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苹果股价大跌产业链公司共振的启示

证券时报:苹果股价大跌产业链公司共振的启示
2019年01月04日 03:11 新浪财经综合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苹果股价大跌产业链公司共振的启示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罗曼

  受当地时间1月2日苹果公司下调2019财年第一财季营收预期消息的影响,苹果股价在当天的盘后交易中大跌7.55%。而苹果股价自2018年10月3日以来,累计跌幅已经接近40%,市值蒸发超过3500亿美元。苹果大跌的冲击波还蔓延到了亚洲市场,3日开盘后,A股、港股苹果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纷纷大跌,其中,A股多只个股跌停,港股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分别跌超5%、6%。

  事实上,苹果公司此次下调营收预期,在整个手机行业中并非个例。市场研究公司IDC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已同比下跌6%,至3.552亿部,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在市场整体上呈现萎缩的背景下,苹果下调营收预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苹果的麻烦很明显不止于此。一个更值得担忧的情况是,苹果的创新已经遇到了瓶颈。在早期,其产品从品牌形象,到外观设计,再到功能都甩开竞品很远,一度是时尚的代表。但近些年来,它的创新优势正在被竞品逐一蚕食。尽管苹果还保持了不错的毛利率,但市场对其高售价的接受度,正在不断降低。当创新速度跟不上价格涨幅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原先跑在它身后的追赶者们,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如今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时,消费者对新iPhone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期待,而国产品牌的一些手机,却不时能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虽说苹果股价登上资本市场的神坛,但却失去了创新的基因,昔日创新的代名词,正在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苹果真正的对手是自己,是如何捡回逐渐丢失的创新基因。

  总而言之,苹果在中国及全球的未来前景,不光取决于总体市场的容量,还在于能否有真正的突破性创新,以及定价能否更接地气等因素。其中,市场容量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创新则是考验苹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至于定价策略,今后苹果恐怕需要更多考虑竞争对手的举动。

  至于一些人所担忧的全球化倒退现象,其实倒不用多虑。苹果和相关公司的股价联动已经给出了答案——苹果股价下跌,它的投资者受损;舜宇光学们的股价下跌,它们的投资者也同样受损。以苹果的拳头产品手机为例,虽然只是一部iPhone,但它不光是苹果的,也是富士康、瑞声科技、舜宇光学们的iPhone,这是一个多年来靠市场竞争形成的全球化产业链,不光是全球化的分工,也是全球化的市场,更是全球化的资本联动。这也意味着,只要全球分工、协作的逻辑不变——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逻辑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主导苹果前景的就只是其内在因素。至于销售业绩的短期下跌,以及股价的一点波动,放到历史的长河来看,都只是一朵浪花。

责任编辑:李锋

苹果股价 苹果 产业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0 宁波水表 603700 --
  • 01-09 青岛港 601298 --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01-04 青岛银行 002948 4.52
  • 01-04 苏州龙杰 603332 19.4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