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山” 赢得“金山”

守护“青山” 赢得“金山”
2024年06月20日 02:51 青海日报
达日黄河。本报记者 李兴发 摄达日黄河。本报记者 李兴发 摄

本报记者 李兴发

6月17日清晨,穿好外套,骑上摩托车,叶哈特便向十多公里外的草山出发,今天要去的是一个虫草采挖点。叶哈特说,挖草点人多车多,得看紧点。

叶哈特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的生态管护员,同当地许许多多生态管护员一道,守护着黄河久治段的绿水青山,“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态管护员,知道保护母亲河的责任和意义重大。”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巴颜喀拉山的冰雪中孕育,涓涓细流汇纳百川一路向东,延绵5400多公里流经我国9个省区,沿途惠及近80万平方公里土地,滋养着约3亿人口。

为保护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久治县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大到出台制度和管理办法,小到环境卫生整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保护与发展获得双赢。

自从当上生态管护员,叶哈特就患上了“强迫症”,见不得草场上有垃圾。按他的话说:“草场就像是家里的地毯,不收拾会变脏变臭,人会嫌弃不来做客。”

“你看垃圾我们都装好了,走的时候会带走,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去。”正在挖虫草的乐合旦打趣道,在他眼里,叶哈特就是飞在草山上空的鹰,无论是落下的垃圾还是没闭合好的草皮,他都能及时发现。屡劝不听,轻者会被暂停挖草,严重了还会通过久治县的“十户联防智慧管理平台”,将实时影像和图片传送至环保部门,追究其责任。

“我们扛起源头责任,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直将保护好生态环境放在全县的工作重中之重。”久治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华智,谈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时,神态坚定、语气铿锵有力。他告诉记者,久治县已经建立起网格化运行模式的“县、乡、村、社”四级河湖长、林草长制组织体系,打造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失职追责的一整套闭环责任链条。无论是人为的管护,还是法规和制度的保护,都为久治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线。

2023年,久治县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体系建设,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省控年保湖断面和国控黄河门堂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着Ⅲ类达标数值;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9.75%。

不负青山绿水,方得金山银山。盛夏时节,位于久治县门堂乡门堂村北端的草滩上,野花遍布,湿地里赤麻鸭、夜鹭等野生鸟类栖息,与百米外的黄河风情园,共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门姆赛塘汉语的意思是“药材多的草滩”,这里生长着川贝、虫草、黄芪等十多种中藏药材。脱贫攻坚伊始,就有人提出“办个药材加工厂呗”“草滩地平干脆开垦种药材”之类的发展设想,但时任村委会主任昂保敏锐地意识到,“三江源保护区内,这样做不是发展而是破坏。”他坚定地将发展的思路放在了生态旅游上。

支起几顶帐篷,挂起几条彩旗,2016年,从生态旅游角度考虑,村上的黄河风情园诞生,打出了原生态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体验的金字招牌。“这几年因为生态保护得好,周边的风景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自驾游游客。”为了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中带动经济发展,昂保制定了“餐饮用火用牛粪、垃圾分类集中运输处理、机动车辆不入内”的制度,打造出了几乎与草原生活一样的黄河风情园。

牛毛黑帐篷、牛粪土灶、牛毛毡取代了燃气灶和餐桌,鸡鸭鱼肉等菜品也被改成了酥油糌粑、自制酸奶、牦牛肉等特色地方美食。原生态的生活体验、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民族文化融入进了这里。经营者之一的南杰昂秀,月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营业额可达5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生态+文化+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生态旅游路线,在久治县已经逐步形成,牧民在青山绿水中获得了更多的实惠,但生态保护所释放的红利远不止这些。

在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沙科村勒隆沟,山路连接着一排蓝顶板房。汽车铆足劲在泥泞中爬坡,贾洛羊的叫声清晰可辨。2021年在第二批“生态家庭牧场”试点户发展时,贾洛羊因适合于高寒地区放牧或半舍饲养,符合“生态家庭牧场”试点条件被纳入,牧民文格也成功成为“生态家庭牧场”试点户。

“以前想多挣钱就只能多养牛羊,但草场有限,养多了草场会退化,不仅赚不到钱还破坏了生态,但现在不一样啦!”文格通过“生态家庭牧场”,不仅解决了草畜平衡的问题,还通过科学养殖和绿色有机的加持,实现了收入翻番。

“现在有了畜棚,牛羊不仅不会遭到狼的袭击,而且在恒温条件下得病少了,产仔率和成活率也提高了。”文格2023年通过“生态家庭牧场”,收入将近60万元,是曾经传统养殖时收入的四、五倍。

基于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久治县70多万公顷的天然草场,50科400余种可食牧草,在谋求经济发展、牧民增收之路上依旧保持着原生态。2022年,久治县被评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如今,秉承绿色有机资源,当地有机牦牛年出栏近10万头,实现收益分红千万元以上。

在久治县,黄河源头广袤的草原,立足生态保护,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生态保护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