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表示退出P2P业务的陆金所 能顺利上市吗?

委婉表示退出P2P业务的陆金所 能顺利上市吗?
2019年07月18日 22:34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 周观新金融

  上市的口号一喊,就是三五年。没了P2P后,进程会加快吗?

  今天,陆金所退出P2P业务的消息迅速传开,陆金所此次的回应也是很“委婉”: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现有产品和客户权益不受影响。这个回应看似简洁,实际却模棱两可,还透露着各种信号。

  01

  为何不直接说“退出”

  “陆金所退出P2P业务。”这一消息最早是从一财传出。而后陆金所迅速回应。但此次回应虽然来得迅速却故意不说清楚:到底是彻底退出,还是因为目前配合“三降”不得有任何增量?

  周公子就此问题咨询陆金所,无解。

  紧接着,诸多媒体也迅速用“陆金所回应传闻”、“陆金所澄清”等标题刊登陆金所回应内容,其实没有什么“传闻”,也不需要“澄清”,陆金所退出P2P业务是确定的事,也是如今行业环境下迟早的事。

  为何?回应其实说明了,是监管的原因。

  所以,正确理解这个回应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因为监管的原因,P2P业务是不做了,存量正在清理。

  有趣的地方来了,为何不能直接说退出P2P业务?

  业内都知道的一件事是,近期在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网络借贷风险转型整治工作座谈会后,强调P2P平台下一阶段治理以良性退出、转型为主。因而,“备案无望”的情绪正在业内蔓延,但此事一直没有官方定论。陆金所作为业内的头部代表性平台,又是以P2P业务起家,若在此刻明确说自己要退出P2P业务,将会被业内解读为“备案无望”的又一强信号。且与此同时,陆金所平台的债转数量在今天明确飙升,若不“委婉”回应,2017年7月或2018年1月的债转激增现象或将再次上演。

  因而,委婉一点,还是需要的。

  02

  退出P2P后的陆金所能顺利上市吗

  陆金所的上市过程,一波三折,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自2014年5月首次传出上市计划至今,已经有不下10次的传闻,但直到去年上半年,陆金所聘请5家投行参与香港IPO计划,才算是见到实锤。

  虽然影响陆金所上市进程的原因有很多,但从业务层面看,来自P2P业务的影响,明显拖缓了其2018年正式进入筹备的上市进程。网贷政策一直不明朗,陆金所也一直未能给旗下P2P业务“陆金服”取得符合资质的业务牌照。

  因而,此次陆金所“挥泪斩马谡”了断P2P业务,对上市进程是否有促进作用?陆金所对此也不予置评。

  但从其他业务的角度来看,陆金所的上市之路并不那么容易。撇去盈利要求不说(以后港交所可能有放宽的趋势),陆金所旗下的财富管理业务,代销的资管产品在近两年来屡屡传出逾期风波:

  2017年12月7日,“同吉9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延期兑付;2018年7月,“同吉8号”、“同吉1号”、“同吉2号”、“同吉5号”均出现逾期,底层资产牵涉多家上市公司,而这些资管产品均出大同证券,由陆金所代销,因而陆金所在代销资管产品上,多次踩了同一个坑。

  自今年7月的诺亚财富事件后,国内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尴尬现状正在暴露。目前,在国内规模排名前列的财富管理公司包括诺亚财富、陆金所、宜信财富、海银财富、诺远资产、恒天财富、普益财富等。但截至目前,除了诺亚在纽交所上市之外,没有第二家成功IPO的案例,更没有在香港成功IPO的案例,宜信财富也仅仅是旗下的P2P板块(宜人贷)实现了在纽交所上市的计划,已经披露招股说明书的普益财富,同样把上市地点选在了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旗下的另一业务板块,平安好医生在香港IPO之后,股价表现也并不理想,而平安壹账通也传出已经把IPO的目标从“赴港”变更“赴美”的消息。

  陆金所的IPO之路,说实话咱看不清,人家也不愿说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5 柯力传感 603662 --
  • 07-24 小熊电器 002959 --
  • 07-24 神马电力 603530 5.94
  • 07-18 国联股份 603613 15.13
  • 07-18 苏州银行 002966 7.8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