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

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
2023年03月07日 10:3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对于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就业中心)而言,没有啃不动的硬骨头、攻不克的难关。为稳住就业“压舱石”,就业中心聚焦国家所需、群众所盼,坚持“稳市场主体”和“保重点群体”两手抓,深入推进就业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用真金白银为企业疏通“生命线”,让群众端稳“铁饭碗”。他们如一颗颗螺丝钉,筑牢了“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

2023年1月,就业中心获“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只有让企业‘青山常在’,就业才能‘绿水长流’”

走进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企业复工复产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只见身穿蓝色工服的装备工、接线工、调试工程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机器设备发出嗡嗡嗡的鸣响声……

“这要多亏了政府牵线搭桥,带着我们去各地招工抢人。”望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电池柜、压床柜,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江涛喜笑颜开,“这都是要发往日本的产品,已经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调试好了就能发货。”

为助力企业稳岗拓岗,就业中心始终坚持比企业急在前,替企业想在前,打出了一套助企纾困就业政策“组合拳”。

“服务好企业要走近企业、了解企业,对此,我们连续多年开展‘五强化五提升’行动,建立常态化联系企业制度,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基层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就业中心党委副书记黄小昶介绍,中心领导分片组联系各区、县(市),每季赴企业走访,及时掌握企业在政策享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就业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面对疫情的冲击,就业中心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所有工作人员都化身为“战斗员”,一手推动稳岗、留工、扩岗补贴及时发放,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的支持;一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奔赴火车站、汽车站、全国各地接人招工。

“我们比对面大厦的大屏幕工作时间还长,每天加班加点是常态。”回忆起那段日子,就业中心副主任冯慧卿坦言:很苦,但很值得!

时间紧、任务重、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在这场就业工作的大战大考中,就业中心马不停蹄、兢兢业业。

“经过前期税务、社保等部门信息的大数据比对,结合平时的调研摸底,我们从几百万家企业,筛选出70余万家符合申领条件的企业名单,经公示、审批后,直接将返还资金‘一键打入’单位账户。”

“免申即享”的发放方式,温暖了不少身处寒冬中的企业。“上周公司账上多了4.6万元,没有申请就直接到账,特别贴心!”杭州华辰国际饭店人力资源部经理刘静感慨,疫情对酒店餐饮行业影响还在持续,这次补助金额虽不大,但企业感受到了政府扶持困难行业的悉心。

针对员工返岗难、企业开工难等困境,在就业中心的组织协调下,杭州率先开出复工专列,持续推进省外务工人员“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成规模、成批次组织省外务工人员安全、及时返岗,全力保障企业“开门红、开门稳”。

“当时的工作情景,这一辈子都很难忘记。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乘务员、售票员,对列车申请、座位编排、点对点短信通知等业务都非常熟练。为了方便随时核实,大家都把接返务工人员的名单放在枕头底下睡觉。”就业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明坦言,有这样一支坚强的队伍,他深受感动、深感荣幸。

织牢重点群体保障网

“我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让老百姓就业不难”

“现在上班的地方离家只有300米,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顾家方便,工作还稳定!”提起自己的新工作,家住宁新村的穆兰打心眼儿里高兴。

过去,穆兰只能偶尔做做兼职,由于老公是残疾人,孩子还在上小学,家庭的重担常压得她喘不过气。现在,每月都能稳定拿工资,还有社保兜底。

从打零工到稳定就业,穆兰生活的新变化,离不开就业中心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

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既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中心始终坚持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的帮扶体系,为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均等化公共服务。

“在杭州,要就业或要创业的大学生,能享受到补贴、场地及其他各类帮扶政策。”就业中心副主任叶蔚华介绍,就业中心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与长三角46所高校合作,在每所学校建立“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开展各类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的“不断线”就业服务。

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就业中心推出全市大学生见习训练计划,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恒生电子等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加入,为大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多领域的见习岗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3万名大学生参加见习训练。

