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大飞机,从大国思维到强国思维

杨军:大飞机,从大国思维到强国思维
2023年02月02日 13:48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51期演讲于1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论证组秘书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军出席,并以《大飞机:从大国思维到强国思维》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杨军,这是我第二次登上CC讲坛,非常荣幸。上次在2017年讲的是虫子吃塑料的故事,这次给大家讲讲目前已经家喻户晓,鼓舞人心的大飞机C919它的发展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大型飞机是工业之花,是大国重器,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产业。在今年的9月29号,C919已经拿到了型号合格证,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的阶段和历史的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今年珠海航展第一天11月8号,7家金融租赁公司又签下了300架的世纪大单,所以这都是非常自豪很骄傲的事情。

  
回顾大飞机的成功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要回推到或者回顾到19年前的2003年的11月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论证。我很有幸担任了当时秘书组的组长,所以9月29号取证以后,我们代表论证组也给中国商飞发去我们的贺信。我想在这里以一个亲历者跟观察者的角度去给大家介绍大飞机成功它的关键的要素。同时从大飞机这个发展来看,我们如何从大国的思维走向强国的思维。

  大飞机重大专项是属于中长期科技规划办公室下面的重大专项组指导。这个组的组长是来自上海的江上舟先生,他当年正在做着肺癌的化疗,每一个礼拜要飞上海跟北京。他当然也是上海科技产业的一个规划者,所以我对他是非常敬佩的一位科技产业的战略家。同期进行论证的有三个重大专项,除了大飞机以外,还有俗称人造太阳的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国际合作项目。还有我们现在成了嫦娥工程,实际上叫月球探测工程,这三个项目。从目前完成的情况来讲,这三个项目都是远远的超过了当时论证规划的目标。我们的论证的专家组组长是我们北航的校长一位院士,其他来自中航一二集团的,还有民航总局航空公司,还有军方的专家,还有来自于大学研究所的这些各个行各个专业的专家。这些专家的组织的目标,是为了整个中国的大型飞机,特别是民机的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办给专家的要求是不能屁股决定脑袋,要国家民族至上,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要独立自主的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论证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要去研究建议方案。为什么?因为在论证开始的时候,就是重大专项组就已经收到了8个部门,还有4个地方政府的建议的方案,所以第一个邀请的就是请了两院的院士叫王大珩先生,他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他是战略科学家。所以之后我们听了航空一、二集团的他们的汇报。在这个基础上面还不够,我们要去听再邀请来向民航总局总装、军口还有一些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他们的专题报告,也跟像朱光亚、宋健等等的一些院士们,还有一些专家们进行座谈。这个也是给我们大家看前面的专家的组成各个行业的,所以要快速的学习,要去研究大飞机整个这件事情,当然要理出问题出来。

  我是从清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当时为什么能做秘书长?是因为我当时任北航科技处的负责民口的科研处的副处长,被校长点将担任了秘书处的组长。所以对大飞机来讲并不是太熟悉,我也是个恶补的过程。

  我在这里面了解到在从70年代开始的30多年当中,我们经历了三上三下。大型客机的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里面就绕不开的就是运10。它是从1970年立项,1980年就首飞,我们就筹备了10年。它是一架了不起的飞机,也展现了我们航空人的拼搏奋斗的精神。

  
为什么?它这飞机比空客晚两年,参考的是美国的试航标准,然后跟波音的707基本是类似的。还有它有10项的技术的突破,而且7次飞到拉萨去,也就是运物资去的。大家想想看这是一架试飞的飞机,所以这是了不起的事。但是很遗憾,这架飞机在1982年就停止研制,1986年就完全终止了。但是航空工业它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所以又提出来一个基于国际合作三步走的腾飞计划,但是也很遗憾跟麦道的合作也由于波音的兼并,最后断了头。然后跟空客当时的合作,就是支线飞机的合作,但是由于空客的毁约,所以最后也失败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面,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国际环境风高浪急,暗流汹涌,军事的这种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大家去看看当时有海湾战争,有银河号的事件,然后炸大使馆的事件等等。这些东西都让我们去深刻的认识,我们航空工业发展的背景到底有哪些经验教训。这是专家们总结的,第一个就是我们当今的运10停下来下马,自废了武功,导致造成了停车的倒退。还有一个当时有错误的逻辑,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所以这样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

