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2023年03月06日16:18    作者:沈建光  

  意见领袖 | 沈建光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2022年,在国内疫情持续反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3%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未实质性缓解,特别是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了五大变化,未来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应对挑战。

  变化之一:人口负增长时代到来。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1962年之后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后出生率大幅回落。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再创1949年以来新低。另一方面,死亡率出现明显上升。2022年死亡人口1041万,是1961年以来新高。考虑到人口周期短期难以逆转,未来人口负增长将通过消费需求、用工成本等渠道对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变化之二:出口从高增速转为负增长。新冠疫情之后美欧刺激需求政策取向和国内“保市场主体”政策取向形成互补,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21年、2022年中国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6%、7.0%,净出口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1.9%和17.1%。然而,当前美欧经济正在从滞胀滑向衰退,伴随海外需求放缓,2022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速下滑,12月出口增速已经降至-9.9%,四季度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时隔三年再度转负。2023年1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新出口订单以及高频数据显示,海外需求放缓下出口延续弱势。

  变化之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正转负。2021年消费呈现修复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两年复合增速也回升至4.0%;2022年受新冠疫情反复扩散影响同比下降0.2%,为1969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上一次是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分品类看,地产类消费(家电、家具、建材)和可选类消费(服装、化妆品、通讯器材)跌幅较大,表征接触性消费的餐饮收入降幅也高达6.3%。这背后除了疫情冲击外,就业承压下收入放缓、消费信心低迷亦是重要原因。进入2023年1月,尽管服务消费加快修复,但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汽车消费明显转弱,消费回暖仍面临较大挑战。

  变化之四: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大幅下降。由于长期、周期和政策因素共振冲击,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跌至13.6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降至13.3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24.3%和10.0%,这也是1992年以来地产销售和投资首次同时负增长。需求端方面,居民在失业高企和收入下滑下“不愿买”、房地产企业暴雷下“不敢买”;供给端方面,房企从缓解流动性危机到修复资产负债表、再到加大投资也需要较长时间。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商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重点30城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4%,结合上述结构性问题,2023年房地产市场恢复进程可能不会太快。

  变化之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转负凸显通缩风险。2022年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回升,而内需乏力、油价回落等因素导致非食品价格冲高回落。10月以来,随着猪肉价格回调、需求延续弱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明显回落,2022年全年同比温和增长2.0%。相比之下,2022年PPI增速持续下行,从1月的9.1%大幅放缓至12月的-0.7%,其中生产资料同比由1月的11.8%降至12月的-1.4%,这背后是供应链中断缓解、经济衰退担忧加剧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预计2023年CPI将保持2%左右的温和增长、PPI增速大概率为负,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通缩风险。

  伴随防疫政策放开、生产生活恢复,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但复苏基础仍不牢固,上述五大变化隐忧仍存。为应对挑战,春节前后各部委、各地方已经积极部署和出台稳增长措施,力争实现经济“开门红”。在笔者看来,宏观政策还需打开思路、放开手脚、果断加力。财政政策方面,需要提高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通过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方式刺激消费;货币政策方面,在通胀压力不大的背景下,应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畅通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

  本文来源:中国外汇

  (本文作者介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华为回应“放弃在英国剑桥建10亿英镑研究园区”传闻:仍在评估该项目 两会声音|雷军答新京报:技术创新是小米生存、发展之本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两会现场观察) 美官员称中国制造的起重机或发挥“间谍作用”?外交部:草木皆兵 蔚来汽车曝出性侵丑闻,疑似清华女实习生遭同事强奸反被解雇,网友怒了,攻陷李斌微博,蔚来汽车回应…… 外资强势看好!瑞银上调中国经济预期 押注中国股票全年涨15%左右 电商价格战再次打响!京东百亿补贴即将全面上线,打得赢拼多多吗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促进央企估值水平合理回归 韩国“替”日本支付劳工赔偿,在野党猛批:“最大耻辱”!拜登、布林肯、岸田文雄快速表态 韩国宣布后,美日迅速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