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不赚钱,独角兽价值增长的主阵地或已转移到一级市场

破发≠不赚钱,独角兽价值增长的主阵地或已转移到一级市场
2019年01月15日 20:49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科创板呼之欲出!哪些企业将率先登陆科创板?谁是投资者心目的科创典范?逾三百家公司角逐科创板潜力百强(名单),【点击寻找科创先锋>>

好买说

2018年中国新经济企业迎来海外上市小高潮,但超过七成的上市企业破发,明星新经济企业的赚钱效应受到质疑。但破发≠不赚钱,从长远看,基本面良好的企业终究会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即使破发,很多新经济企业的早期投资人看得准、投得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因为近10年来,中国的一级市场水大鱼大,很多企业在一级市场已经实现了很大的增长价值。

因此,今天我们想谈谈:

如何理性地看待新经济企业超7成破发?

在什么阶段投资新经济企业,具有更好的赚钱效应?

2018年超七成中国新经济企业上市破发

2018年是中国新经济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大年,如小米、海底捞、美团、拼多多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然而多半企业上市后的股价表现让人失望。尽管较以往年份新股的首日破发率不算严重,但高达70%以上的公司在上市一段时间后股价随大市下跌趋势明显。截至2018年12月31日,当年在美股、港股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股价跌破发行价。

2018年海外IPO的中国新经济企业破发率

数据来源:36氪,Wind,截至2018/12/31。

高成长性的新经济企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为什么上市后破发率超7成? 

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1. 一级和二级市场周期长短不同,一级市场流动性较差,周期长,同时近年来募资额迅速扩大,资本实力雄厚,因此企业未上市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融资来获得估值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好,但估值定价的“锚”变动较快,周期短。当两个市场的周期错位时,价格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倒挂。

近十年来,中国一级市场迅速壮大,募集了大量资金,投资额相应迅猛增长。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年投资额由2007年的1173亿上涨到2018年的10325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未上市的新经济企业。

近10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募资和投资额迅速壮大

数据来源:清科研究,截至2018年11月底。

一级市场的流动性较差,资金一旦投下去就是长达几年的持有期,但资本量雄厚,而且这些“聪明钱”希望尽可能地投到头部企业,因此头部企业在一级市场吸引到大量的股权投资,估值水涨船高。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最重要的退出渠道,2018年以前二级市场亚马逊、腾讯等新经济企业的估值增长,对一级市场的估值和想象力起到了对标作用。但二级市场的周期短,估值的调整速度快,2018年以来,随着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全球主要股指的震荡回调,对于风险资产偏好下降,二级市场整体估值的 “锚”相应下调,但一级市场的估值还在提升,因此出现了一二级市场定价不匹配的现象。

2. 体量较大的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密集抢跑上市,也是导致破发的原因之一。

2018是中国企业的海外IPO大年,海外IPO数量创阶段性新高: 

2011-2018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

数据来源:清科研究,截至2018年底。

小米、美团等新经济企业,在IPO前已在一级市场获得了很高的估值,甚至透支了一部分未来的成长预期,上市时点较晚。如果再不上市,庞大的体量在一级市场继续募资的难度加大,需要赶在真正的资本寒冬来临前登陆二级市场,同时,一级市场投资人也面临着资金退出的压力,因此即使面临短期破发的压力,也要实现“上岸”。

但即使上市时点很早的企业,也同样面临破发的风险。二级市场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容忍度较低,例如,若上市后第一个季度业绩没有达到原来IPO路演时沟通的预期,短期股价的反应就会很剧烈,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当年的亚马逊、唯品会,都是在公司发展早期上市,短期内也遭遇了破发,但最终用业绩证明了自己,也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优秀的回报。

因此,破发跟上市的时点有关系,上市时点太早或太晚,都有可能面临上市后的破发;但能否获得二级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持续进化和变现的能力。

3. 一级市场整体的估值也在下跌,只不过更“隐形”

一级市场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幸存者”偏差,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并实现上市的企业,都是寥寥无几的幸存者,大量的企业都在早期死掉了,企业如果一旦出现了估值的下跌,挺过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加之一级市场相较于二级市场,信息更不透明,进入到大众视线的往往都是成功的项目,而大部分项目其实已经悄悄地死亡了。结果就是,一级市场整体的估值下跌不像二级市场一样直观,而是更”隐形“,整体估值的下跌不像二级市场的指数一样直观。

事实上,2018年以来一级市场的估值也在下跌,马太效应凸显,头部的、上市潜力大的项目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而大量没有造血能力的企业拿不到后轮融资,濒临死亡。一级市场头部效应、”赢家通吃“的特征并不是新鲜事,例如,在共享单车鼎盛时期,摩拜、ofo两家头部企业的融资额超过150亿人民币,但同时期大量的小玩家却深陷倒闭危机,例如小鸣单车、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等,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数量超过30家。

虽然上市即破发,但早期阶段的投资依然收益颇丰

新经济企业上市以来的超七成破发,意味着二级市场的”打新“策略的赚钱效应不明显,短期持有的波动性也较大。但在一级市场投资新经济企业,依然有很明显的赚钱效应,不过,也需要区分不同的投资阶段。Pre-IPO阶段的投资回报出现了明显分化,就2017年以来上市的主要新经济中概股来说,近一半的企业出现了一二级市场的倒挂,即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要高于上市的市值,这意味着这些企业的Pre-IPO阶段投资人没有赚钱,可能还套在里面。

早期投资人进入时估值较低,因此有机会获得较大的回报空间。例如,小米在一级市场共有9轮融资,A轮的估值约为2.5亿美金,上市时估值已达到500亿美元以上,从A轮到IPO,估值增长接近200倍。

数据来源:Wind,网上公开数据整理。

如果投资人从小米上市以来投资小米股票,短期可能要承担亏损;但早期就参与小米的股权投资的投资人,例如IDG资本、晨兴资本、启明创投、顺为资本等,在小米上获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

小米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TMD小巨头之一的美团,2018年上市后也遭遇了破发,而红杉资本在A轮投资美团,7年后上市,估值增长超过了1000倍。

美团A轮估值VS上市后市值

数据来源:Wind,网上公开数据整理。

还有拼多多A轮投资到上市估值增长达400倍,映客A轮投资到上市估值增长超过60倍等……可以说对于投得准、投得早的早期投资人来说,2018年是丰收的一年。

当然,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的不同,决定了投资人会在哪个阶段出手。对于早期投资人来说,早期项目的回报弹性大,整体的风险也较高,追求在实现好的财务回报的同时控制风险。对后期投资人来说,资本的属性不同决定了其诉求不同,主权基金、捐赠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追求的不是想象空间大的回报弹性,而是长期稳定的回报。而软银、BAT这些产业巨头,则具有战略布局的诉求。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虽然目前一级市场情绪较为低迷,但在经济波动期,只有高成长性的优质赛道才能抵抗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这样的优质赛道正是早期投资集中关注的方向。经济波动期往往也是资产估值较为便宜的时期,在底部布局能享受到周期性红利。中国经济蕴含着巨大的新市场和新动能,早期投资领域依然具有长期的前景和机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独角兽 新经济 估值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7 华致酒行 300755 16.79
  • 01-17 七彩化学 300758 --
  • 01-16 新乳业 002946 5.45
  • 01-16 威尔药业 603351 35.5
  • 01-15 康龙化成 300759 7.6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