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第二人生

  潘石屹的“第二人生”

  来源:刘胜军微财经

  潘石屹用他的独特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

  6 月 1 日潘石屹发了一条图片微博:经济学家刘胜军。这样的图片他坚持每天发一条。

  去年,爱好转型的潘石屹开始了又一次的转型,这次是“重操旧业”:摄影。 

  这不是简单的爱好、炫耀,潘石屹是在从事一项“严肃的事业”:他正式对外发布了个人摄影网站:www.panshiyiphoto.com ,并且宣布每天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摄影作品,同步至摄影网站。

  1

  潘石屹的新事业

  从“十万青年下海南”的万通六君子,到进京开创 SOHO,到香港 IPO ,再到从开发商转型做“包租公”,乃至试水“众创空间”,潘石屹都是一个房地产老板的角色。

  几年前,潘石屹开始了向“公众人物”的转型:每天关注 PM 2.5 ,与任大炮“二人转”调侃嬉戏……然而随着“微博时代”的落幕,这一角色随之淡化。

  永不停歇的潘石屹,寻求再次自我突破,这次从摄影开始。

  2

  被卖房耽误的灵魂摄影师

  年轻的时候,人都有爱好、理想。但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多爱好只能被束之高阁。

  潘石屹现在玩起了摄影,绝对不是因为终于买得起好相机了那么简单。潘石屹说:

  • 我觉得每个时代在表达情感时,媒介都有很多不一样,历史上,唐朝用诗,宋朝用词,元朝用曲。

  •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带宽越来越宽,这就可以用图像来表达,而图像的表达更大众化,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更宽泛,是目前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潘石屹几乎没有学过任何摄影课程,纯属自学成才。他认为摄影最关键的应该是思想,是摄影之外的事情。

  3

  是他促使潘石屹拿起相机

  刘晓光曾经是潘石屹的政府审批主管、商场竞争对手,后来成为挚友。

  2017 年 1 月 16 日,刘晓光突然离世,促使潘石屹决定拿起相机。刘晓光身后,朋友们要为他出一本诗集,居然找不到合适的照片,最后只能选择了刘晓光年轻时当兵的照片。潘石屹说:

  人的变化这样无常,我们应该把周围的朋友记录下来。

  潘石屹对刘晓光的感情,从他纪念刘晓光的雄文可以感同身受:

  • 到了 2006 年,北京市全市上下都在备战 2008 年奥运会。北京市回收了大鸟巢边上一块土地。这个项目叫摩根中心,现在叫盘古大观。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要公开“招拍挂”,我们与首创公司都参加了,参加的还有华远公司。首创出价 17 亿元,我们出价 15 亿元,华远出价 13 亿元。现场唱完标后,我们就认输了!

  • 过了几个月,刘晓光突然又被请了进去。三个月后,刘晓光被放回家了,但那位副市长再也没有出来。晓光出来后,任志强说,今天晓光出来了,我们一起吃顿饭,给他压压惊。饭桌上,我问晓光在里面多长时间。晓光在桌子下面伸出三个指头。我说,是三个月吗?晓光点点头。我发现他气色很不好,手抖的厉害。

  • 从此,晓光就病了。病的一天比一天重。这是不是在里面落下的病根儿,我不知道。平时不吃药时,晓光的手、脚和头都有些失控的抖动。他就用了一些日本的新药来治病。按规定,这些药费不能报销。晓光又没有钱,我们几个朋友每人出了同样的钱,为晓光凑足了药费。我们公司一位同事说,当了这么多年房地产商,自己竟然连药费都没有?我说:“是真的,他工作的房地产公司是国营全资的,晓光一直清白、廉洁。否则,被请进去好几次,早就出不来了。”

  • 两个月前,晓光参加一活动,要上台做演讲。他为了防止手、脚抖动,多吃了几片药,于是药物中毒昏迷了。一个月前,我去医院看望他。医生说,先在外面等一会,我们先收拾一下。等医生收拾好了之后,我换上消过毒的衣服进去。看到晓光后,我心里一震。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都这样了呢?身上全是管子,他吃力地喘着粗气,在挣扎着。我问医生,他现在似乎醒了。医生却告诉我,没有。

