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19日消息,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共建金融新秩序”为主题。中银理财产品与系统研发部总经理兼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吴金梅、中信建投证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吴浩、北京鼎诺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许余洁、歌裴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吴蔚、长投学堂理财课堂创始人杨乐在金融主题论坛——财富管理的质变时代上进行了圆桌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黄斌:谢谢主持人,一年一度,各位排排坐、聊聊天,首先非常感谢今天大家在大冷天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这个环节比较独特一些,我们嘉宾的成分就来自各个行业会比较分散,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对话可以达到一个跨界交流的效果,希望这场对话后大家能撞出火花来,同时给台下的听众们带去一些思考。
今天周秘书长演讲的时候,讲了整个行业大的变局,其中讲了关于理财子公司陆续落地以后,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变化,这个也会是待会儿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刚才也做了很多的笔记,包括理财子公司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的挑战。我想先通过问一个所有嘉宾从不同角度回答的问题,希望每位嘉宾从自己的角度,去谈一谈过去一到两年里,整个资管行业发生变局的情况下,你们所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以及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吴金梅:谢谢黄斌,也谢谢《21世纪经济报道》的邀请。的确这一两年整个资管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资管人,我觉得的确感受到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感觉是机遇大于挑战。从机遇的角度,我看到有这么三点。
(1)从财富管理的需求端来说,前面很多嘉宾都讲到国内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强劲的理财需求,数据不多说了,大家都能收到。刚才尚总提到的,一些居民养老意识的唤醒,带来了很多增量财富管理的需求,这是从需求端的机遇。
(2)从供给端来说,资管新规2018年发布之后,开启了整个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也是从今年7月份开业的,理财子公司作为资管行业一个新主体,我们觉得在未来资管行业的发展中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理财子公司本身的确有很多的优势,体现在无论客户端、渠道端、资产端等等,我们希望把这个优势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发展的动力。
(3)开放,金融开放包括资管开放,今年7月份金融开放11条,其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举措,这一块会带来很多新的资管主体的供给,也会带来新的一些增量的需求。
挑战这一块,我觉得也是三点。
(1)投资者教育,虽然我们要净值化,不刚兑,但从长期给他们的保本,这种对预期的打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2)目前理财,刚才潘总有一个数据,目前理财端产品的期限比较短,平均不到半年,跟实体经济很多对于长期性资金的需求,这两个怎么有效连接起来,我觉得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3)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我们从母体里脱胎出来,公司化的运作其实跟一个部门的运作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公司化运作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增强理财子公司自身的能力,去完善公司治理,包括去完善各项机制流程,这些我们还是有很多工作去做,才能不辜负大家对理财子公司的期望。
吴浩:应该说作为资管人,这几年日子过的不太好,特别是2017年以后,资管新规2017年11月征求意见稿,2018年4月正式出台,应该说在这个事件以后给整个中国的理财市场或者财富管理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我觉得可以从资产端、负债端以及中间的资产管理机构三方面来说。
对于负债端,投资者要开始适应打破刚兑,要开始适应净值型的改变,在现在的银行理财市场发行端至少出现了所谓的预期收益型产品,还有纯净值型产品,供客户选择。根据现在最新的统计大概30%的产品已经改造为净值型产品,不知道这个数据准不准,现在是有这么一个提法。这就是负债端,中国理财市场这两年一个最大的变化,就开始真的有,在银行端真的有净值型产品进行销售了,不只是原来的所谓刚兑、预期收益类产品。
对于资产管理,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当收益下行过快其实是不好配置的,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资产荒”,当然也有人说是“资产能力慌”,是能力挖掘不够所以导致了“资产荒”,这是资产端出现的变化,尤其债券收益快速下行,由于非标资产的到期以及这类资产的缺失,或者大家在新规下也投不了,所以资产端出现了一个比较稀缺,特别是高收益产品比较稀缺的现状。
对于资管人,在资产端和负债端中间忙着的这些资管机构而言,这两年主要干的活儿是在做净值型改造,因为传统的产品肯定不能再发了,就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既要净值稳健,又要回撤少,又要投资者能认,我们在不停地想方法打造新的产品来适应市场,延续之前的产品发行的节奏。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生态。