  所以这样我们很多的航空界的这些老前辈们开始给中央写信,这是1986年的航空四君子,还有一个经济学家叫高梁,发改委经济所的,他深入的调查,对运10的发展写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王大珩先生,我们叫大珩老,他从93年开始介入了航空,遂即就力挽狂澜。他做哪些事?比如说2000年的时候在我们北航开了运10首飞20周年纪念会,然后为了看中国的航空工业到底有没有能力,又专程85岁飞到了上飞,上海飞机制造厂去看了运10,他坚定了他的这种信念。所以回来以后又组织了航空的香山科技会议,最后又搞两院的咨询报告,上出中央。整个过程当中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大飞机要上,而且宜早不宜迟,但是当时的情况下面军民兼顾,以特种的军用特种飞机为突破口,这是当时的这种一种认识。当然上书中央,但转机到了2002年11月的十六大。十六大以后,当时也提出来要自主创新,要建设的创新型的国家。当然我们现在还在建设当中,所以这就体现出一个大国思维。就是核心东西我们自己都有。抓手是什么?抓手就是编制新中国以来第二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因为在1956年我们已经编制了12年的中长期科技规划,所以才会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奠定了国家安全盾牌的两弹一星。所以王大珩先生又给时任的总理温家宝写信。温家宝在他写信以后,一个月以后专程到他家里去看望他,跟他讲第一个,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很重要。第二个来讲就是科学家的建议,我们还是要吸收的。特别像这些老科学家,两弹一星又是战略科学家。所以非常万幸2003年的9月,大型飞机就列入了重大专项的论证,所以这才有我们的大飞机组的成立。当时温家宝总理对论证有指示,指示就是说要体制跟规划要做好论证。为什么当时存在着大飞机上不上的5大方面的争论?就说你是做军机还是做民机?你是做干线做支线?你是放在东部的上海还是放在西部的陕西?你是在军工体制内还是外呢?这个争论,核心的争论我们是自主研制还是以前的合作合资。所以我们经过前面的学习,当然我们专家组都在学习,我们秘书组也是在快速的学习补的一个过程。所以说理出来三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不要上的问题,能不能上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围绕这三个核心的问题,我们就组织了专家组,但是我们是自讨腰包,北航先付钱,我们就组织了专家组就到了4省22个市,48个单位去实地的考察,就看它的基础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三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个就是我们的上飞去登上运10,当时飞机就满是灰尘,就停放在上飞的一个角落里面,但是以前是辉煌的,我们现在看到它非常悲壮。所有的专家都是这感觉,但是上海航空界的这些老专家们,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也鼓励我们。

  到了西安飞机制造厂,就是西飞当时还是处于绝密状态,基于苏联伊尔76的空警2000的预警机。我们登上了大蘑菇的空警2000。从这里看到西安阎良等等,包括汉中,我们确实看到我们是具备了自主研制的技术跟制造能力的。我们到了沈阳,就是发动机的研究室606所,因为它的专家,它的总师是我们的专家张恩和先生。他也去世了。他给我们的讲了一个肺腑的声音是什么,我们在发动机上面的基础研究不够,以前的国家的投入太少了。另外一个就是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动力先行,而不是动力去配飞机的问题,其实给我们很大的一个教育。回来以后,我们就通过深入的讨论,不断的征求意见,我们就起草论证意见书是提交给国务院的,经过了15稿。到了2004年的6月20号,当时专家是一次通过这个决议,大家知道前面我们讲做论证组专家的时候,看到了由很多的行业他们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背后还有原来的单位,所以能够一次同意是非常艰难的。这也反映出我们专家前辈们的一直的公心历史的远见。

  
我们想这里面三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说要不要做的问题?当然是要。因为这个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讲为什么要建创新型国家,这是个重要的标志。5个有利于方面,第一个是民航的发展,第一个产业的升级,然后国防的这个实力的增强,还有科技进步,还有军工体制的改革。

