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现在不是民企帮国企改革 而是国企不断收编民企

秦朔:现在不是民企帮国企改革 而是国企不断收编民企
2018年11月08日 07:1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吴晓波说国企民企“主配角结构”己消失,你以为呢?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昨天,吴老师写了一篇专栏《民营经济与“新半壁江山”》,提出了关于民企和国企关系的新观点。

  民营资本集团在社交、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地产、物流及媒体资讯等领域,已居于很难撼动的支配地位,出现了“新半壁江山”的景象。

  这种大变局,是技术变革的产物,是信息革命的结果。

  新经济公司居于信息的上游,对传统国企的产业依赖度非常之低,民企与国企之间的主配角结构已经消失。

  放眼中国未来,民营资本集团在新支柱性产业的扩张能力,可能会越来越强。

  文章一出,留言蜂拥而至,小巴起码看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

   坚持“国企主导”派

  国企掌握战略资源和资金,这是国之根本,不可动摇,也不能动摇。民企只有在国家安定的环境下才能赖以生存,再求发展和创新。@Mr Zhang

   力挺“民企崛起”派

  国家开放市场,使民企崛起,导致主配角近乎不可逆转换。@想自由

   中间派

  民企推动社会进步,国企提供稳定的基础发展、环境保障。国企负责“安居”,民企带动“乐业”。@幸福国王

  那么,你心中的答案又是什么?

  小巴也很疑惑,聊天用微信,出门打滴滴,支付用微信、支付宝,购物在天猫、京东,每天都要刷刷微博、搜搜百度……民营企业仿佛已经占领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但仔细一想,生活中的水、电、煤气、通信、出行(铁路、公交、地铁、飞机)……全是国有企业的天下。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国企和民企,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和分工?“主配角结构”到底有没有消失?

  吴老师心中也有疑问未解:如何探索国有资本的创新范式、对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以及,是否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协商制度?

  面对这些疑问,大头们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秦朔

  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国企、民企如何成为一盘棋? 

   关键是回到“三个有利于” 

  国企和民企的作用与地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演变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能刻舟求剑地看问题。

  比如计划经济年代,发粮票和布票,当时粮油和布匹被视为紧俏物资,关系重大,所以要高度管控。转向市场经济后,很多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敏感的、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陆续都开放了。真正属于国家必须牢牢管控的行业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从全球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当然有关系到国家安全利益的关键产业,如军工。

  但是国家利益的维护,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资源组织、采购、战略方向引导来进行,而不是在军工产业中完全采用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方式。

  事实上,美国主要军品的生产都是由民间完成的。即使是少数高度敏感的行业,可以国有控制,但通过向民间开放空间,吸收民间的创新力量和技术突破能力,而不是封闭起来孤立发展,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从总体上,要逐步去除“国家控制=国有控制”的思维。今天很多重要的、带有基础性服务的领域,比如移动支付,并不是国有控制的,而是民营的,但是国家通过政策和法规仍然保持着很大的引导性和控制力。

  我学习了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后,认为不应该再把所有制成分和某种特殊地位挂钩。

  一国的所有制结构,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演进,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应该通过改革使其真正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文件,并没有让国企仰仗所谓特殊地位的气息,而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文件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核心思想则是用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造国企。

  但很可惜,现在的实际情况不是“民企帮助国企改革”,而是“国企不断收编民企”,规模也越搞越大。我碰到不少民企,原来是从国企出来下海创业,现在又挂靠到国企、央企身上,戴红帽子,交管理费,因为不如此拿不到政府主导的项目。

  现在很多国企的扩张,早已不是在所谓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领域,而是靠着政策便利和金融支持什么都做,这势必对民企形成挤出效应。对中国经济来说,这绝不是福音。

