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 光环褪色?铂力特两大实控人减持套现

“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 光环褪色?铂力特两大实控人减持套现
2023年02月28日 18:50 界面新闻

  铂力特(688333.SH)两大实控人近期正在加快其减持步伐。随着越来越多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奔赴上市之路,“科创板3D打印第一股” 铂力特的光环会否逐渐褪色?

  日前,铂力特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收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48%;归母净利润7813.98万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5330.5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铂力特称,公司去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产能扩大及市场应用领域的拓展,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自研设备的营业收入均大幅增长所致。

  业绩增长,铂力特的股价走势却不及往期。二级市场方面,铂力特股价曾在2021年8月走出历史高点180元/股,此后股价一度下挫至2022年4月的100元/股左右。2022年8月至11月期间,该股曾回升至174元/股左右的阶段性高点,又在该年12月23日最低跌至126元/股。

  截至2023年2月28日收盘,铂力特报收156.18元/股,最新市值约为178.4亿元,较2021年8月15日的阶段性高点缩水约10%。

  伴随着年初至今的股价回调,铂力特的两名实控人也在加紧套现。2月27日公告显示,铂力特实控人折生阳、薛蕾及其控制的泉州博睿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将从28.53%减少至27.00%。按照2月27日股价估算,上述股东此次通过减值可直接套现2.2亿元。

  一位西安本地券商告诉界面新闻,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奔赴上市之路,其中不乏华曙高科、联泰科技等大型工业级3D打印企业,其中多家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金属增材制造。同质化竞争或将影响铂力特此前具备的稀缺性溢价,促使市场对其重新估值。

  研究数据显示,在投融资金额方面,2022年中国3D打印项目的融资总额达到64亿人民币左右,比2021年的48亿元增长33%,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投资机构方面,互联网、新消费、娱乐等领域的投资活动大幅减弱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押注新能源、3D打印等硬科技赛道。

  铂力特脱胎于知名高校西北工业大学,于2019年7月登陆A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3D打印设备、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金属3D打印原材料。相关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能源动力、科研院所、医疗研究、汽车制造及电子工业等领域。

  上市仅一年后,公司的主业开始亏损。2019年至2020年,铂力特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连续增长。2021年,公司对92人的高管团队进行了股权激励,为此上市公司在2021年报告期内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72亿元并造成业绩首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亚光股份 603282 --
  • 03-02 百甲科技 835857 4
  • 03-01 通达创智 001368 25.13
  • 03-01 明阳科技 837663 11.88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11.4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