  能不能做?能的。我们在上海、西安、沈阳、哈尔滨、北京就看到了,我们是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以自主研制的技术跟制造的能力。当然还有我们那时的中国国力已经开始上升了,我们有钱来投这个事儿,特别是还有当时的航空需求。这个是非常大的战略机遇期,但是有风险。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风险?所以当时提出来国家的意志,这是要以国家的这种持续的保证,还有以我为主,产业为主,当然还有很好的需要有这种好的战略跟策略的问题。

  到底怎么做?所以我们就提出来了20个字的指导方针。具体来讲,我们要成立国家级的领导的机构,责任主体来自主研制。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然后做150座机的单通道的,占整个航空市场50%份额的这种飞机。最高的目标是什么?要产业化,就不是一架飞机,也不是一型飞机,所以要有产业化的意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因为发动机的动力要先行,所以我们把发动机列到了我们专项里面,得到了很多的好评。当然我们也为它提供了一整套的措施,包括我们在珠海航展看到的金融租赁,这是金融政策。

  所以如果从数字来总结的话,就是我们20位专家还有1个咨询专家,我在8个月里面听了78个单位48个单位的考察,所以当时提交了修改了15稿的论证意见书,还有12个附件。所以当时我去规划办送档案的时候是1.5米高,就跟我人差不多了。我们在2004年6月份论证结束以后,当时行业特别是航空工业还有很多的争议,对于实施的方案也有很多的看法,所以国务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面,组织了第二次叫方案论证,这主要是论证怎么做。

  这个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有三位主任委员,包括我们前任的立项组的组长,有7位院士就干这么干事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各个行业的。论证最后他们论证报告里面就对六大问题提出了建议,那5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跟我们是一致的。

  第三个建议是两个民机跟军机都要同时开展。对于这么一个重大的事情,怎么样体现国家的主导?所以首先是刚才讲的,既然是论证,所以就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前几天的载人航天也属于其中一部分。到了2015年,国家又为了未来到2030年以后,又制定了16个重大专项,其中把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 Number one。作为国家来讲,有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面,就连续的4个五年计划,把飞机跟飞机有关的航空产业列到了整个规划里面去。什么意思?确保了财政上的持续的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因为重大专项,所以国家领导人很惦记,都去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专程去视察,当然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为什么要到上海设立建立中国商飞?这就是可以解决我们前面讲的5大争论的问题。这也是就是说从体制上来讲,就温总理讲的要体制要进行创新,要改革,所以要建立一个军工体制以外的多元投资的能够特别好的展开国际合作的项目,中国商飞是在08年的5月份就在上海成立了。当时的注册资金有7家注资190亿,但现在我查了一下是501亿元。我们去看看它的第一任的我们叫掌门人,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事,大家看看。它的总经理跟董事长,包括这两位总师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几乎没有出国的经验。而且董事长跟总经理,他是来自于航天系统。就是当中央对于我们讲中国商飞的一个用心的地方,大家可能会慢慢去理解。为了整合当时的中航中国航空工业,平衡一二,一集团二集团之间这种竞争,还有这种叫零散的这种力量,所以又把它重新组合,那叫重组,整合成了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公司。为了承担就我们前面讲的大客的发动机项目50个亿,又专门成立了中航商发,在16年的时候,前面讲十三五已经有航发一个重大专项,所以又把从中国中航工业里面又分出来一部分重组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的成立的目的当然就为了重大专项,但主要的是在民机方面,是要为中国商飞的大、中、小三架飞机来配套生产它的飞机发动机。所以大家看到目前为止,现在已经有三家的央企,三家当然它们各自有任务,所以这样的话从一分的两个小家现在成了三家大的央企,就航空工业的力量就壮大了很多。所以这个就体现一着棋活,满盘皆活的这种局面。

  我们看看C919,它的这个供应商是一个叫开门造飞机的要求或者出发点。它的外壳,所以大家网上有很多人讲中国人造了个壳子,对这个壳子确实是中国人造的,但造这个壳子是不容易的,我们也给空客,我们也给波音造壳子。当然军机也是我们自己找的壳子,但是壳子体现在我们中中国设计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两个要素。

