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产业政策创新策源地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产业政策创新策源地
2024年05月29日 21:03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作为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今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进一步擦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金字招牌。5月28日,在天津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说,要着力打造京津联动的枢纽之城,科技创新的活力之城,打造产城融合的品质之城。

作为中关村在京外首个重资产投资的项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在紧密对接中关村科创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宝坻区副区长王浩说,这里也是京津企业资质互认、厂房分割销售、土地审批权下放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策源地。

在构建产业链集群方面,宝坻区聚焦科技城“4+1”主导产业,针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给予相应的资金等支持。比如,围绕北京奔驰、理想、小米等汽车整车厂打造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对汽车配套企业每年给予资金支持。

在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宝坻区将北京中关村203项服务集成包全部链接进入科技城“十大服务平台”,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科技城实施概念验证、设立成果转化机构,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对新建的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一次性最高奖励100万元;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认定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资金,通过技术开发、转让、许可等方式产业化落地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高能级孵化机构建设,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和200万元专项奖励。此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单企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和政务服务“654陪跑”机制,即以审批验收、动态跟踪、一企一案、部门会商、清单管理、政策宣传6项服务机制,提供上门定制审批“快速通道”、精准跟踪“压茬推进”、动态调整审批服务机制、协调部门会商研判“疏导梗阻”、线上线下多渠道送政策入企5种服务模式,实现清流程、清进度、清环节、清职责“4清”目标,打造“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全程帮办代办的方式,实现200余项事项“审批不出园”。同时设立企业服务站,建立健全向企业提供“一企一档”“因企施策”等精准服务机制,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责任编辑:宁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天津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