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

盘和林: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
2019年08月20日 14:48 新浪财经

下载新浪财经app,追踪全球币市行情

  盘和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介绍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实践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

  今年6月,Facebook上线了加密货币Libra官网并发布了白皮书。此后,全球央行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可是,正如穆长春抛出的那个问题:在电子支付已经这么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发行央行的数字货币?这也是公众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电子支付是未来的大趋势没错,像美国这样信用卡支付极度发达而电子支付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以Libra这样的加密货币的方式,抢一张未来的船票,似乎更加容易理解。而中国电子支付已经那么发达,规模早就是全球第一,所以,央行为什么这么“着急”发行数字货币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此次央行要发行的数字货币与Libra并不是一回事,最重要的区别是,Libra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去中心的加盟链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只运行专用的加密货币,即Libra,而不再运行其他各种法定货币。也就是说,Libra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现有货币体系中货币的使用空间,尽管它是与一篮子货币挂钩。

  而央行加密货币,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人民币体系。据穆长春解释,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主要原因之一是,M1、M2本来就是基于现有的商业银行账户体系,没有必要再用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

  而且,支持M1、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等各类网络支付手段日益高效,如果用央行数字货币再去做一次M1、M2替代,只会对现有的系统和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而无益于提高支付效率。

  目前,注重M0替代的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想解决现钞和电子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的风险;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模式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公众匿名支付的需求。

  正如穆长春所总结的,央行数字货币其实主要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于是,DC/EP的设计,既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又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对现有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推倒重来。

  所以,基于以上定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并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同时,央行数字货币无意于去中心化,所以也不会理所当然地将区块链预设为唯一的技术路线。采用何种技术路线,要视其满足高并发需求的能力而定。目前,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是一个“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这也是穆长春所说的“赛马状态”。

  在双层运营体系下,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这种双重投放体系是适合我们的国情的。因为如果由央行直接面对公众发行货币,这就意味着央行要独力承担起包括大小额、银联网联在内的支付清算、支付系统这个庞大的系统,而且还要兼顾满足高效安全稳定的需求、客户体验的提升,这对央行来说并非易事。

  即便央行可以勉力为之,这实际上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极大浪费。毕竟,商业银行长期与用户直接接触,把握用户需求并基于此解决用户痛点方面,正是其相对央行所具有的极大优势。如果与商业银行紧密分工合作,不仅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正如周小川在《信息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一文中指出的,在DC/EP的设计上,不应预先选定某个技术,而是要依靠分布式研发,市场竞争,尊重市场的选择。不管是以账户为基础的电子支付渠道上的改进、扫码支付之类的移动支付,还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DLT)类加密数字货币系统,只要可以满足现实需求,技术上又可以实现,那么就可以鼓励不同体系的技术并行发展,甚至鼓励多家协同发展和快捷切换。总之,是要发挥市场积极性,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责任编辑:唐婧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8 安博通 688168 --
  • 08-28 中科软 603927 --
  • 08-27 瑞达期货 002961 --
  • 08-21 南华期货 603093 4.84
  • 08-15 日辰股份 603755 1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