“这两年受疫情和多重因素影响,很多毕业生感到找工作压力大、就业难。”今年毕业的冯同学,对就业部门提供的精准服务连连称赞,“从求职平台到实习机会,从就业补贴到职业指导,都安排得妥妥的!”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中心连续六年实施“杭州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着力做好重点群体“一人一策”的精准就业帮扶。

“每个重点群体都有一个档案,我们会根据个人需求、就业意愿、就业技能等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就业中心副主任王坚介绍,从技能培训到心理辅导,再到提供岗位对接、导师答疑、职业指导等,提供了一条龙的就业服务。目前,已帮助20.9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如今,拱墅区有“全职妈妈”,滨江区有“家燕回巢”,钱塘区有“青苗计划”……“一地一品”的就业服务特色品牌在各地生根发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公益导师和公益示范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添砖加瓦。

数字化改革优服务

“要从服务百姓上找到突破点和创新点”

“Hi,我是您的专属助手小智,您有任何就业问题都可以咨询我哦!”打开“数智就业”小程序,完成实名注册,不到3秒,AI机器人就能自动匹配信息,即时推送可办理事项。群众只需一键确认,即可完成办理。

从不知道能享受哪些补贴到系统自动匹配、精准推送;从办理流程繁琐到一键确认……“数智就业”服务平台带来的智能化、便民化服务,构成了就业中心以数字化赋能优化服务水平的生动缩影。

过去,基层就业服务提交资料多、填表多,业务操作复杂;办事群众不了解就业政策和服务项目……就业中心决定通过数字化改革破解服务工作中的难点,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2021年初,就业中心开始打造“数智就业”服务平台。

“我们负责开发的人员,蹲在基层、窗口3个月,和基层工作人员吃住在一起,最大程度摸清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最迫切的需求。”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祝轶回忆起开发过程中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

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听取就业服务意见,梳理出“希望就业政策应享尽享”“就业政策申请享受更加便捷”等5项需求清单;充分利用省、市大数据平台,打破教育、市场监督、民政、公安等十余个部门的数据壁垒……

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就业中心破解了数字化改革中的一个个难点。2021年7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智就业”服务平台上线,实现了从“我要办”到“带我办”、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平台上线以来,办理业务2.4万余件,AI机器人解答群众提问4.5万余次。

“现在政府办事真是贴心,原来起码要半天时间才能办完,现在十几秒钟手机点点就搞定,真是太方便了!”杭州的徐先生深切感受到了“无感智办”的便利,过去办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事项,需要跑银行、街道人社窗口好几趟,而现在只需一键确认。

“工作的创新不用高大上,一定要接地气,要从服务百姓、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上找到突破点和创新点。只有坚持实打实,才能换来群众的心贴心。”徐明一语道出了数字化改革的要诀。

乘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就业中心不断将触角延伸至就业服务的每一个角落。

2021年,就业中心从“小切口、大牵引”着手,打造了杭州建设、全省使用的“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贯通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网络,覆盖195个街道、2615个社区,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方便群众”和“基层减负”的双赢。

办事群众高兴地说:“失业登记后,经常能收到岗位推荐短信,这些岗位基本都符合我的求职方向和预期,‘找工作’变成了‘工作找’,我们杭州有了个聪明的就业‘神器’!”

基层工作人员满意地说:“以前工作台账密密麻麻,失业登记半年后,还要提醒他们来办理就业困难援助证,只能完成一个划掉一个。现在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不用担心遗漏和误时,真正实现了‘数着划’到‘数字化’,我们的工作更高效!”

“就业服务永远在路上,没有天花板。”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征程上,就业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踌躇满志、踔厉奋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就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宿迁联盛 603065 12.85
  • 03-08 涛涛车业 301345 73.45
  • 03-08 泓淋电力 301439 19.99
  • 03-08 宏源药业 301246 50
  • 03-07 彩蝶实业 603073 19.8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