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成都移民项目4亿资金支付乱象 农投公司疑违规转款避法院强执
■本报记者 陈锋 成都报道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一项令地方政府、农民、投资方、融资方均满意的生态移民项目,本应以完美的结果收官,却在最后的付款环节爆出蹊跷,并疑似存在操纵财政资金违规支付、回避法院强执的“戏局”,当地国资全资公司成都市龙泉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农投公司”项目代建单位)被指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北京一家名为华夏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专程派人到成都市纪委监察委、成都市龙泉驿区纪委监察委实名举报,矛头直指卷入其中的农投公司负责人秦某军。
“资金本应由农投公司支付给项目投建主体,但目前这笔钱可能绕道进入了其他账户,存在违规支付;而违规支付背后,疑似存在人为操纵,可能涉及腐败,希望相关部门予以调查。”举报人熊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财政兜底项目回报4.57亿
11月10日一大早,本报记者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西侧的千禧苑小区大门口看到,居民们成群结伴,或购物,或聊天。这些居民刚刚从相隔数十公里的山区迁过来,除了过上全新的生活,其身份也从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这得益于被当地誉为创举的生态移民工程。
2012年8月底,成都融联瑞民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融联瑞民”)通过招投标成为“成都龙泉驿区茶店镇前锋村统筹城乡生态移民富民惠民项目”的中标方,即投资方。
这是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下的一项颇具推广意义的项目。具体运作简而言之是:中标方先行建设安置社区,将项目地面上的农户外迁集中居住,然后对腾退出来的地块进行复耕,置换(挂钩)建设用地周转指标,由地方政府(或其平台公司)综合使用,完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在招标程序完成后,融联瑞民与农投公司(代建单位)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显示,项目总面积16805.8亩,涉及713户2258人。
项目进行得比较顺利,2017年10月通过所有验收。据介绍,项目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融资快速到位。融联瑞民通过北京国际信托公司融资了9亿元(后增加到16亿元),依靠这笔资金,融联瑞民完成了安置小区(即千禧苑)建设、拆旧区拆迁复耕、村民“农转非”入保等。
一位熟悉项目运作的人士表示,这是一个能令参与各方共赢的运作模式。被拆迁村民由此“农转非”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住房等条件大幅改善。当地政府获得腾挪土地而“挤出”的建设用地指标,融资方北京国际信托获得较高利息回报,投资方获得高额收益。
在投资方回报方面,记者注意到,根据融联瑞民与农投公司签订的协议,投资方按投资成本总额的45%计算综合回报。项目运行时间约定为3年,即每年15%的回报。
记者获得的一份成都仲裁委员会2018年5月8日作出的裁决书显示,融联瑞民与前锋村村委会因回报问题发生争议而申请仲裁,经裁决,前锋村村委会应向融联瑞民支付4.57亿元,分两次支付,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融联瑞民公司支付项目成本、投资收益款共计3.45亿元,剩余的1.12亿元作为质保金,在项目完成一年后支付。
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项目。融联瑞民自筹资金只有2亿,加上北京国际信托9亿元的融资,也只有11亿元,以4.57亿元的收益来看,实际收益率超过40%。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由政府兜底,风险相对较小。《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龙泉驿区政府的文件显示,该项目专门呈报区人大常委会,而核心内容是:政府同意以出让土地收益权作为融联瑞民融资的质押保证;将该生态移民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土地整治资金由区财政统筹落实等。
巨额收益是否支付成谜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要创举的前锋村生态移民项目,在顺利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后,却在投资收益的支付上发生意外。
“我们是融联瑞民的小股东,但至今未收到一分钱投资收益,据我们了解,这笔钱已经由农投公司对外支付。”北京华夏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天眼查显示,融联瑞民注册资金为1亿元,华夏成长占比20%,四川红色江山置业有限公司持股80%。
记者采访发现,本该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送达后15日内支付的收益款项,是否支付至今仍是个谜。而围绕着支付的相关操作,俨然是精心设计的局。
融联瑞民财务负责人杨女士11月12日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款项,“上周五(11月9日)还在商讨怎么开票和缴税问题呢,农投公司不见发票是不会付款的。”
按照裁决书,支付主体为前锋村村委会。不过,前锋村村委会主任陈冬梅在2018年11月5日的一份书面笔录上表示,农投公司在村委会收到裁决书后已向融联瑞民支付了2.6亿元。
支付主体称已经付款2.6亿,收款公司称未收到,为何出现如此诡异的情形?记者向农投公司询问,其财务部部长王彪拒绝回复相关问题,称有问题直接问村委会。
异常之处不仅于此。
“前锋村村委会从未直接向融联瑞民支付过任何款项;但村委会在今年7月19日和8月28日,‘按照农投公司要求向其开具两张票据’(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和4752万元),可是农投公司并未向村委会支付该票据记载款项,而是让前锋村村委会出具委托书,由农投公司支付给融联瑞民。”陈冬梅在笔录上呈现的内容,基本暴露了背后的操作路径。
“我们多次找农投公司,他们的表现很奇怪,从不直接回复,把我们往村委会推,而村委会事实上是听命于上级和农投公司。”举报人熊先生怀疑,有神秘力量在操纵支付,具体路径是,由村委会出具委托支付,农投公司直接将钱转向第三方,然后互相推诿责任,外界无法察觉。
疑似人为操纵规避法院执行
作为国资平台的农投公司,理应严格按照财经纪律依法依规支付,为何出现绕道支付?
据了解,融联瑞民此前因债务纠纷,其账户被法院查封。2017年5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书并向农投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但农投公司未予接收,协执遇阻。后海淀区人民法院向上级单位龙泉驿区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下达协执通知书,要求将被执行人融联瑞民在前锋村项目中应得的投资回报予以冻结,冻结金额为2000万元。
在举报人看来,财政资金违规支付是为绕开法院查封而精心设计的戏局。11月9日,熊先生以农投公司违反财经纪律为由向龙泉驿区信访办、区国资局进行了举报。信访办负责人称,将依程序办理,国资局称,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予答复。
“本该进入融联瑞民账户的收益款项,在农投公司的参与下绕道支付,进入了其他账户,显然是规避执行。”举报方就此向执行法院反映,要求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日前,海淀区人民法院两名执行法官前往成都,要求农投公司配合执行,不过,农投公司以仲裁书确定的支付主体是村委会而非农投公司为由,未予配合。“农投公司上午同意说明支付情况并提供支付凭证,但下午称经请示领导后不能提供。”一位接近海淀法院的人士称,执行法官后来被迫向农投公司留置送达了协执通知书。
“非常蹊跷!法院的强制执行是刚性的,却在成都被硬生生地绕开,成为一纸空文。这背后,或藏着众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举报人熊先生表示,农投公司作为国资独资公司,理应严格遵守政府财经纪律,按照规定向村委会支付款项,再由村委会支付给融联瑞民。违规绕道支付不仅违反财经纪律,还涉嫌帮助融联瑞民规避执行,并衍生逃税、职务侵占等问题。
北京一位注册会计师指出,国资公司的财务管控很严,也面临较为严格的审计,公司如果出现违规支付,或会引来责任追究。
“我们不是财政资金,爱怎么举报就怎么举报。”《华夏时报》记者日前采访农投公司,对于财政资金项目疑似出现违规支付问题,其财务部部长王彪说。
据了解,前锋村生态移民项目是成都市原市长助理、龙泉驿原区委书记陈争鸣主政时期强力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2014年,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