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产业链上多个消息传出,IGBT在新能源汽车与太阳能光伏两大主流应用需求大增下,价格上涨,再现“缺货潮”。
有报道指出,“在疯狂抢货下,近期大缺货,不仅价格涨翻天,业界更以‘不是价格多高的问题,而是根本买不到’来形容缺货盛况。”
IGBT是一种功率开关元件,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心脏,能够根据工业装置中的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的。因此,IGBT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
时间拨回到2020年,当时全市场缺芯严重,尤其是汽车芯片短缺一度成为关注焦点,其中,IGBT需求激增,价格一路飙涨,让车规IGBT企业享尽业绩红利,并促使一批半导体企业切入车规级IGBT赛道。
2022年之后,半导体行业整体下行,缺货情形鲜有见诸报端,而今,IGBT缺货潮难道卷土重来?近日,记者联系了多家厂商、分销商了解相关情况。
IGBT缺货潮起?
近日,在某个半导体行业交流群中,一位从业人士连续数日兜售8寸IGBT晶圆,但群内响应者寥寥。
这与报道中大肆渲染的IGBT缺货行情并不十分吻合。
相关报道显示,IGBT是近期半导体组件中,唯一还能大涨价且一路供不应求的品项。报道还援引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茂迪董事长叶正贤对IGBT缺货现象的评论:“涨价抢货已不是新鲜事,不是价格多高的问题,而是根本买不到。”
这样的发声并非个例。有媒体报道,赛晶科技召开2022年全年业绩说明会时透露,当前,需求旺盛产能紧张,公司IGBT产品供不应求,2023年该项业务营收有望达到2亿元,2024年有望再翻倍。
此外,近期市场上传出的一个消息进一步催化了IGBT的缺货行情,特斯拉透露,下世代电动车将大砍碳化硅(SiC)用量75%,而IGBT被视为潜在替代方案。
IGBT的缺货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询问了多家半导体分销商和代理商,对方均表示还未出现报道中所称“买不到”的情况。
“(半导体)整体很淡,内存(芯片)最差。”一家北京的芯片代理商对记者表示。对于IGBT的缺货情况,该人士表示,“没有那么缺,市场比较淡。”
一家A股头部半导体厂商也对记者表示,IGBT的需求和价格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大的变化,“可能是海外市场的表现。”
深圳市萨科微半导体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功率器件如MOS场效应管、IGBT、碳化硅器件等,还有二极管、三极管、电源管理器等。据公司销售经理黄新康介绍,目前来看,各产品的销售比较平稳,并未出现严重缺货的情况。“我们是原厂,有自己的生产产线,公司IGBT占比并不算高,整体销售情况不错,价格还是比较平稳,没有出现特别夸张的涨幅,也没有极端抢货行情。”
另据一位半导体分析人士透露,“工业级IGBT市场表现是不错,但从个人了解到的情况看,还没到缺货的情况,比较平稳,前述情况或不具有普遍意义。”
产能缺口仍存
虽然还未出现普遍抢货行情,但实际上,IGBT的缺口一直存在。
“IGBT的玩家就几个大咖,应用的领域最近是比较火。”一家芯片代理商对记者表示。
其所谓“比较火”的领域无疑指向了新能源行业。市场人士分析,“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包括汽车、充电桩等,第二个就是光伏发电的需求。另外还有来自家电、电源的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IGBT在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中占比约八成,是汽车电动化最受益的细分领域。三方机构曾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654万辆,渗透率为21%,有望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由2020年的27.3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12.6亿元。
光伏领域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IGBT市场的发展。比如赛晶科技介绍,今年电动车对IGBT需求进入到增长平缓期,但光风储(光伏、风电、储能)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市场规模增长很快。
A股公司新洁能2022年年报也透露出该种趋势,公司预计2023年IGBT产品的销售将继续加速放量。公司的IGBT以光伏、储能行业为主要应用方向,在2022年实现销售4.03亿元,同比增长398.23%,销售占比从2021年的5.37%提升至22.33%。
斯达半导则在2022年业绩预告中披露,在光伏发电和储能领域,公司的IGBT模块以及分立器件在光伏电站和储能系统中大批量装机并迅速上量,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从2022年上半年的47.37%进一步提升至54.30%。
与之相对的,从IGBT市场来看,目前仍主要由外国企业占据。由于外资IGBT厂商业务起步较早,先发优势明显,因此形成了当前IGBT市场被德国、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的格局。目前全球IGBT前五大玩家为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安森美和赛米控,其中英飞凌在各个细分市场中都有较大的领先优势。
即便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斯达半导,全球占有率也不高。据英飞凌数据统计,2021年度IGBT模块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中,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据67%的市场份额,其中英飞凌以33%的市占率占据领先地位,国内厂商斯达半导和中车时代电气分别占据全球份额的3%和2%。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IGBT厂商的增长空间还很大。“本土IGBT企业也在快速进步,技术上逐渐实现对国外领先企业的追赶,且在客户服务方面更具优势,能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需求,并且产品价格上相比于外资也有一定优势,有利于下游客户的降本。”东吴证券研报指出。
新能源需求“井喷”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变频白色家电的普及,IGBT的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加上国内IGBT领军企业如斯达半导的上市,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时代电气等切入IGBT,这个细分赛道也越发受到关注。
进一步分析斯达半导的业绩表现,可管窥IGBT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去年上半年斯达半导的营收结构来看,来自工业控制和电源行业的营业收入为56565.02万元,同比增长12.98%;来自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54678.04万元,同比增长197.89%;来自变频白色家电及其他行业的营业收入为4070.20万元,同比增长19.74%。
也就是说,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仍然占据大头,而来自新能源行业的需求与之旗鼓相当,并呈现井喷状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行业中,来自汽车领域的需求还处在放量中。
以新洁能为例,IGBT产品作为光伏、储能行业的重点应用产品,SGT-MOSFET有较多料号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总体产品占比来看,2022年来自光伏储能的营收占比为25%,来自汽车电子的占比为14%。
华润微IGBT产品的下游应用结构也仍以工控为主。公司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中透露,IGBT产品下游应用结构为工控占比65%,汽车占比20%,消费类占比15%,IGBT模块目前已经上量,预计2023年IGBT产品能够进入汽车主驱。2023年IGBT产品会保持较快增长,目标是在2022年基础翻一番。
这其中暗含的一个信息是,车规级IGBT本土化的需求更为紧迫。车用IGBT模块对芯片寿命、可靠性、失效率等要求较高,其市场同样被海外巨头所把持,2020年时自给率不足20%。
据记者梳理,本土IGBT厂商中具备已通过车厂认证并实现大规模出货的包括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等。此外新洁能、扬杰科技、闻泰科技等厂商也正积极布局。
据斯达半导公开数据,2022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IGBT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超过50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下半年配套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其中A级及以上车型超过20万辆。同时公司在用于车用空调、充电桩、电子助力转向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器件份额进一步提高。
新洁能披露,2022年公司子公司金兰半导体的第一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持续加码产能,在IGBT领域,士兰微产品线由IPM模块拓展至车规级IGBT模块与单管。宏微科技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4.3亿元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研发项目(一期)。
编辑:林郑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