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丽
“跑了8家店也没买到折叠屏手机!”近日,有消费者吐槽,自己心仪的折叠屏手机难以买到现货。《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折叠屏手机突然火爆起来,变成了“稀缺品”。市场上,新上市的几款折叠屏手机大面积缺货,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市场需求激增的同时,折叠屏上下游厂商也动作频频,纷纷扩容。有消息称,手机巨头三星电子正对公司智能手机战略进行多年来最大调整,押注可折叠手机以对抗苹果;OPPO刚刚获得折叠屏最新外观专利权;华为正在加紧新款折叠屏手机的研发。而屏幕制造商京东方、维信诺也均在扩产线、增产能。一批上市公司加入备战,供应链的规模化也在加速落地。
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原因何在,其热度能否持续,是真正有巨量空间的创新终端还是又一个被吹起的泡沫?
缺货是假象?
在短短一个月内,OPPO、华为、荣耀陆续上市3款折叠屏手机,打响了市场抢位战,同时vivo、苹果、谷歌也被传出要进军折叠屏市场。
一时间,折叠屏市场热闹起来。而今年春晚,华为折叠屏手机出现在了沈腾、沙溢等许多演员和现场观众手中。“折叠屏手机首度登上春晚”成为热门话题。
折叠屏手机升温,带动显示屏、铰链、盖板等产业链相关环节的投资机会。折叠屏板块在近日也更加活跃,一批上市公司加快动作。春兴精工、中亚股份、合力、长信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加速在折叠屏领域的布局。
在折叠屏手机热度趋高之际,市场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景象。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目前在京东、淘宝旗舰店等各电商平台上,近期刚上市的几款折叠屏手机都处于缺货状态。
OPPO Find N目前处于预约状态,没有现货。据OPPO人士透露,首批货为3万台,但全网预约量已破100万台,目前该款已售罄,下批公开版抢购时间是在2月11日10点。两个月前上市的华为P50宝盒与上个月刚上线的荣耀MagicV也均处于预约状态。在线下门店,这几款手机也均短缺。
因为一机难求,“黄牛”也活跃起来,原价六七千元的手机上甚至被加价了两三千元出售,一些线上平台还衍生出了代拍折叠屏手机的业务。
“供不应求是个营销假象。折叠屏手机雷声大雨点小,此前厂商对市场预期不高,只做了极少数概念机,并没有真正量产,而目前市场热起来,众多厂商加码产能却受制于技术和成本难以快速起步。据我们调查,目前各个电商平台的订货,大概率是些人工制造的数字而已,而非真实订单情况。”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家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
从产品角度来看,折叠屏在工艺上实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其供应紧张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目前,主流手机创新不足且价格虚高,随着折叠屏手机价格的下探,让很多年轻群体对更为新鲜的折叠屏手机产生兴趣,虽然芯片供应不足影响手机上量,但现阶段的折叠屏手机热更多存在炒作现象,其真正的普及还需技术更为成熟、消费者真正认可。”澳门科技大学兼任讲师、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邓伟强认为。
四个制约因素待破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的报告,2022年全球市场折叠屏手机的销量有望达到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折叠屏手机的爆发期,真的要来了吗?
与传统的直屏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具有大屏、分屏交互等优点,但也因技术尚未成熟而频频被吐槽,折叠屏手机的折痕、日常应用场景的兼容性都有待提升。
在张孝荣看来,折叠屏手机一直存在四个问题,一是铰链技术不成熟,二是屏幕寿命欠佳,三是电池续航能力有限,四是缺少独特的APP生态。“这些问题有了初步解决方案,但距离消费者满意还有一定距离。”
迪显信息副总经理易贤兢认为:“折叠屏的柔性OLED技术比LCD的确更有优势,但良品率低、铰链设计玩家少竞争不充分、技术有待创新、成本高昂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四个方面。”
整体来看,折叠屏的柔性技术无疑是显示创新方向之一,但目前折叠屏成本仍然较高,虽然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都已参与进来,并不断扩大产能,但其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还需增强。
张孝荣认为,“当下手机产业处于一个创新乏力的瓶颈期,新产品少,市场接近于饱和,需要一些新的概念来维持消费关注度。折叠屏手机属于创新型产品,被寄予高度期望,但市场处于概念普及期,距离正式启动还需要一些时间,厂商要打破泡沫,真正以创新能力赢得市场,否则折叠屏手机很容易还未成规模就成为过渡品。”
(编辑 乔川川)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