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对待、关爱野生动物,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善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对待、关爱野生动物,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善意。
近期的杨浦公园就发生了温馨一幕:去年5月在园内筑巢育雏的一对凤头鹰夫妇时隔3个季度又回到了杨浦公园,将曾经的爱巢装修一新后,有望再一次孕育后代。
“障眼法”施展面积将扩大
今天(4月12日)下午,杨浦公园一段主干道上空已搭起数张绿色纱网。
网下,背着长焦镜头的方保聚打开手机,兴奋地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展示他拍摄的凤头鹰照片:“你看现在停在枝头的这只,看它胸前的羽毛纹路,还有白褐相间的颜色,是不是去年拍到的那对里的母鹰?简直一模一样!”
方保聚告诉记者,听说杨浦公园有一对凤头鹰后,他几乎每周都来,拍摄美景的同时,也想试试运气,看能不能偶遇它们。
“头上有遮罩,这对凤头鹰很少受到主干道上行人的打扰,感觉很乖,不怕人。”方保聚说,自己成了它们的“粉丝”,从第一次拍摄至今,已经积累了它们的几百张特写。
像方保聚这样来寻鹰的市民游客有不少,记者注意到,在头顶纱网的“掩护”下,聚集的人群似乎未让凤头鹰感到困扰。记者注意到,今天在鸟巢附近闲逛的这只母鹰还主动飞到看得见下方人群的枝头,用充满好奇的眼神注视着大家。
“去年8月后就几乎没见过它们,但今年3月8日、9日,一些拍花的市民游客无意间发现了它们,还拍到了它们捕食、交配的影像资料。”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管理指导科负责人裴蓓表示,“回娘家”的凤头鹰让大家既惊喜又感动。
考虑到它们有很大的可能再次生育,正是最活跃的时候,对周边环境日益敏感,杨浦公园已追加采购了一批纱网,近日就会用来加大“障眼法”的施展面积,尽可能将市民游客对它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从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如果来参观凤头鹰的市民游客过多,将考虑在搭建纱网的基础上,增设一处隐蔽的观鸟空间,杨浦公园还将增强安保力量,引导市民游客在安全区域内观鸟,并在客流过于集中时进行疏导。
敢“回娘家”是因为认可
凤头鹰属于中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一般栖息于森林中,将巢筑在树冠处,性善隐藏、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隐蔽自己;冬日多栖于视野开阔的树杈上,猎捕为食。
在上海,凤头鹰是常见的鹰类,相较于其他猛禽,更能适应公园绿地的环境,在公园绿地中几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主要以蛙、蜥蜴、昆虫等为食,也吃其他体型较小的鸟类和老鼠、松鼠等小型哺乳动物。
在杨浦公园筑巢育雏的这对凤头鹰除了看中公园内丰富的食源,比如赤腹松鼠、珠颈斑鸠等以外,60多岁的杨浦公园内较多的高大乔木和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也是让它们选择“回娘家”的原因之一,站在高处的它们可以轻松地发现猎物和危险。
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看来,凤头鹰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如果被突然出现的人类惊到,会尝试用飞掠人上空等方式“示威”,一般不会在主干道旁的树木上等人气旺盛的地方筑巢生育,但去年因疫情闭园的杨浦公园让凤头鹰误以为这是一片清净之地。
“如果说去年是误打误撞的话,今年公园客流恢复正常后,它们还选择回归,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园采取的措施获得了它们的认可。”王放表示。
“刚开始很纠结,一方面要保护游客安全,另一方面又不想打扰这些自然精灵。”裴蓓表示,去年发现凤头鹰后,野保部门建议以鸟巢为中心,将半径50米的圆形区域作为“隔离区”,这一招在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有凤头鹰稳定繁殖记录的公园使用过,比较成功。
但杨浦公园的鸟巢离主干道过近,设置“隔离区”严重影响游客通行,一些外围挡板隔断的施工还可能产生噪音,难保不会刺激到凤头鹰。
最终,借鉴一些动物园鸟类专类园设置纱网的做法,杨浦公园紧急采购了两张大尺寸纱网,绑在鸟巢下方的路灯和树干上,创造了一个收放灵活、成本低又有效的“障眼法”。
架网后,凤头鹰似乎很快调整了状态,适应了恢复开放后的公园环境,“脾气”收敛了许多。
许多市民给公园的做法点赞。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市民来提醒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动鸟巢,不要惊扰凤头鹰一家。为让工作人员“安心”,一位阿姨还反复强调:“我每天都走这条道锻炼,从未发生鸟袭击人的情况。”
猛禽越来越不怕人?
原本难与人们有交集的猛禽,如今在上海城区的活动却日益频繁,尤其是凤头鹰和红隼。
4月7日,杨浦公园又迎惊喜,有观鸟爱好者拍摄到一只雄性亚成凤头鹰,它并未与回归的凤头鹰夫妇争领地,更像是来旅游观光,被怀疑是凤头鹰夫妇去年生育的后代。
“很可能是回自己儿时的家看看。”王放表示,大多数鸟类除了生蛋、育雏外不需要鸟巢,凤头鹰在幼鸟出生一两个月后,会带着幼鸟离巢,在更大范围内活动,直到越冬前,幼鸟都有可能和母鸟在一起,跟随母鸟学习生存技能。
记者从杨浦区野保部门了解到,除了杨浦公园,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共青森林公园等地均有凤头鹰筑巢的记录。
从全市范围看,世纪公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闵行体育公园是记录到凤头鹰最多的几座公园。除了黄浦、静安,上海其他区都有凤头鹰的记录。
“猛禽数量增多、活跃的趋势值得关注。”王放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猛禽能够在城市里吃饱、睡好。
近年来凤头鹰“不怕人”的趋势也值得研究,有不少类似杨浦公园这样的案例显示,凤头鹰会在人类高频活动区域筑巢育雏,虽然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猛禽在筑巢选址上向来霸气又随意,但不能排除其他一些诱因,了解其中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它们。
此外,随着猛禽与人类的交集越来越多,科学相处方式的推广普及也日益迫切起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