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1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70周年纪念暨纪念版分享会。
分享会上,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画家陈全胜回忆,那是1984年,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美编室寄来的约稿信,从此便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行军床的小屋里开始了《三国演义》插图的创作。他从文物上捕捉时代感,比如南北朝时期的线刻、汉代画像石,最终以工笔重彩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第一套《三国演义》彩色插图。
现场展出的陈全胜绘《三国演义》
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回忆,当年拍摄《三国演义》电视剧,王扶林导演定下的原则是忠于原著。现场虽然不是同期录音,但是演员台词不能和原著差一个字。在谈及如何演绎曹操这个形象时,鲍国安表示,他经过反复研究,为曹操定下了一个贯穿全剧的动机——不择手段、完成统一。不择手段即为“奸”,完成统一则为“雄”。
1953年11月,成立才两年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三国演义》校勘、标点、注释的排印本。这个排印本以清初毛宗岗父子批评本为底本,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三国演义》整理本。
根据人文社古典部前辈编辑的回忆,早期人文社古典部的编辑成员,基本都是学养深厚的古典文学专家,本身就具备整理古典小说的素养和能力,也因为当时给古典小说标点、加注释,是开创性的工作,所以编辑部自己开始探索尝试。当时《三国演义》的整理者可能就是古典部编辑、古典文学专家顾学颉。
1953年版《三国演义》
1953年《三国演义》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检验,很快人文社就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重新整理、修订,并在1955年推出新版。随后,鉴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1973年人文社再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修订整理,推出第三版。1973年第三版后,人文社未再对《三国演义》整理本文字做太大改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这次整理,标点的基础仍是50年代的,当时的句读习惯和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今天有所不同。另外,正文文字有少量底本(毛本)可通的,整理时也做了主观改动。还有,个别注释的行文用语难免保留了当年的时代痕迹。鉴于以上情况,2019年,人文社再次对《三国演义》校注本全面修订,推出了第四版。
到2023年,人文社《三国演义》整理校注本已出版70年,一代代读者通过这个版本走进精彩纷呈的“三国”世界。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为初版题签的“三国演义”书名,也成为大家熟悉的人文版标志。
今年10月,人文版《三国演义》七十周年纪念版推出,其文字内容与2019年第四版《三国演义》一致,并增加了陈全胜的“三国”系列插图。装帧设计方面,复古风格和创新元素结合,力图为读者呈现一部精美雅致、品质优良的纪念版。(本文图片均由人文社提供)
责任编辑:郭韶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