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武汉科创力量崛起: 高校正在影响城市的未来

合肥武汉科创力量崛起: 高校正在影响城市的未来
2019年12月16日 04:51 第一财经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合肥武汉科创力量崛起秘密: 高校正在影响城市的未来

  林小昭

  [ 在中西部地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的共有6个城市,这6个城市都坐拥名校。 ]

  在过去经济崛起阶段,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现如今,当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科技、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关乎城市的未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科教实力的发展。

  不少专家都认为,城市与大学之间已进入到相互成就、共生共融的阶段。

  高校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日前撰文《倾城之恋——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半个世纪的情缘》,写道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五十载。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今天的中国科大,已然成了合肥人心头的“宝贝”。一所大学,让合肥这座城市的脚步更加矫健。中国科大,增添了合肥的创新气质,更在赋能合肥的创新力量。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中科大对合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去年8月,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通过对近40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进行评价,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合肥凭借科研、政策的优势异军突起,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高居第五名。目前,合肥汇聚了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为代表的行业顶尖企业,人工智能的从业人数全国占比0.8%;投融资4.5亿元,全国占比0.9%。

  今年10月,科技部发函,支持合肥、杭州、深圳、天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科技部着重指出,要充分发挥合肥在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研发机构多、专家团队高度集聚等优势,强化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在具有产业优势的细分领域加强应用示范,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座城市科创实力的重要体现。第一财经记者对中西部主要城市进行统计后发现,高教力量强、拥有名校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往往更多。在中西部地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的共有6个城市,这6个城市都坐拥名校,拥有较雄厚的科教力量,其中武汉以3527家位居榜首。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武汉不仅大学多,质量也高,这对武汉形成人才集聚、加快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坐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快速发展,并集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武汉之外,成都以3113家高新技术企业紧随其后。成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去年,该市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543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071亿元,同比增长14.5%。

  重庆、长沙、西安、合肥都处于2000家的梯队。其中,西安拥有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重庆有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实力高校;长沙坐拥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

  这六个城市之外,中西部其他城市都与之有较大距离。比如省会城市郑州、南昌等高教实力较为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上述六城的差距就比较大。

  其中,郑州虽然是中西部五个GDP过万亿的城市之一,也是中西部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从科教资源上看,整个河南省的211大学仅郑州大学一所。因此,郑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同类型的城市相比相差甚远,是中西部地区7个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大关的城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合肥)中最少的。

  城市与高校如何共生共融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说,在经济进入到创新引领阶段后,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地对高教、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城市与大学之间,进入到相互成就、共生共融的阶段。

  她分析,城市发展有多种类型和路径,比如深圳虽然没有太多高教资源,但是深圳善于引进各类人才、整合资源,做到“为我所用”。但深圳是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后发地区在难以像深圳那样吸引全国优秀人才的情况下,想要提升地方自主创新能力,走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之路,就必须重点发掘地方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城市所拥有的科教资源。

  此外,正是由于高教资源对城市的作用越来越大,即便是高校资源较为薄弱的城市,如深圳、苏州等,当前也在积极引进高校,补足高教短板。再以深圳为例,近年来,深圳已经吸引了北大、哈工大等一大批名校在当地设立校区。其中,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本部,深圳的城市平台效应十分凸显。

  同时,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当然,也不是所有高教资源雄厚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科创产业发展就一定好。东北几个中心城市的高教资源也较为雄厚,哈工大、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实力都挺强,但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较为滞后。沈阳和大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在1200家左右,长春则只有600多家。

  丁长发告诉记者,高教科研力量是一座城市的存量,如何把存量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需要体制机制的完善、营商环境的优化等。东北的几个中心城市高教实力强,但人才流失却很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说明当地仍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东北的科教资源对本地的拉动作用不大,当地很多企业与科教资源结合不紧密,科技服务业相对较弱,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林斐分析,对于后发地区,不改革创新就无路可走。这就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推进,内生动力与外在推力的两结合,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国家层面谋划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4 兴图新科 688081 --
  • 12-18 科安达 002972 --
  • 12-18 神驰机电 603109 --
  • 12-18 龙软科技 688078 --
  • 12-17 华特气体 688268 22.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