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中国金融品牌年会暨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颁奖典礼”今日在京举办。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年会并演讲。
李礼辉在谈到如何把握当今金融品牌创建的关键时表示,应该把握新的动态,把握大的趋势。第一,金融市场重构。中国的金融业从保护、有限的开放转向全方位的开放,将驱动证券业、保险业的比重上升,形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商业相对均衡的市场格局,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第二,监管重构。调整布局、职能分配和工作流程,做实金融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一致性。
李礼辉在演讲中提到,新的金融世界,将是数字化金融的信用社会,金融功能不会改变,将要改变的是运行模式,传统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信任需要积累,因而信任的建立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成本高,可信任的节点难以成为可以信任的机构,因此需要应用大数据、数据云、区块链等新技术纠正信息不对称,改变信任形成的传统模式,破除信任隔离,为众多的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标记信用,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造假,毁坏系统信任价值。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礼辉:
中国金融品牌年会暨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今天在这里举行,我这里预先祝贺所有获奖的金融机构,正是因为你们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的行动,中国的金融业获得了成长,中国的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中国的金融品牌获得了升华。关于金融品牌,回头王老师、孙老师还要发表高深的论述,我们过后再聆听。这里我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人们关于品牌的认知,大致归纳为三句话,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抽象化的特有的识别概念来表现商品和服务的特性,品牌真挚的源泉乃至于消费者心中形成的服务的品质与价值的印象,承载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品牌打动了消费者的内心,也就产生了市场效应和经济价值。
第二句话,品牌是不可替代的信任,品牌是一种特别指向性的,是立于消费者心中的商业信用丰碑,是特定商品综合服务的体现和代表,当人们需要某种商品和服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目中崇尚的某一品牌,品牌笼络了消费者的内心,也就产生了知名度和排他性。
第三句话,品牌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不仅仅是推进了商品和服务的名称,更多的是蕴含生动的精神文化的标志,品牌在一定层面,一定程度,体现的价值观,象征人的身份,抒发人的情怀,品牌总是与时尚、文化、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企业在创建品牌时不断的创造时尚,培育文化,当品牌文化被市场认可并接受后,品牌才能够产生持久的市场价值。品牌植入了消费者的内心,也就产生了美誉度和差异性。
到底如何把握当今金融品牌创建的关键?今天获奖的金融品牌案例提供了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路径,我的体会是应该把握新的动态,把握大的趋势,我这里说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重构。中国的金融业从保护、有限的开放转向全方位的开放,将驱动证券业、保险业的比重上升,形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商业相对均衡的市场格局,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二,监管重构。调整布局、职能分配和工作流程,做实金融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一致性,市场监管更加强调金融的本质,更加注重金融的创新,让财富业务回归本源,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规范,实行穿透式并行监管,实现跨机构、产品、平台、市场的有效监管,避免监管的真空与重复,形成监管合力,提升效率。
一是金融模式的重构,这几年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构金融服务的模式,构建广泛的信任链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二是构建多维度、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业务平台,高效率,意味着低成本、高价值。三是网络虚拟,虚拟货币成为黑灰地下可信任、地上难以管控的支付工具,去中心化的管道金融对金融监管构成巨大挑战,金融市场重构,金融监管重构必将成为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我认为金融科技的创新既是基础又是突破口,目标不仅仅是新流程、新产品、新服务,更重要的是新客户、新市场、新价值,我们需要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千头万绪,这里我强调两句话,靠得住的链接,信得过的价值。新的数据世界是多中心分布式,数据云多元复合的体系,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的监管系统之间,通过数据通道建立多边多线的联系,客户通过移动终端链接结点进入系统,与客户建立间接的联系,而且金融科技创新正在导向全新的趋势,大中心变成多中心和弱中心,大中介变成小中介和弱中介,客户之间可以越过中心和中介建立直接的联系。
所以我们过去成功运用于大集中数据库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未必能够适应新的数据技术环境,交易是跨系统跨平台的,需要合约规定、监管规则等复杂指令,需要各系统各平台高速可控的连接,并且节约资本、节约资源。
二是客户资产和数据安全的保护,每个中心每个结点都必须达成可靠性安全性的标准,满足便捷性高效率要求,客户每个诉求必须达成实时响应,形成靠得住的保护。
新的金融世界,将是数字化金融的信用社会,金融功能不会改变,将要改变的是运行模式,传统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信任需要积累,因而信任的建立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成本高,可信任的节点难以成为可以信任的机构,因此我们需要深度学习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应用大数据、数据云、区块链等新技术纠正信息不对称,改变信任形成的传统模式,破除信任隔离,为众多的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标记信用,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造假,毁坏系统信任价值。
品牌,据说来源于古挪威的文字,我希望我们国家的企业仅仅抓住机遇,弯道超车,为中国的金融商品和服务打上全球认可的烙印。应该满足社会要求,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遵循双重底线,一是切实维护客户权益,二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我相信金融品牌一定会绽放异彩,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