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锦芳: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和深化中日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施锦芳: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和深化中日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年09月06日 19:29 新浪财经

  9月6日消息,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与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大连)、教授、博士生导师施锦芳发表演说。

  施锦芳表示,大连作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更是中国面向日本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如何发挥大连作用将是进一步深化中日经贸合作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发挥大连桥头堡作用成为中日经贸合作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以下为发言全文:

  分论坛三的主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按照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速东北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做好国际循环这篇文章,最终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充斥着个别国家,“逆全球化”形势明显,国际经贸秩序和规则遭到破坏。与此相比,东北亚区域局势日趋稳定,中日关系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大连发挥独特地缘优势,以中日经贸合作为突破口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促进东北经济发展及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日两国看,日本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及投资往来的重要伙伴。改革开放40年间中日两国贸易额增长了约68倍。双向投资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日本“令和”时代开启之年,经过多年的合作与磨合,中日经贸关系在构筑坚实的基础上已形成互惠互补的良好局面。

  在对日经贸合作方面,大连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对日贸易投资合作具备独特区位优势,且由于大连和日本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空间互补特性,大连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对日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与门户。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多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因此,依托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的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改革经验,利用大连良好港口条件基础优势,探索大连自由港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并加快将其打造成为利于中日经贸合作及推动东北振兴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日经贸合作现状及特征

  主要从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视角梳理考察中日经贸合作的进程、现状及特征。

  (一)中日经贸合作现状

  从双边贸易看,中国分别在2002、2007和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进口对象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对象国。从双边投资看,中日互为重要投资对象国。2019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364家日本参展商进驻,参展商数量居所有参展国家和地区之首。日本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开展推波助澜。

  (二)辽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现状

  辽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日本一直位居辽宁贸易伙伴前三位,2018年居首位超出第二位美国51.2亿美元。《2019年中日贸易投资合作报告》显示:辽宁与日本的区域贸易合作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六,在东北三省中位居第一。

  具体而言,从辽日贸易来看。2010年至2018年辽日进出口贸易整体走势较为平稳,2018年进出口贸易为163.5亿美元,与2010年相较有一定涨幅。与国家层面进出口贸易走势类似,2013年以来,辽日进出口贸易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2016年开始止跌回升,2018年,随着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带来的贸易便利化等影响使其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潜力进一步释放,目前,辽日贸易保持良好的态势。

  从辽宁吸引外资来看,2010至2013年辽宁实际利用日本外商投资呈上涨趋势,增幅较大,而2014年以后,整个东北地区鉴于老工业基地资源、结构、体制的衰退,经济增长出现“断崖式”下滑,辽宁也不例外,加之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流失等因素影响,日本对辽宁的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滑。2018年辽宁共获得外商直接投资49.0亿美元。其中,实际利用日本外商投资额为2.4亿美元、位居辽宁引进外资的第一位。

  可见,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日本均是辽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由此,积极推动辽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对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三)辽宁与日本经贸合作特征

  第一,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机电产品、钢材、石化、农副产品是辽宁对日进出口的支柱产品。与此同时,机电产品、汽车零配件、医药品等在日本对辽宁出口中占比较高。

  第二,外资利用地区与产业分布不平衡。首先,从地区分布来看。辽宁各地区利用外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2018年大连利用外资规模居辽宁第一位为26.78亿美元,占总额的54.71%,高出了第二位沈阳25个百分点。其次,从辽宁利用日资情况来看,截止到2019年日本在辽投资企业累计超过7000家, 2/3以上的日企位于大连。另外,从产业分布来看,吸收和利用日资所占比例最大的为第二产业。

  第三,日本对辽宁投资走势下滑,但产业结构日渐优化。2013年至2018年日本对辽宁投资下滑明显且幅度较大。但是,投资领域却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医药、新能源等产业,极大地提升了辽宁的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的竞争力,为进一步优化辽宁省的产业结构提供极大助力。

  综上可知,大连作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更是中国面向日本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如何发挥大连作用将是进一步深化中日经贸合作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发挥大连桥头堡作用成为中日经贸合作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二  大连建设自由港的优势及需要破解的难题

  2018年4月,党中央确定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海南自由港建设的推进,将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全球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依托大连的区位优势、港群基础、航运产业、开放条件及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启动自由港建设,是打造我国东北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大连具备建设自由港的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连是东北经济区最大的口岸城市,大连港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和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大连具有建设成为自由港的天然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优势,且历史上曾三次被宣布为自由港,具有地缘优势和历史积淀。

  第二,改革开放后大连经济迅速发展以及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大连自由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当然,对标国际社会高水平的自由港,大连在推进自由港建设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和差距。

  第一,大连服务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过小。

  第二,大连具备发展转口贸易的自然条件但人文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为自由港保驾护航的法制法规尚不健全。

  三  推进大连自由港建设的思考

  第一,紧抓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契机,带动大连自由港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探索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

  第三,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8 翔丰华 300890 14.69
  • 09-07 奕瑞科技 688301 119.6
  • 09-07 稳健医疗 300888 74.3
  • 09-07 爱克股份 300889 27.97
  • 09-07 谱尼测试 300887 44.4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