许余洁:大家好,我来自一家私募证券公司,现在私募按照协会的管理也是作为大资管的一部分,但我们是相对比较弱势的,而且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我们感觉挑战越来越大,因为大家都知道资管新规里,对我们这些新的私募机构,我们也是做债的,其实有两条,刚才吴总也提到了很难寻找的高收益债的市场。但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高收益债的机会,但它的风险和收益是非常高的,我想说的是有两条。机构资金现在比较难进私募了,特别是新成立的私募,而且未来老的私募它的存量也会慢慢的,机构资金也会慢慢退出。第二个现在的债券市场去杠杆之后,我们做不了杠杆,也更不谈之前结构化的机会,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私募证券除了做股票之外,像我们这种专业做债券的,我们团队主要是从一些评级和做投资的背景,我们就专注于做高收益债市场,也可以说它是挑战,相对来说今年可以说是高收益债市场的元年,我们就针对这一个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市场。
这个市场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就知道,一方面是环境,如果大家做债券交易,现在很多债券的二级市场收益率已经到了40%以上是非常多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第一方面是以前的发行成本本来不低,刚才吴浩总说的市场环境也有利率下行的表现。信用债市场,一方面是我们赚了发行人的钱,这是一级市场的标地。二级市场可能有一些交易对手就拿不了债,可能他就不要这个利息了,其实他折一点价,加上他的票息,其实收益非常高,有一些都到60%,如果半年到期的话。我们会发现,如果对发行主体没有把握的话,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极大挑战的投资。但这个市场其实在境外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一个人缔造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在美国这么多年也没有消失,而且大量的机构,规模特别大的机构,很多高净值的客户他要追求一定的高收益,他怎么追求呢?在国外的市场上可能这些大机构用10%的资金做多元化配置,也不能光等着央行降息的情况,你作为10%的配置其实是国外市场的成熟机构的一个普遍的做法,而且这些机构是有能力识别这些发行主体的真实信用资质,所以我们专注做一个事情就是做高收益债市场这个事。
我觉得这个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逼出来的一个事,如果大家还查一下政策的话,现在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建设高收益债市场,因为它至少能给部分的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提供一个渠道,这些高净值客户也多一个投资的选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黄斌:当然中国的高收益债市场,我们也称之为垃圾债市场,垃圾债市场的发展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同时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接下来是吴蔚总,我很好奇为超级富豪们打理财富的同时可能还要做很多其它事,很希望听听从家族办公室所感受到的变化和挑战。
吴蔚:谢谢主持人,前面几位大家都对变化有了很多的分享,我也是有同感,我只是再补充几点。在加入歌斐家族办公室之前,我已经在银行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而且我做过中资银行,后来一直在外资银行,后来就开始给高净值人士和私人银行的客户做财富管理的工作。在整个过程里包括现在的家族办公室,这个过程里,我们当时在银行的时候,资管新规刚出来,我想每一家银行大家遇到的挑战都不小,这意味着大家要转型,甚至当时有很多内部的讨论,这个转型到底是一个真的转型还是一个面子工程?但后来发现这次资管新规的出台,大家也充分体会到了上层领导人对这次的信心和决心,我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们在外资银行工作了很多年,在几年前的话,因为我们所有的投资包括产品全部要拿到总部去审批,在这些外资银行早就对中国的操作以及对这种影子银行有很多提醒和解释,就觉得如果这样做下去的话,中国政府银行业会面临非常大的危机在里面,但当时咱们自己可能反倒没有很强的意识。
包括我们进入到外资银行是最早被洗脑这一批人,我记得十年前,市场上外资银行进来以后就给大家传授要做资产配置的理念,不仅仅只是买保本保收益的产品,说实话十年前推这个理念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能听得懂,甚至帮他做也不愿意,因为市场上有太多保本保收益高收益的产品,所以没有真正的付出实践。但今天很多嘉宾提到了要真正做资管的业务,真正的资产配置,这是跟国际接轨,而且对每一位投资者来说都是好的转变,现在其实大家都是真正做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配置了。
特别有趣的是,我记得2014、2015年上半年,那时候大家对资产配置有很多的误区,比如当时股票特别好,说不要做资产配置了,我就多买几个股票,多买几个管理人,这就叫资产配置,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发现当市场发生大的反转的时候,基本你一个板块全部要受到影响的时候,客户的损失非常大。所以在这些不断地市场的,也给到大家的一些市场挫折,以及市场的教育当中,投资者也是越来越很好的理解到,怎么样真正的做到资产配置的理念,怎么样真正的知道要慢慢接受一些净值化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这一次,从上到下一层层推进资管新规的开展,其实是对中国整个金融行业一个非常好的里程碑。这是真正让中国的金融市场慢慢走向成熟的国际化的市场,做了一个最好的铺垫。
黄斌:谢谢吴蔚总,整体来说是挑战挺大,但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健康,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吧。下一位分享嘉宾是长投学堂的创始人,他们主要是做投资者教育。我觉得现在在后资管新规时代,加上这一系列的严监管的措施下,投资者教育要怎么做好?能不能从您的角度做一些分享?