  • 从医院出来,晓光挣扎着喘气的样子,一直在我脑子里转悠。他如同一困兽,也如同卡在小笼子中的大鸟。刚刚知道了他走了的消息,我觉得晓光这只大鸟终于冲破了小笼子,他飞走了,让我们为他送行,让他飞的更高更远。善良、高贵的灵魂一定会飞的更高更远。

  潘石屹还说:

  这个世界上能管住任志强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刘晓光。

  4

  潘石屹的摄影心得

  拍摄人物摄影的初心是什么?潘石屹说:

  虽然我是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但我仍想用镜头、用心记录下他们,记录下他们眼神背后的快乐与艰辛,执着与坚持,坦荡与从容。通过照片,记录下这些影响时代的人。

  自去年 10 月开始专注摄影以来,他已经拍摄了 300 多位建设者,300 多位企业家、名流等。之所以选择看似单调的“大头照”,老潘给出了很有深度的解读:

  • 我发现拍人物有非常多种方法。但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去记录人的心灵,能看到他内心的世界,他们的精神的世界。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人物的肖像上面。

  5

  当年兄弟

  潘石屹摄影作品的重要性,不在于摄影艺术的高低,而在于被拍摄人物的历史韵味。

  人生最难忘的是风华正茂时。80 年代末海南大开发,冯、潘等六个年轻人齐聚海南创办海南万通。此后兄弟各奔东西,但都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几年前,王功权从监狱出来后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叫“万通六兄弟”。

  这张纪念历史的特殊照片名字就叫《万通六君子》:从右至左依次是易小迪、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和刘军。在这张照片中,潘石屹既是拍摄者,也是被拍者。潘石屹说:

  • 原来创业的时候,有两个人照的照片,有三个人照的照片,(但)没有一张六个人在一起的照片。这是上上个月把他们聚在一起拍的。

  • 他们看起来都很伟大,我很渺小。我都这样渺小了,他们肯定觉得好。

  6

  潘石屹镜头中的人物

  那天走进潘石屹的工作社,墙上挂了 7 个人的摄影,其中就有马云、刘强东。可见,互联网是潘石屹心目中最重要的时代标志。

  一群 80 后的长者,仍在为社会在“杜鹃啼血”,令人敬仰:

 ▲吴敬琏、资中筠、茅于轼、秦晖、张维迎等 ▲吴敬琏、资中筠、茅于轼、秦晖、张维迎等

  夫人:

▲潘石屹与夫人张欣联合创办了 SOHO▲潘石屹与夫人张欣联合创办了 SOHO 

  兄弟:

▲任大炮▲任大炮

  名人夫妻: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与夫人章泽天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与夫人章泽天

  政治家:

▲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总统马克龙

  官员: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高西庆▲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高西庆

  企业家:

▲小米雷军▲小米雷军

  投资家: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
▲投资京东一战成名的张磊▲投资京东一战成名的张磊

  学者:

 ▲“经济学的良心”吴敬琏 ▲“经济学的良心”吴敬琏

  演员:

 ▲喜剧演员王宝强 ▲喜剧演员王宝强

  美女:

▲央视主持人刘芳菲▲央视主持人刘芳菲

  7

  公益拍卖

  “达则善济天下”。这是企业家应有的境界。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实现路径是不一样的。

  任志强选择了“卖小米”。潘石屹卖起了“潘苹果”,现在又开始拿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公益拍卖,并将善款全部用于捐助西北地区贫困儿童的教育。

  富有“生意头脑”的潘石屹将自己的摄影服务进行了一次慈善拍卖,开拍仅 15 分钟一位用户就出价至潘石屹预设的 20 万元封顶价:仟意资本 CEO 马林庆享受了潘石屹的全套摄影服务。面对“天价”批评质疑,潘石屹回应说:

  这价格不是我摄影作品的价格,是这位网友爱心的表示,我只是桥梁。

  8

  潘石屹记录的时代

  潘石屹的人物摄影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凭他的名气邀请任何人摄影都没问题;二是他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人物”。当下的中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革时期,

  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想,潘石屹用镜头记录的这些人代表了创新、改革、责任,他(她)们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但都是市场经济、法治和社会进步的真诚信仰者和推动者。

责任编辑:陈永乐

第二人生 500px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