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5日电(记者 吴涛)“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1/3。”这是来自国新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发布会的数据。
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也正在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数字经济的先头兵,各大互联网企业正在加速下沉,甚至看上县、镇、村的生意。这些地方到底有什么“金矿”?
互联网企业看上县城生意
一向走在技术前沿的互联网企业,业务正在加速下沉。除了已经尝到“甜头”的拼多多,58同城、国美、滴滴等互联网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一个典型代表是,在国美公布的2019年开店计划中,除了700家加盟店外,就是预计新开的1000家县域店。
58同城的下沉业务58同镇布局也在加快,开通1年多时间,截至2018年12月,已开设1万多个乡镇信息站点,覆盖31个省、325个地级市、2172个县区。
河北某小镇青年锅锅(化名)对互联网企业业务下沉深有体会,他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外卖早就可以订了,现在网约车都能开到村里了。”
事实可能更具说明力。一些企业待崛起后,城市用户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个”的APP,例如小镇青年喜爱的快手、WiFi万能钥匙等,动辄几亿的用户。且其用户群体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用户。
县城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高大上”的互联网,为什么业务都在扎堆下沉呢?
58同城CEO姚劲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下一个十年,最大的互联网红利一定是在乡村。
姚劲波说,“因为现在农村通讯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未来农村地区购物、找工作、找房子等等本地化的服务和城市一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
拼多多给记者提供的资料也显示,以前一度滞销的河南中牟大蒜,现在通过拼多多打包卖到了北京,价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做到这样,想不销售火爆都难。
在近日举行的新经济100人2019年CEO峰会上,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和资本方都认为,县城、农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称,中国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分级分层的市场,“不能认为县、镇、村就比不上北上广深。”
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业务都是下沉到镇。例如,58是做了“58同镇”而没有做“58同村”。
在上述峰会,专注服务三四五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新零售的什马出行创始人宁锐认为,“零售的场景应该是最多到镇就可以了,因为再往下,短期的话,企业没能力也没机会覆盖。”
下沉不是单纯业务“翻版”
下沉有下沉的玩法,尚美生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马英尧称,进县城是难啃的骨头,因为市场需求密度不够,“我们在县城开连锁酒店,做了1000家酒店的时候才刚刚盈利,而如家当初200多家店的时候就上市了。”
“基于这个特点我们不得不去做规模,前期投入很大,然后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就会迅速爆发。” 马英尧说。
“翻过一座山,乡音就不同。”刘星认为,企业业务下沉一定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打法。拼多多深谙此道,在一些电商专注一二线大城市,营造护城河时,拼多多反其道而为之,做“农货上行”,在护城河外面又开了条河。
汇通达总裁徐秀贤说,县城农村市场虽然是蓝海,但也是浅海,地域差异特别大,五颜六色的,熟人经济突出,“你首先要做的是获得当地信任。”
“我们以夫妻店为切入口,一是因为夫妻店经营多年,当地农民比较信任;二是成本很低;三是野蛮生长、草根生长,自己成长的动力很强大。” 徐秀贤说。
如何获得当地消费者的信任,方法需要多样化。如,2月份58同镇在河源市联合当地环保协会开展水源保护和垃圾回收行动,并称“赢得了村民的欢迎与拥护”。姚劲波认为,今天在城市里面出现的东西,在乡村会有另外的版本出现。
有互联网分析人士持相同观点,互联网企业下沉,不会是现在商业模式的完全“翻版”,否则电商领域就不会有拼多多了,阿里、京东足矣。你说呢?(完)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