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读者”

    □冯杰

    一

    孙荪先生是资深作家、评论家、学者,更是一位勤奋的“资深读者”。而阅读又“先于”“大于”前三者,有了阅读,其他才有可能。几十年来,我们看到一位在中原学界执灯照书、瀚海探宝的形象。

    有阅读才有著述。

    仅以《中原文化大典》为例,这是一部出版后被学术界叹为观止的皇皇大观,是中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原出版史上具有文化坐标意义。

    这套大书4万多张图片,2000多万字,56卷,向世人展示了体博宏富的中原文化全景;是研究和了解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书,成为在河南目前难以超越的文化典籍。

    大典编纂前后用了15年时间,省内外300位学者参与,开始时孙荪先生出任文学艺术典6卷主编,后来出任大典执行总主编,前后将近10年时间,玉成此盛事。

    孙荪先生深知总主编任务艰巨,自己的学养难以胜任,只有读书可以补救。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读书提升的难得机会。在编撰过程中研读或浏览了大量典籍。撰写了大典总序言后,孙荪先生说,现在称自己是中原学人,算是有点底气了。

    广博阅读同时丰富了孙荪先生的著述,他说过,自己的创作和自己的读书都有不解之缘。仅从下面挑选的几项学术成果里,就可以粗略看出:

    1990年前后,他组织策划主编了“中国人的奥秘”丛书十种,揭示和概括了中国人生存状态文化特征和心理密码。

    1995年,他和两位同仁主编“朋友·河南散文作家丛书”,集中展示了12位文学豫军当代散文创作成果。

    1996年,他任执行总主编的十卷本《河南新文学大系》出版。他后来于20世纪末,写成的长篇专论《文学豫军论》,则是孙荪先生长期阅读河南几代作家作品的理论总结。

    2000年后,他主编《图说河南文学史》上下卷,并策划组织完成河南文学史大型展览,成为“立体和文字的珠联璧合”。

    2002年,数易其稿的李凖评传《风中之树——对一个杰出作家的探访》出版,通过全面阅读作家李凖一生,把一位当代作家作为一种文学标本,借以描述、反思时代的文艺思潮和经验教训,对当代文学有着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二

    孙荪先生并不是像自嘲说的一生“徒以读耳”(《聊斋志异》句),他自己最喜欢书写庄子那一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或如其另外的戏对:“我生也有幸,有万卷书可读,有万里路可行。”让读书的境界别开生面。

    他把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出自己的解读:尽管两者都是读书,读万卷书是“读有字的人文之书”,行万里路是“读无字的天地之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里,他把行万里路作为阅读自然和古人深度对话的好机会。多年来,利用采风及探亲机会,两赴长江,四上黄河,游珠江,松花江,观钱塘潮,冲浪北戴河,健登庐山、泰山、嵩山、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远游新疆、内蒙古、云南乃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凡是留下足迹的地方,几乎都留下文章。

    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他写张家界的散文《相见恨晚》,抒写对山水自然生态情怀,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20世纪末,他和另外两个作家考察黄河,撰稿中央电视台八集人文生态专题片《重读大黄河》。他自己谦称是“书生之见”,实际较早地以生态伦理观念表达了系统阅读并实地考察黄河全流域的见闻感受,其中治理建言,现在看仍不乏超前中肯之论。

    孙荪先生的阅读生涯既有“畅读”也有“苦读”,既是“渐读”也是“顿读”。他常说,阅读要从“字缝里”去读书并加以受用,像歌德说过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看到纸的背面”。他从外国名著阅读中,读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偶然是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要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深受启发,结合自己阅读几十部中外古今名著的体会,写下长篇论文《论偶然在创作中的作用》,对“偶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规律性进行阐释,让作家和评论家受益匪浅,醍醐灌顶。

    他把读书做到了“出走”和“返回”,返回读书是书斋里的读书写书,是“阅读内心”,出走的读书是“阅读造化”感受自然,从而达到“天、人、书”的合一。

    孙荪先生曾书过一联“拥书权拜小诸侯,挥毫聊封大将军”,他说搬了多次家,自己最看重的是书房,那是作家另一种栖息地,每到一处,书房扩张充实的是书:自己的书,朋友送的书,出版社的书,选购的书。也有遗憾,他说对于一个读书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读书之外的事情,时间总是不够用,在时间上自己永远是“穷人”。

    读书伴随他的经历,无论青年时代负笈求学时阅读英、法、俄文学大量经典,还是后来戏称为中原“文化祭酒”的角色,找到了读书是进入文化最重要的桥梁,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才奠定日益丰厚的学术根基,印证了他说过的要想成为一个扎实的作者,首先要做一位优秀的读者。

    70岁以后他因眼疾不能大量阅读,转而涉猎书法,依然当成另一种阅读。80岁之前,先后有《孙荪墨迹风景》《秋高气爽——孙荪墨迹风景》《生态·心态——孙荪书百联集》问世。

    从孙荪先生的阅读生涯里,我感受到一位中原学人如何阅读人生、阅读自然的那种“博阅读”“广阅读”“大阅读”。

    社会上把孙荪先生称为是集“学者、作者、书者”于一身,他更喜欢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尚博求专”的“资深读者”。

    三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孙荪先生家乡有个读书会邀请他讲读书经验。他以文代讲,写下《读书三题》:“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道尽他几十年对读书的感悟。

    他说,读书首先能使人“长本事”,同时“长精神”。

    中国古来就有“以文化国”“以文安邦”“文韬武略”“文治武功”的理念,重视文化是中华民族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经验。就个体来说,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读书上升为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文明因文化而快进,文化因阅读而快进,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也因阅读而全面成长发展。

    要把读书变成一种快乐和爱好。像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自己为例,此生最大的收益也是读书,包括写书和编书,基础都来源于读书。

    好书是精金美玉,可做导师,可为益友,可做教科书,可成警钟明镜。所以,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一本好书胜过一百次的空洞说教。

    当今书很多,几乎令人目不暇接。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选择读好书,至关重要。

    读书就是要锻炼见识,磨砺眼光,学会鉴别,选择那些有真知灼见,令人骨健神旺的好书,读深读透,以至“书人合一”,书的养分成为自己的神经筋脉,甚至如同己出。当然,选择的能力是在阅读中练出来的,优胜劣汰,自然而然。

    孙先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恐怕还是世上“最笨”的一种活动,读书需要慢功夫,长功夫。由兴趣猎奇,到经典探求,由片面知识到系统学问,由爱好习惯到内在自觉要求,以至生命方式;由要我读到我要读,以至于不读不行,逐渐读到心里去,读出境界来。一旦境界出来,人生的各种理想也就发生并且可能实现。

    总之,书是无价之宝,不分贵贱贫富,可自由取用,世上没有比读书更好的事情了。

    人生在世,要成为一个完整丰富的人,就要加倍努力读书,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读心灵之书,终生读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25.73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67.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