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 张奥平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8.2%和57.0%,分别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与0.6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PMI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3月录得数据为51.9%,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主因是受上月高基数影响,且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2023年1月50.1%、2月52.6%、3月51.9%),体现出我国经济运行维持好转。
笔者认为,当前经济虽已实现好转,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加大,内需复苏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故应继续加大宏观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并与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产业、科技、社会三大政策部署协调配合,落实好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为主的八大主要经济工作,形成共促经济实现长期平稳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首先,从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的13个分类指数来看,制造业生产端与需求端继续走强,外需走弱,价格有所回落。具体来看:
1、产需走强:生产端,3月PMI生产指数为54.6%,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维持扩张区间;需求端,3月PMI新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维持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景气水平与市场需求均位于近期较高景气水平。
2、外需走弱:新出口订单指数是出口的领先指标,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2月的52.4%下降2个百分点至50.4%。笔者认为,因西方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年内大概率不会转向,全球经济将陷入新一轮衰退,外需将进一步走弱。外需持续走弱则更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民企投资摆在优先位置;
3、价格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与PPI(上游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方向基本同步,3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3.5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6个百分点。价格指数整体有所回落。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小民营企业复苏仍需政策加力。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6%、50.3%和50.4%,低于上月0.1、1.7和0.8个百分点,虽均高于临界点,但中、小型企业较大型企业回落幅度更大。笔者认为,因中、小型企业多是民营企业,其PMI虽在临界点以上,但环比改善幅度低于大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自我修复能力弱,若要其保持复苏势头则仍需政策加力。此外,3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至49.7%,回落至收缩区间,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扩内需政策应将推动民营企业投资为关键着力点。
最后,从融资层面来看,2月信贷社融数据,虽总量与结构延续改善,但居民端改善持续性有待验证。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新增社融3.16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万亿元。其中代表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的相关科目,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048万亿元,体现年初以来稳增长政策的支持加力,带动企业实现融资发展;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322亿元,虽实现一定改善,但持续性有待验证。
3月17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笔者认为,后续货币政策仍需兼顾总量与结构,推动经济运行实现长期平稳复苏。首先,总量要够。因当前扩内需仍面临风险挑战,则应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做强私人部门民企与居民资产负债表,助力有效需求恢复,提振信心;其次,投向要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精准滴灌”,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创投专家、财经作家,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