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75周年:走进1925书局听红色故事、赏江南评弹

上海解放75周年:走进1925书局听红色故事、赏江南评弹
2024年05月29日 20:08 澎湃新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上海是中国的红色起点,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发祥地,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5月26日下午,上海评弹团在1925书局现场演绎,集中展现上海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色评弹剧目。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侯骁晟担任主讲,上海评弹团演员演绎了《王孝和》《江南春潮》《战·无硝烟》等中篇经典选曲,以及新编创的《浦江钟声》《足迹》等红色开篇,带领读者一起追寻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奋斗历程,挖掘上海这座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季毅洋、邓佳 弹词开篇《足迹》季毅洋、邓佳 弹词开篇《足迹》

从建团之初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后来的《芦苇青青》《海上英雄》等,讴歌党、讴歌英雄历来是上海评弹团的创作传统。此次,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季毅洋带来弹词开篇《足迹》。这是上海评弹团新创作的作品。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足迹》以一个新上海青年的视角,带观众体验一场“红色之旅”。

陆嘉玮弹词选曲《江南春潮•智沉敌舰》陆嘉玮弹词选曲《江南春潮•智沉敌舰》

国家一级演员陆嘉玮带来弹词选曲《江南春潮•智沉敌舰》。《江南春潮》是上海评弹团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中篇评弹作品,讲述了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妄图把海军造船厂的机器、图纸全部装上兵舰搬迁台湾,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护厂队保护机器的故事。

《智沉敌舰》是评弹名家杨振言的经典选曲,以工人代表钟阿方的视角,着重刻画了他在与敌人周旋之际,沉着冷静的内心活动:一方面敌人因军情紧急,决定炸毁厂房,乘兵舰逃走。另一方面,地下党员们要动脑筋切断炸工厂的电线,保住厂房、机器,并设计将兵舰沉掉,迎接上海解放的曙光。

邓佳、季毅洋 弹词开篇《浦江钟声》邓佳、季毅洋 弹词开篇《浦江钟声》

黄浦江畔的外滩素有“世界各国的建筑博物馆”之称,这里荟聚不同类型的建筑,也是上海经济与贸易的核心。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邓佳带来的弹词开篇《浦江钟声》以黄浦江畔的钟声为题,融入了多种评弹流派,与大家一起重温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百年变迁。这亦是上海评弹团的一支新创排开篇。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侯骁晟演唱弹词选曲《王孝和•写遗书》,带观众以声音为媒,重回烽火年代。这一选段讲述在杨树浦发电厂工作的党员王孝和被捕执刑前夕,在狱中给即将分娩的妻子写下遗嘱的故事。

侯骁晟、季毅洋弹词选曲《王孝和·写遗书》侯骁晟、季毅洋弹词选曲《王孝和·写遗书》

中篇评弹《王孝和》是第一部用评弹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作品。1955年,由上海评弹团的蒋月泉、张鉴庭、姚荫梅、唐耿良、陈希安等艺术大家共同合作完成。该作品当年在静安书场首演时,连演3个月,1000个座位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其中蒋月泉演唱的《写遗书》、陈希安演唱的《党的叮咛》广为传唱,成为上海评弹团保留曲目。

姜啸博、陆嘉玮 弹词选回《战无硝烟•月迎黎明东方红》姜啸博、陆嘉玮 弹词选回《战无硝烟•月迎黎明东方红》

建团70周年之际,上海评弹团推出《战•无硝烟》,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上海解放一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经济“淮海战役”的故事。上海评弹团副团长演员姜啸博、陆嘉玮现场演绎弹词选回《战无硝烟•月迎黎明东方红》。这一选段表现的是新中国经济当家人陈云同志与剧中虚构的上海市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金融处负责人刘浦生,在深夜就上海以及新中国的前途命运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该段唱腔上借鉴了京剧的导板、散板,上板后用的是蒋月泉的快蒋调,浑厚大气,还融入了杨振言、张鉴国的快蒋调,前者擅长内心描摹,后者吸收张调特色,更加刚劲有力,三种快蒋调合一,柔中带刚展现出陈云领导上海金融之战的信心。

据悉,1925书局与上海评弹团合作,定期举行评弹走进书局系列活动,让江南评弹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弹词 江南 足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