的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形象工程表面立竿见影但不解决长治久安的问题,中国的中小企业不需要什么刺激,只需要让澎湃的内生活力能够自由释放。

  概念炒作是资本市场的功课,所谓的“新基建”无非是5G、特高压、城际交通、电动充电桩、大数据、AI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七个板块哪个是新生事物?哪一个不是炒作了多年的冷饭?哪一个又不是被炒得高高的?其实,这些领域的投资一直都在继续,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节奏,无非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而已。

  不管是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落实到市场层面,其实就是四个字,让利于民,中央应对疫情的对策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当的,如果能够制度化,那比什么刺激都管用,比降不降息更重要,毛细血管有活力,整个经济才会活力四射,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张国帅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7 开普云 688228 --
  • 03-16 南新制药 688189 --
  • 03-11 爱丽家居 603221 --
  • 03-10 建科机械 300823 --
  • 03-10 佳华科技 688051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