杨乐:谢谢黄老师,刚才三位吴总和许总都说的非常好,所以我这边说实话就狗尾续貂稍微说两句。
长投学堂,我们是做小白的投资者教育,小白的意思就是来我们这边上课的70%~80%的用户是从来没有开过股票账户的,长投做理财教育差不多九年的时间,这九年中特别近一两年我可以观察到三个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个变化是城市渠道的下沉,因为之前我们用户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这些用户来了之后,但这两年可以明显的看到,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开始越来越多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之前上课的时候举的例子,比如会说到国贸的维多利亚这样的名字,但现在例子都要改成村口的李铁柱、张全蛋这样的名字,这是第一个变化,城市渠道的下沉。
第二个是人群开始上移,之前来学习主要以小白用户为主,所以对于理财投资等等,属于大部分是职场新兴人,这一段时间慢慢发现人群开始不断上移。今年我去深圳线下讲课,有一个同学上来问我,因为我们课程有不同的级别,有高阶的课程,他问我高阶的课程怎么学会学的比较好一点,问我的这个同学我看差不多五十多岁的一个女性,我很委婉地说高阶的股票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比如你需要看很多的年报等等。她说,上市公司的年报并不难啊,她说我就经常写这个的,她说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FO,我当时惊呆了,我说你怎么学这个?她说我自己做CFO但没有攒下钱,但随着年龄的上升我觉得现在要学习理财投资了。
第三个变化,是男性朝着女性开始变迁,之前理财家里都是男性来做的,但现在越来越发现女性开始站出来了,因为家庭大量财政大权是掌握在女性手里。我就说这三个变化。
黄斌:最后这句话最关键,家里的财政权主要掌握在女性手上。讲了一轮大家可以感受到我们圆桌嘉宾大家服务的对象也好,来源也好,会非常不一样,我们有服务超级富豪的家族办公室,一直到服务小白客户的投资者教育这方面的公司。
接下来就想再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追问几个问题,我很好奇的是非银机构,像券商和基金,怎么看待你们和理财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竞争大于合作?还是合作大于竞争?未来会在哪些地方发生交际?甚至有可能打仗?
吴浩:肯定竞争、合作是并存的,谁也取代不了谁,只是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我们这些年来碰到特别多,特别是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之后,宣传的都很猛烈,特别是理财子公司,今年三季度以来招人比较多,拼命在挖人。非银这两年以来,2016~2018年依托银行委外拿到不少资金,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委外,或者说委外就做不下去了,这是我们一直非常焦虑的问题。经过我们反复的研究和讨论,刚才前面也说了,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过去简单的配置性产品,就没有委外必要了,银行就自己做了,这是肯定的。
但对于复杂的,混合型的,多策略的,或者是加上衍生品的一些产品,我认为还是有合作的机会,而且这个领域特别是在权益类,肯定券商、公募基金还是有先法优势的,银行先天还是在债券、非标产品上有更多的先天优势。所以对股债混合型产品,我们现在是比较主推的类型。回过头来讲竞争与合作方面,都是存在的。
对于产品合作的形态来看,我认为过去一个简单的委外账户,这种形态可能也是过去时了,比如母基金或者其他的表内投入等等这些合作的模式都会越来越多。母基金可以选择不同风格或者不同资产类别的产品,那morm(音)是把各类机构囊括在一个组合当中,赛马制,进行竞争与淘汰,优选更合适的内容。
但我还想说一点,从我们目前观察到一个业内的第一家,应该是工行,银行的理财情况我感觉目前还是存在非常初期摸索状态,准备并不是特别充分。对于刚才黄斌总讲到的非银机构来讲,券商和基金现在竞争的业态来看,更多的会向头部机构靠拢,在我们出去投标、竞标过程中看到很多中小机构在竞标中看不到了,反复和我们参加投标竞标的机构就那么几家,像头部机构,资管类机构向头部集中的特征,今年以来非常非常明显,大概就这些。
