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银行理财怎么一直跌?”继今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剧烈波动后,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此次的主因并非权益市场波动、而是债券市场回调。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1117/279/w1080h799/20221117/fdde-e18faa14eaecb95547dffd4dadb155e7.jpg)
从上周五开始,债券市场走弱、波动加大。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5年期主力合约、2年期主力合约均下跌;10年国债收益率、3年国债收益率、1年国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普遍上行。
债市回调,银行理财为何受牵连?当前,债券类资产是银行理财的主要投向,尤其是风险等级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相较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类资产的余额高达21.5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67.84%。
债市近期调整的原因是什么?用一句投资俗语概括,即“经济预期转好,债市看跌”。从宏观角度看,随着“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发布,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更强。从微观角度看,随着银行同业存单、中期借贷便利(MLF)大量到期,再加上“双11”期间备付金冻结,资金面出现了边际收紧,流动性短期承压。
尽管市场行情千变万化,但核心投资逻辑不变。面对市场波动,不论债市亦或股市,投资者都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准核心投资逻辑。一方面,不必过度恐慌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在“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的背景下,产品净值“随行就市”已成常态;另一方面,应逐步建立长期投资理念,在债市逻辑未出现根本性反转的情况下,“拉长持有期、获取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也不失为一种理性做法。
来源:经济日报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婉莹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