  国企、民企要成为一盘棋,关键是回到“三个有利于”,政府回到裁判员的位置,不要下场,更不要站在某一方的后面。

  易鹏

  盘古智库理事长

   推动国企和民企的公平竞争 

   才是我们要面对的真实问题 

  其实,关于民企和国企“主配角结构”是否已经消失是个伪命题。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民企基数更大,在解决就业、提供税收方面做的贡献更大。国企则在核心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倒并不存在主配角的关系。

  最应该正视的是公平问题。民企在进入门槛、融资、政策等方面,能否拥有跟国企、央企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能否通过法制和约束机制,使民企和国企能够公平竞争,才是我们要面对的真实问题。

  也就是“竞争中性”能否得到落实?这是关键。

  王世渝

  企投会首席学术委员

  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

   “主配角结构”没有完全消失 

  虽然在很多领域,如新经济、新科技领域,新工业革命下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民营企业已经在唱主角。但民营企业唱主角的地方,基本上国企就没有进入。

  而在大多数领域,比如基本建设领域,制造业领域下的汽车零部件、军民融合等方面,是国有企业、公有资本、地方政府相结合的主体在唱主角,民营资本做配角。

  当然,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一些领域,民企占主导多一些。

  所以,目前还没有达到“主配角结构”消失的地步,如果真的消失了,那么中国民企和民营经济的地位确实很高了。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国企民企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久前,刘鹤副总理提出了一种新说法:国企和民企已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分工,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互补、合作与支持。

  这种格局从未有过严格意义上的规定,而是由体制所决定的。国有资本掌握着很多政权、财权(印钞权、货币投放权等)、产业政策制定权,以及土地资源等,因此在一些领域天然具有垄断性。

  不过,在某些垄断领域,民营资本也在逐步进入,甚至出现了一些颠覆性的发展。比如,通信领域本来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垄断。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腾讯的微信创造了具有10亿用户的通信增值服务。

  可见,刘鹤副总理的这个提法并非绝对的,在国企垄断的一些领域,民企运用技术创新,机会也很大。

  尽管如此,但不少民营企业家依然感到焦虑和迷茫。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具有强大的干预能力和主导能力。在当前的中国,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在交替使用,而且看得见的手更强大。

  如今,面对民企“新半壁江山”景象的出现,从政府方面来说,希望政府不要朝令夕改,要更多地依靠立法,健全法制经济。

  而对于民企来说,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之前,也是有路可走的。要依靠科技创新,靠市场的灵活性,以及多寻求国际化全球化的机会,做好中国与全球的联结者,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商机。

  这样一来,公与私,民企与国企就能各得其所,找到各自空间,减少冲突,共同发展。

  骥跃

  前某券商保荐代表人

  著有《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

   国企与民企的分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应该取消一切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 

  其实,当民企已经成为“新半壁江山”,就没必要再分主配角。民企早已不是国企的补充,而是已经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双方已经是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

  我认为民企与国企的分工,更大程度上是竞争结果而非顶层设计。国资逐渐退出终端消费市场,是因为竞争力不如民企;民企很少去最上游,是因为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不如国企。另外,民营资本对回报率和风险的考量更多一些。

  吴老师所提的“新半壁江山”,主要在信息技术领域。这个领域多个应用场景已形成了民营经济的寡头垄断。

  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技术领域的特性,另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和城市人口密集度。

  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基础设施领域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由少数寡头垄断,在共同的基础设施上建立生态圈,具体应用百花齐放。

  国资之所以没能在这个领域占据关键位置,也是竞争的结果。现在新的民企也很难再获得BAT的位置,先发优势和多年积累储备很重要。

  只要国家本着不插手竞争的原则,国企和民企在具体领域上的进退由市场选择,也谈不上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的趋势,也没有必要把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对立起来,所有制没有那么重要。

  那么,高层定位民企与国企间是分工关系,就要在政策上对国企有所约束,不要利用产业链位置的优势以大欺小,要给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取消一切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在具体执行政策方面要注意对民营企业的公平性。

  归根结底,法律的归法律,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需要做的是建立健全法律、严格公平执法,剩下的交给市场。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