许余洁:我从私募基金角度来谈一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其实我们现在比较弱,是因为属于创办时间不长,如果从整个行业来看,私募基金还是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刚才提到了一点,我们拿不到机构的比较低成本的资金,高净值客户我们会拿一些财富方面的资金去做,当然我们不一定会通过第三方公司,初期的产品可能都是通过自己的朋友去募资。这样就会有一点纯私募的感觉,因为你这个钱基本上是大家合伙一起做的事,就是做投资。这个背景来说,因为我们是差异化的定位,我们所要做的事是把自己做专业了,如果我们按照基金业协会的规定,或者监管的要求,那些机构的要求,券商、银行如果我们有三年的投资经验,就可以做投顾。投顾,因为大家的能力不一样,包括吴总也提到为什么银行子公司去挖券商的人,因为投行和银行肯定是完全差异化的,他们的属性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现在银行理财就算是做债券,他不可能做高收益债,但他的信用债有可能有一天会变成高收益债。我们中国发现很多高收益债评级很多都是3A,2A+也有,市场上很多债的收益率已经非常高,但这时候你的专业能力体现不了的话,不敢去碰它,因为它可能就是个雷。有一些负面新闻,最近最大的一个违约的是东旭,但说它什么时候,我们要判断它什么时候出现这个事,什么时候不能碰了,这也是一个周期,这个企业这个行业这个债务本身有一个周期。银行理财,我觉得未来还是需要的,一方面投顾,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合作空间,合作空间就在于将来可能需要有一些真正有能力帮他处置、接盘的,当然不一定全部是我们这样的机构。因为一个产业链没有谁说能完全自己去把它吞了,这个事情也不现实,你不是上帝,不可能整个产业链的钱你都赚了,只要大家差异化定位,最后就发挥自己的优势吧。而且你服务的对象不一样,你最后的专业能力不一样,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觉得合作的可能性会更大。
所谓的竞争,就是每个人定位好,我们还是在我们的行业内打败自己所谓的竞争对手,我们还是希望包括我自己,以前还是有一些朋友,我觉得整个方向,吴总也提到了,这个方向是市场化的方向,如果银行按照以前的方式做非标、投信用债,包括银行业协会领导也提到了,到底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这个基础问题没有分清楚,为什么?因为你间接融资的模式是银行的模式,但你投的是债券,这种方式如果按照以前的管理模式去做的话,是影响你产品定价的。我说至少你把它剥离出以后,搞成子公司,按照基金的方式管理,它是朝市场化的方向,朝这个方向是有一个过程的,他要市场化招聘一些人。当然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我就说在这样的周期下,我们的定位是在高收益债这,我们说有些机构还是会不小心踩到雷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有能力帮他分析、判断,甚至帮他处置,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合作的点。
黄斌:现在问一下这个问题的事主,金梅总,您如何看待银行理财子公司和非银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丁洪:
吴金梅:从态度来说,中银理财7月开业的时候,当时开业的主题词,开放、聚合、共赢,从中银理财的角度我们一直觉得我们在资管的生态圈里,我们希望能抱着开放的心态,和资管行业的其它主体一起取得共赢,这是我们基本的态度。
第二个,其实从7月份开业到现在4个多月的时间,从这几个月看来,我们真的看到的是合作,就是我们跟很多券商、券商资管、基金公司、保险资管的机构、信托机构,我们做了很多的沟通,大家去探讨,在一个新的框架下,这种资管新规的游戏框架下,我们怎么样找到一个更好的合作方式,这是我们这几个月一直在做的事,这是事实。
第三个,的确像刚才吴浩总和许总讲到的,这里面归根到底还是每个人的优势所在,不太一样。举例子来说,我们跟券商的合作,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要走券商结算的模式,跟券商经纪有合作,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每个机构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可能理财子公司,目前看来我们可能是更靠近,因为脱胎银行嘛,更靠近银行的客户端,更靠近财富端,包括客户他沿袭的对银行理财的信赖感,使我们能有更多的资金进来。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确可以做到怎么样发挥资产配置的方式,跟业内好的机构,在权益这些我们并不擅长的领域做一些合作,我觉得一定会有合作的可能,不是打架。
黄斌:谢谢金梅总,警报可以解除了,不会打架,而是有方方面面的合作机会。我比较好奇吴蔚总家族办公室那边应该会跟不同类型的机构或者资产配置方面有什么样的合作?
