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呼唤金融改革创新

经济转型呼唤金融改革创新
2019年12月26日 14:02 财经国家周刊

  经济转型呼唤金融改革创新

  既然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包括金融对创新活动的支持。

  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中国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但创新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周期长、不确定性高且失败的概率比较大。由于传统金融业务往往追求周期短、风险低、回报高的机会,这就带来了创新型经济与传统金融业务之间不匹配的矛盾。

  经济在转型,金融模式也需要转过来,金融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

  当前金融体系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金融抑制指数比较高,也就是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干预比较多;二是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比较高。过去几十年,这套体系在支持中国经济方面还是行之有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通过看财务数据、抵押资产和政府担保做融资决策,比较适应过去以低端制造业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现在情形发生了改变。既然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包括金融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民营企业贡献了国内知识产权的70%,但很多轻资产、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三无企业”,即无财务数据、无抵押资产、无政府担保。银行面对这些企业往往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很多学者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应参照欧美模式,市场化的大方向也许不错,但在实践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比如,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金融抑制水平一直比较高,传统的看法是这会降低效率、增加风险。但事实上,中国的金融体系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在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时候,适度的政府干预反而可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再比如,十年前以欧美为中心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说明它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严重缺陷。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中国经济的客观条件。

  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关注:

  第一,市场化的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进,但市场化的步伐与程度一定要与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越彻底越好。事实上,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遭遇了严重金融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机制特别是监管框架尚未成熟,一放开就造成了金融风险。

  第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恐怕不会轻易改变。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上面。德日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一样支持着它们的经济逼近了世界前沿。同样,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可以不断改变。事实上,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在尝试很多新模式,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信贷工厂模式、大数据风控等。这些尝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银行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活动的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也是中国金融部门所作出的世界性贡献。对于这样有价值的创新活动,既要给予发展的空间,也要做到防控风险。在制定监管政策的时候,要把现实的需求和可能的问题两方面都考虑进去。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7 特宝生物 688278 --
  • 01-06 京沪高铁 601816 --
  • 01-02 万德斯 688178 --
  • 01-02 和远气体 002971 10.82
  • 01-02 奥普家居 603551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