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2019年11月18日 01:32 新浪财经综合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标题:坚持高质量发展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经济参考报

  (本文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研究”课题。)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是全球资源整合者,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是大国经济安全的稳定器。我国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全球资源配置者、创新链条整合者、产业升级带动者的作用,推动企业总体质量的提升。建议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立全面客观的企业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整合和优胜劣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企业整合内外资源能力;提升政策的科学性,激励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对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大型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建设“既大又强”的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推动全球化和整合全球资源的主要力量。联合国贸发会议早在1999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就已指出,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利用规模、品牌、资金、人才、市场网络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全球资源的整合者,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世界一流大型企业一般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产业高端和关键环节,在全球产业规则形成、行业标准制定、产业发展方向引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常常主导相关供应链网络,在国家产业生态中处于核心地位,与中小企业形成合作网络,具有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强,知识积累和研发能力强,能够建立较为完整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实现较长投资周期的创新应用,并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世界一流大型企业虽然不一定是原始创新的发起者,但能够通过采用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并购整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通产业链等方式,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维护大国经济安全的稳定器。随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本国主导的世界一流大型企业,一国产业才有实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才能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越来越突出、全球国家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外部依赖,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世界一流大型企业的基本

  目前的学术研究通常从特征绩效和行为两个维度来研究世界一流大型企业的基本特征,两个维度各有优点,绩效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从绩效特征来看,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是在规模、效率、创新三个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企业,即具有“大、强、优”三个特征。

  一是规模特征。规模特征是大型企业应有之义,是企业竞争的结果。规模特征用企业销售额来度量。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在规模上应进入同行业的全球第一阵营,通常要求销售额进入该行业全球排名前十甚至前五。

  二是效率特征。效率特征是指企业当前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企业高效使用生产要素满足市场需求,获得了较高的单位要素产出回报。效率特征用资产回报率和劳动回报率两项指标来度量。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在资产回报率和劳动回报率两项指标上与同行业的全球大型企业相比应处于上游水平。

  三是创新特征。创新特征指企业投资技术创新的水平。创新是为了保持和提升企业未来的规模与效率,体现了发展潜力。创新特征用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度量。世界一流大型企业的研发强度指标与全球大型企业相比应处上游水平。

  中国大型企业与世界一流大型企业的比较分析

  将中国大型企业与世界一流大型企业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大型企业的绩效特征。中国大型企业主要采用中国500强企业数据,或者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数据;全球大型企业主要采用世界500强企业数据。

  第一,规模特征:中国大型企业在规模上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2019年,世界500强中我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美国上榜121家企业,较上年减少5家;我国上榜企业129家,较上年增加9家。同时,我国新上榜企业达13家,数量占新上榜企业的52%,远超其他国家;上升最快的10家公司中,有6家来自我国;上榜企业中的互联网公司7家,都来自我国和美国,我国占4家。

  第二,效率特征:中国大型企业与全球大型企业相比,资产效率和劳动效率都存在较大差距。

  从资产回报看,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资产回报率(ROA)还低于世界500强非中国企业的平均水平。此外,劳动回报率同样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样地,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非中国企业相比,高回报区间企业数量较少,低回报区间企业数量较多。

  第三,创新特征: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与全球大型企业的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高强度研发投入企业数量偏少。

  综合三个方面的绩效特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中国大型企业在规模指标上已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但在效率和创新指标上与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即“大而不强”。

  我国大型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基本特点

  结合十几个行业的分析来看,我国大型企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与企业发展内外部特点直接相关,并与我国过去作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总体阶段特征是一致的。

  第一,规模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是大型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后续转型升级压力大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为企业规模快速提升创造了条件。以银行业为例,我国共有9家银行进入世界500强,工农中建四大行占据了全球银行业前四位,超级规模的形成直接得益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又使得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而忽视发展质量,也导致了后续的产能过剩。以钢铁业为例,基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钢铁产业在2000年后进入发展快车道,产量从1亿吨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8亿吨,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也从50%上升到70%。在需求快速暴涨的大背景下,大型企业采取规模优先策略是理性选择,但副作用是产品质量没有同步提升、企业负债率偏高,一旦需求增长趋缓,就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给企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压力。

  第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大型企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策略。如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的纺织企业都是中国企业。纺织业等是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劳动力优势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要行业,我国企业也因此形成了竞争优势,成长为全球大型企业集团。而在知识、技术密集行业,中国企业处于劣势。正是由于我国大型企业多处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行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市场竞争和对外开放改变了我国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也提升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我国大型企业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竞争,有些行业充分竞争,如纺织、地产、工程建设、贸易等,这些行业的中国大型企业在全球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有些行业尽管存在一定的准入限制,如银行、保险、石油、电信等,但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对外开放进一步改变了我国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国内市场面临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海外资源和市场又给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巨大机遇,我国大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国外大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以通信制造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巨大中华”四家企业快速兴起,既相互竞争,又面临爱立信、诺基亚、朗讯、北电等国际巨头的竞争。经过20多年的市场竞争,只有华为和中兴两家企业成长为跨国经营的国际领先企业。

  第四,国家政策总体上有利于大型企业发展,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促进了大企业发展,环保政策等推动企业提升质量。产业政策方面,我国过去长期将扶强扶优作为重点发展目标,这在全球竞争背景下的产业追赶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金融政策方面,我国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银行对大企业的天然偏好有利于大型企业发展。国家环保政策也在推动大型企业提升发展质量,我国过去几年加强环保执法,掀起“环保风暴”,开展“蓝天保卫战”,促使企业提升环保水平。

  第五,技术革命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BAT等科技型企业乘风而起,而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正面临不断衰落的风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步入全面渗透和加速创新的新阶段,给我国大型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一批互联网企业趁势做大,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已进入世界500强,一大批新兴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又面临着不断衰落的风险。

  第六,国有大型企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仍面临着应对国际竞争、技术革命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过去40多年持续的国企改革、市场竞争和“走出去”发展,使得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企业活力、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如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还有待完善。面向未来,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国际竞争、技术革命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面临被新技术革命颠覆的严峻形势。

  为发展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我国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全球资源配置者、创新链条整合者、产业升级带动者的作用,推动企业总体质量的提升。建议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激励我国大型企业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从“大而不强”转变为“既大又强”。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立全面客观的企业评价体系。

  建议国内的企业评价机构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发布大型企业的发展指标,国资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发展质量的考核,重点平衡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重点考虑“强、优、大”三个方面的客观指标,引导企业做强做优。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议总结推广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条,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第二,完善企业并购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则,促进大型企业发挥好创新整合作用。第三,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股票市场的联动机制,推动资源向创新企业聚集,让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尽快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三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整合和优胜劣汰。首先要建立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全面落实“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其次要建立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企业整合内外资源能力。建议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扩大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按照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要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参照国际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国内外各类企业在我国的创新,将我国打造成为创新高地。

  五是提升政策的科学性,激励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对企业的激励效果,重点激励企业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六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第一,国资监管要尽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让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第二,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使其成为破除企业行政束缚的突破口;第三,要积极推进商业类国企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整体经营机制的转变;第四,强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改革,形成多层次的激励约束体系;第五,培养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家队伍。

责任编辑:蒋晓桐

大型企业 世界500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0 新大正 002968 26.76
  • 11-20 迈得医疗 688310 --
  • 11-19 泰和科技 300801 30.42
  • 11-19 久量股份 300808 11.04
  • 11-19 嘉美包装 002969 3.6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