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哈尔滨日报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关键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开采矿产资源曾经给阿城区搞活经济、发展粗犷型企业提供了动力,随着认知升级,人们终于明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正途。
阿城区正在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今年起,将有50处昔日的“生态疮疤”变成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植物工厂,并成为游人休闲观光的景区……这将成为修复“生态疮疤”的“阿城模式”。
无序开采,青山留下“疮疤”
阿城区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开采早,长期以来一直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的重要建材供应地,矿山石材产量占全市产量的65%以上,建筑用石供应全市约70%、饰面用花岗岩80%、水泥用大理岩矿80%。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阿城区为搞活经济,鼓励民营企业、村办企业发展,采石场遍地开花,共登记发证416家。2016年以来,阿城区开始持续整治,全区矿山数量由原来的416家减少到目前的63家。
长期以来,由于多数矿山企业以露天开采生产为主,生产方式粗放,生产工艺简单,遗留下了大面积“生态疮疤”,给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为治理“生态疮疤”,阿城区成立了石材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大、政协监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合力抓的领导责任体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矿山修复治理、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
在修复治理中,阿城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大型企业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50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发改立项审批和招标程序,预计2028年全部完成修复治理工作。
全力修复,“生态疮疤”将变景区
在阿城区石材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效果图,上面有光伏发电设施和一排排玻璃房子,栽植了很多树木,与四周的青山融为一体。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光伏发电是绿色清洁能源,植物工厂的墙壁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就像个玻璃房子一样,里面将种植高附加值的果蔬和花卉,供游人采摘、观赏。“这里以后就是景区啦!”这位工作人员信心满满地说。
阿城区在加快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的同时,也在加快促进矿山绿色转型,坚持“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引进大型企业对小、散、乱矿山进行整合并购,推动规模化、集约化、资源化生产,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全域绿色矿山,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在绿色矿山开采建设中,位于小岭的黑龙江省交投恒泰石材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该公司采取边开采、边建设、边修复的原则,成为我省绿色矿山建设示范矿区。在该公司开采作业区的山坡上有一级一级的“阶梯”,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修复矿山预留的。他们提前做好开采规划,对开采作业面自上而下进行阶梯式开采。这种开采方式可以满足后续治理需求,待矿山完成开采后,将在预先留出的“阶梯”上栽植树木,进行矿山修复。这家公司还对厂区内不用于开采的区域进行先期绿化,从2020年开始,已栽植树木和其他绿植500余万株。
此外,该公司从生产区投料口开始,一直到成品运出厂区,全部在密闭环境内进行,成品也在密闭环境下储存,不再露天堆放。在厂区内,安装了多台扬尘噪声监测仪,对开采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标就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做到“绿色生产”。
同样,位于玉泉的“冀东水泥”在矿石运输、熟料储存等环节也全部在封闭的室内进行。企业以打造“森林工厂”为目标,在开采过的矿山上挖了众多树坑,边开采边绿化修复。截至目前,已绿化种草17万平方米,栽植云杉、水曲柳等树木约8000棵,为矿山重新披上绿色外衣。
阿城区在矿山修复治理中正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谋划建设数字化矿山服务平台,将矿山生产、经营、运输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体系中,实现矿山数字化管理,让绿水青山造福当代,泽被后世。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