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峰:金融科技支持东北振兴的发力点

王志峰:金融科技支持东北振兴的发力点
2020年09月07日 19:25 新浪财经

  9月7日消息,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与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王志峰发表演讲。

  王志峰表示,金融科技事实上已经在全面改变整个金融的图谱了。对东北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通过科技的方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通过科技的方式有效化解整个东北地区不良水平高的问题。这两个对于东北金融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而言都非常有价值。

  以下为发言全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腾讯金融研究院的王志峰,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借这个论坛,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图谱与助力东北的两个着力点。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当前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回顾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金融信息化阶段,最核心的特点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通过传统的IT软硬件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IT公司在这个时候实际并不参与金融公司的业务环节,它要不就是属于外包的,要不就只是金融机构内部的一个成本部门。我们可以看到的代表性产品,包括ATM机、pos机和银行的一些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的应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就是到了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金融里面的应用也开始逐步推开。尤其是美国,已经开始有一些P2P网贷企业、股权众筹、投顾平台等。就国内来看,也是在2000年之初,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代表性公司,比如宜信在中国做网络借贷服务。在这个阶段,金融业的核心主要是通过搭建在线的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的渠道,汇集海量的用户,实现金融业务中资产的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等一些组合的互联互通。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在线上的广泛应用。这个阶段本质上是对传统的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撮合。

  大概到2015年前后,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这种互联网在金融里面的广泛应用以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在改变传统金融的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以及信用中介的一些角色。这一阶段,代表性的领域包括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等。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从两个维度铺开,一个维度是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资管,通过金融创新,开展了像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银行等创新业务。另外一个维度,是本世纪初开始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以及科技类企业,借助自己已有的渠道或者技术的优势,进入到金融行业。在这个时候,也衍生出了两类业务,一类是互联网支付、智能投顾、网络众筹等新的业务门类;另一类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对金融进行科技赋能的企业,比如说很典型的像平安一账通、京东数科等。

  整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金融和新金融,在中间会有很多融合点,类似于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实际上是既是传统的,也是新的新型的金融业态的融合碰发点,双方的融合不断加深。在融合加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在一些关键的功能性板块,比如说风险管理、投融资渠道、基础定价交、易安全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金融科技之所以快速的发展,尤其在中国,现在比如说支付的话,已经有十几亿的用户进入到这个支付市场,那么核心还是传统的“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样一些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也成为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

  基于这一背景,针对东北亚或者针对东北三省,金融科技究竟怎么样去帮助东北的金融发展?我重点讲两个金融科技助力东北金融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个发力点是金融科技提升东北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大家谈到小微企业的时候,经常会想到 “56789”的概念,也是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发明专利,80%的城市就业岗位,在市场主体中的占比超过了90%。但是如果从金融的维度来看的话,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个景象,有数据显示,目前小微企业的户均贷款是3.6万元,整体的贷款余额只占整个金融机构放贷余额的不足40%,而且在这个过程中,80%的小微企业是从来没有获得银行的经营性贷款的。在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微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与其实际获取的融资规模比例失衡,这种失衡在东北地区可能会更加严重。

  根据人民银行的小微企业融资指数,可以看到小微企业的融资持续低于小微企业给社会的贡献。东北地区又比全国平均水平大概还要低4个百分点。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东北小微企业的融资应该说比全国更加困难。

  第二个核心点,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这么难,或者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东北的小微企业有什么样的特点。以高科技企业为例,东北的高科技企业在全国的占比为4%,甚至比西部地区的12%都要低,比中部和东部要低很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其他地方来比,东北地区的一些小微企业,它的产品附加值不高,外向度较低,竞争力比较弱,这些有可能是影响到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金融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除了线上支付服务、个人零售贷款以外,实际很重要的一点是金融科技在为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和渠道。

  传统的小微企业贷款因为小微企业数据较少,所以去给小微企业做贷款的话,除了小微企业自身提供的数据以外,还需要去统筹税务、工商、司法、征信以及人行相关的一些多维数据。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下,获取这样一些数据的成本相对会比较高,考虑到刚才讲的小微企业的平均的融资额非常低的背景,如果还是通过线下的渠道去获取这样一些贷款的数据,那么整个贷款成本就会进一步的增加,由此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从商业本身上是很难持续的一个项目。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将分布在各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数据,通过科技的方式把它有效的汇集,然后在这种汇集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进行更全面的画像,然后再基于这种画像的基础上,给小微企业进行一个差异化的定价,那么就可以很低的成本去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审批,或者说通过一个很低的成本去给小微企业做信用的评估,这样就解决了原来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最关键点。

  有了这些数据以后,还可以在贷中,尤其是贷后,实时跟踪企业的发展情况。如果一旦出现了风险或者说整个经营下行的话,可以提前预警,这样也可以为这些小微企业贷款的贷后管理提供一个科学有序的依据。而且从目前来看,实际上在不同的地方都已经在归拢各个地方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的数据,那么随着这些数据的归集,前面讲的这些事情是完全可行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未来能够很好地解决东北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突破口。

  第二个发力点是金融科技助力化解不良、提升资产质量。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末,整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1.86%,但是对比统计发现,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是明显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比如说以交通银行为例,它在全国的不良率是1.47%,那么到了东北三省,不良率到了6.5%,工商银行也到了4.5%,中国银行业到了4.48%。另外一块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当地的比如说像锦州银行,不良2019年末也达到6.52%。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银行的不良并没有比其他的要高出太多,比如像盛京银行,它是1.75%,哈尔滨银行是1.99%,所以我们另外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并不是说东北这个地方本身就导致不良必然比全国其他地方高,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实际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从全国各个地区来做比较的话,可以看到东北的不良也明显高出全国其他地方,而且自2012年以后不良持续上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金融科技如果能够在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上,甚至说不良资产还未到不良的阶段,如果能够介入到整个贷后的管理环节,就可以有助于提升贷后的管理,以及不良后的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处置,进而提升整体风控的效果,降低小微企业的不良水平。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去做贷后管理或者做不良资产管理的公司。他们在中间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数据,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有效地提升了不良贷款的回收。再往前推进的话,如果能够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实时跟踪企业的贷款、以及贷后情况,那么实际上也可以有助于加强贷后管理,进一步降低东北的不良情况。

  总结来说,金融科技实际事实上已经在全面改变整个金融的图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对东北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通过科技的方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个是通过科技的方式有效的化解整个东北地区不良水平高的问题。这两个对于东北金融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而言都非常有价值。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8 翔丰华 300890 14.69
  • 09-07 奕瑞科技 688301 119.6
  • 09-07 稳健医疗 300888 74.3
  • 09-07 爱克股份 300889 27.97
  • 09-07 谱尼测试 300887 44.4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