吴蔚:因为现在的家族办公室隶属于歌斐资产,歌斐资产也是现在诺亚集团(音)下面的全资子公司,本身歌斐资产就是全资产配置的子公司,其实我们不仅仅做国内的,是全球范围内来做资产配置。我们现在接触家族办公室的客人,他们的资产量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很多都是跨境的企业,包括在海外可能也有自己的一些架构。所以在这里边,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以拳拳委托的方式帮客户做资产打理,后来发现很多的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做企业的人,他不仅仅只是要你帮他打理资产,他希望有一定的决策权,也希望能提升他的投资能力,所以后来比较开放,我们也让他可以参与到整个的投资决策中,和我们共同的成长,帮助家族的客户提升投资能力。
而且在做资产配置上,因为他们确实很多的资产不仅仅在国内,也有一部分在国外。比如我们做的时候,真的是以资产配置的理念,在国内既有标准债券,也有二级市场,同时还有一些在房地产上,我们以合同资产的方式帮这些家族客人在做。另外还有一个,因为歌斐本身就是股权母基金,PE母基金出身的,这方面其实私募、母基金,我们也是很多,还有一些职头,这些都是家族客人非常需要的。这里面,我们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我们跟市场上很多的管理人,现在不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其实这几年都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很多时候真的你要寻一些是头部的管理人去做一些合作,在这里面我们给家族客户,除了歌斐很擅长的东西,我们也跟头部管理人和外部机构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另外在海外,很多的家族客人其实对于海外PE的基金投资,还有一些项目直投的投资,以及在海外的房地产,比如公益基金的投资上其实大家都有相应的布局。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方式,反倒是越大的客户,他不是激进,他要求更加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在这里面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跟各类型合作,都是有基础的。
黄斌:而且您那边印证了吴浩总的观察,越来越多的机构是往头部集中的。
吴蔚:而且还要考虑家族的传承、家族治理以及二代的培养,包括税务、法律,甚至海外的信托架构的搭建,真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家族的治理。
黄斌:所以家族办公室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综合服务,跟各类的财富管理机构有大量的合作。
接下来我想问一下杨乐总,在这样一个破刚兑的时代下,或者说起码正在进入破刚兑,处于破刚兑阶段的时代下,如何做好个人投资者的教育?您是在这个领域里长期耕耘的人,我相信像银行之类的机构,他们可能还是在破刚兑这件事是非常谨慎的,可能也是让大量银行非常头疼的问题,在个人投资者教育上,您这边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丁洪:
杨乐:这么多年在投资者小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确实有三个很有意思的,投资者小白和前面四位说的专业投资人,或者高净值人群,有很大的不同。我可以把他们总结成三个大于,第一个大于,是陪伴大于教育,我们虽然做的是投资者教育,这些用户其实不仅仅需要知识,因为投资路上他们都是小白,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他们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人可以手把手甚至陪着他们去一起体会投资过程中酸甜苦辣等等,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更多强调社群化学习,陪着他们一起成长,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信任大于专业。从最开始比较初级的,学到最后比较高深的课程,他们买了股票,然后碰到一些问题,比如佣金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佣金费率为什么这么高,他们不去问他们券商,也不去问现在正在读的股票高级课等等这里面的人,他们反过来去问最最前面一开始教他们小白训练营的班主任,为什么呢?我们后来探讨过这个问题,去采访过,后来这些同学说的,因为他是开手教我理财投资的,所以我最相信就是这个人。
第三个,感情或者说情怀大于收益,我们也做过一段时间海外投资的引导吧,在我们同学上面也发生一个很有意思的,举个例子。比如一套房子在东京,年化收益率5%或者6%,租金的回报率,另外一套房子是在日本另外一个城市一套温泉别墅,3%的收益率,作为的人都会选东京的房子,因为收益率高嘛,但很多用户特别因为我们以女性用户为主,女性用户反而选择3%那套,因为那套温泉别墅有故事可以讲,到5月份樱花盛开可以发朋友圈,跟所有朋友说欢迎大家到我家作客,我家在这边可以一起泡温泉等等。说实话这个感觉情怀,远远超过你买了一个爱马仕包这样的感觉。
从刚兑的角度,可以明显感受得到特别是小白用户,很明显泾渭分明两边。对于如果是保本保息的话,不管收益率多低,我都要,这是他们第一种。第二种如果不是保本保息他们都归为一类,这种叫风险类资产,这种情况下他们就要求收益率非常高,这是小白用户会有的倾向。所以现在我们做的理财教育是引导他们,跟他们说风险分为很多层次,最低的风险,虽然不是刚兑,但其实它的风险是很低的,不用太担心这些事情,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理财教育的时候教的事情。
黄斌:所以也是帮其它的理财机构排忧解难,因为时间关系没法继续更深入探讨了。我觉得在资管新规的时代要打破刚兑,要净值化管理,无论对资产管理机构也好,还是偏客户端的财富管理机构也好,挑战应该都挺大。未来这条路上,就需要无论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好,还是头部的券商基金共同努力去把资产管理市场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类似长投学堂这样的机构给市场做好更多的投资者教育。
好,我们这个环节就到此结束,我们时候非常有限,大家掌声感谢五位嘉宾,谢谢。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