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船20年后再合并 专家:对外开放的压力是催化剂

南北船20年后再合并 专家:对外开放的压力是催化剂
2019年07月03日 19:03 中国经营网

  原标题:南北船20年后再合并 专家:船舶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压力是催化剂

  本报实习记者 周信 记者 童海华 北京报道

  7月1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重工”)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重组问题分别致电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对方均表示,网上已经公布了相关信息,至于重组方案,目前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均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大型央企,两者分别有着南船与北船之称。

  对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20年后,南船和北船再迎来合并重组的原因,中国船舶方面只是表示,“重组是上级决定的”。

  对此,天津大学姚春德教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南北船合并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国防工业,一个是国民经济。同时,迫于船舶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压力,再不赶快强大起来将会难以生存,二者必须合力建立自己强大的研发体系,避免一直受制于人。

  20年后再合并

  7月1日晚间,南北船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的事宜。

  其中,中船集团旗下拥有中国船舶、中船防务(600685.SH)和中船科技(600072.SH)三家上市公司,中船重工则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600482.SH)等五家上市公司。

  7月2日,南北船旗下的八家上市公司股价全线飘红,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国应急(300527.SZ)和久之洋(300516.SZ)以涨停收盘。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重组问题分别致电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对方均表示,网上已经公布了相关信息,至于重组方案,目前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而对于重组的原因,中国船舶方面只是表示,“重组是上级决定的”。

  公开资料显示,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的前身为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称”原中船总公司“),成立于1982年的中船总公司,由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和交通部所属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为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正部级行政性总公司,也是第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工业公司。

  而2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99年7月1日,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这十家集团公司由此前的五大军工总公司改组而成,涵盖核工业、航天工业和兵器工业等不同领域。

  其中就包括了国内造船行业未来的巨擘:由原中船总公司分拆而来的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因为以南北地域划分的缘故,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分别被人们冠以南船和北船之称。

  在此次拆分后,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延续了以舰船武器装备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同时面向市场发展民品和第三产业。相比之下,北船更偏重军工生产,实力更强,南船则以民用船品生产居多。

  中船重工主要以中船总公司在大连、天津、西安等地区的造修船企业、船用配套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组成,地跨17个省、市,成员包括大连造船厂、渤海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等96家,旗下雇员17万人,注册资本95亿元。

  中船集团则以中船总公司在上海、广州、江西等地的单位组成,地跨8个省、市,成员包括江南造船、沪东造船、广州广船等60家单位,拥有9.5万名员工,注册资本64亿元。

  至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为何要一分为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对此轮军工总公司的大改组定调称,要着力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同时建立适度竞争机制,以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企业搞活和脱困。

  曾担任中船集团总经理的谭作钧曾评价称,中船总公司改组为两大船舶集团公司,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姚春德向记者表示:“自从分为南船北船后,我国船舶的生产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造大型船舰的能力,连美国的船坞都是找我们买,我们现在的驱逐舰都已经‘下饺子’(形容阵容强大)了,护卫舰不光自己用,还出口。”

  数据显示,在南北船成立的1999年,中国占世界造船份额的比重约为5%。截至去年末,这一数字已跃升至36%。中国相继超越日本和韩国,位居全球造船大国的首位。

  2017年,中船重工成功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中船集团也在后一年登上了全球造船业三甲的宝座。

  去年,中船重工营业收入3050亿元,净利润69亿元;中船集团营业收入1144亿元,净利润24亿元。

  合并是迫于竞争压力?

  但是,伴随着南北船突飞猛进的发展,两者合并的传闻不时出现。之所以合并,跟压缩央企数量、以重组合并为主导思路的新一轮国企改革这一重大背景有关。

  同在20年后,2018年1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资委主管的央企总数量只有97家,相较2010年减少了26家。

  且就世界造船业的趋势而言,南北船合并符合该趋势,在造船行业不景气的时候,面对国际巨头竞争,整合资源化解内耗,是务实之选。

  “南北船合并实际上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国防工业,一个是国民经济。”姚春德指出,南北船在很多方面都是竞争关系,在重复建设投入上也有较大的浪费。同时,强强联合后对外更具竞争力了。

  他举例称,中国高铁之所以能竞争成功,就是因为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中铁把阿尔斯通、日本新干线、德国西门子都找来竞价,且必须转让技术,最后阿尔斯通和新干线都同意了。

  太平洋证券也表示,目前,全球民用船舶需求不足,我国在高端船舶方面竞争力仍处于劣势,南北船互相抢单压价竞争不利于整体利益,也不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而南北船重组将减少民船领域国内不必要的竞争以及重复建设问题,促进低端产能去化和技术进步。而在军船方面,由于南北船在军船研制上一直存在密切合作,合并后将更加利于我国海军装备实力的提升。

  另外,姚春德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迫于外部开放带来的竞争压力。

  2018年6月,国务院取消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允许外资进来,不能限制股比,这对中国的船舶也影响也很大,现在实际上我国船舶动力系统还是受制于人。”姚春德认为,目前船用变速箱现在大部分可以自主生产,通过购买五轴加工机床,以前的螺旋桨技术瓶颈也得以克服。

  “但是目前我国船舶的大型发动机基本依靠国外许可证生产,去年船舶方面大约盈利十亿元左右,其中八亿元付给别人的许可证使用费。”

  他表示,船舶上的发动机一般都是用柴燃系统,柴油机是拿国外公司许可证生产,燃气机则主要是从乌克兰等国家进口。

  他举例称,中速发动机方面,中国船舶招聘了瓦锡兰一部分专家,积累了一些技术,但是低速发动机还是依靠德国曼集团等公司,高速发动机是从德国曼海姆、德国奔驰MTU等公司购买。

  “分家后没有建起自己的研发能力,现在重组并成立发动机公司,就是为了重点攻克核心技术。”

  资料显示,北船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日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南北船重组,有利于共同攻坚相关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推进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姚春德表示。

责任编辑:霍琦

南北船 船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8 澜起科技 688008 --
  • 07-04 移远通信 603236 43.93
  • 07-03 值得买 300785 28.42
  • 07-03 三只松鼠 300783 14.68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27.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