  这里面也有外商独资的,特别像发动机,我们后面再说,但是更多的部件,跟铸件是来自于已经发展很好的中外我们的合资的公司,为什么?这也是个我们体制进行创新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国际上面通用的一种模式,就是主制造商中国商飞,供应商全球。全球为什么?大飞机产业链非常长,有的说是300万,有这500万这样的零部件关联性也非常的强。所以老牌的你看波音、空客,它们仍然是采用这种利益共享,但是也是风险共担的这样的一种模式。所以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商飞当然也会采用。我们会借鉴采用这种方式,中国是原则什么?中国设计系统集成,这两个都是我们自己来做,然后是全球招标,招最好的。来逐步的提高我们的国产化率。但是这个过程当中要培养我们的6种能力,就是你主制造商的能力。

  好,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关心的中国大飞机里面那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法国SNECMA跟美国GE平股合资的一家公司,CFM国际公司。这家公司我们现在的很多的发动机,它已经生产了25,000多架飞机上的发动机,它在这个基础上面又花了10多年的时间,研发现在新款的LEAP—1X系列的发动机。它有什么优点?它可以提高效率,就是燃烧效率13~15%,然后是降低碳排放百分之六五十,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面有气候变化方面的公约,所以对航空这个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又是限制于促进成本可以降低10%,可能是所以我们在国际招标的时候,经过艰苦的谈判,当然我们是最早就跟CFM签下了这个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民大会堂签的,09年的时候,就大家想我是第一个用户,我肯定拿到最好的价钱,而且你的飞机你还在研制当中,所以你你的发动机就跟我的飞机就更好的匹配,我不知道大家都理解没?如果做设计的人马上就可以理解到这个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波音跟空客一看着急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中国要做成了,这架飞机肯定要比他们现有的同类型的飞机要好,他们的飞机卖老飞机就卖不出去了。所以他们基于同样的飞这个系列的发动机就研发了空客的A320neo,还有一种波音,它研发的就是我们掉下来过的737max,它有7、8、9 、10这个系列。但是你一个好的发动机叫好马要配好鞍。如果不好好去做,也会出现灾难性的事件。所以大家可能都知道,前两年的时候,在2018和2019年这波音的737max在5个月以内,两架的飞机在起飞不到15分钟里都坠毁,罹难了346人,当然还包括8个中国公民,所以中国民航当时是非常英明的。这个过程我还可以讲故事,这个当机立断就停飞了。中国首先停,我们现在还没有恢复,所以现在波音是非常困难,但这个可能性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个就是技术上的失误,就是波音他用一些老的60年代设计的737来配了2015年左右的新的LEAP发动机,所以老鞍配新马。另外一个就是美国航空安全局这个管理局FAA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就把监管的权认证的权利给了波音,过分的相信。

  
我们在9月29号的时候,总书记在C919拿取证成功以后就接见他们。然后在接见的时候高度表扬,叫大飞机人是国家栋梁,英雄功臣。所以这是极高的一个评价。当然不光是商飞,包括全中国配套,当然我们也感谢国外的合作。为什么?因为他8年半以前,他专程到商飞去考察。他把整个生产线都走了一遍,也有跟很多人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他体会8年半这个事情在一走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

  目前来讲当然是喜事连连,就是我们的ARJ21支线飞机已经载客560万人次,大家想想看就安全的飞行目前已经下线了100架,这些年生产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年50架。但是这个也是我们三任总师,吴兴世也是我们的专家,然后吴光辉也是C919的专家,也是空警2000的专家,还有现在的总师陈勇三任总师的持续奋斗的结果。

  C919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也是化茧成蝶了。它已经我们讲的C919要拿到了这个型号合格证,但是这是一架我们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的先进的飞机,当然有很多的技术上的一些突破,我就不展开了。

  当然我们这些两位总师 C919跟韩克岑这两位总师,一个是系列型的总师,一个是基本型总师,他俩人当年也是空警2000的总师跟常务副总师。他们对 C919的飞机提出了比较高的四性要好,然后四方要爱的高标准。

  11月29号然后就拿到了生产的合格证,这个是意味着什么?我们从研制到批量生产,这就产业化,为什么呢?因为有1115架飞机等着我们去飞的。所以要加快我们的生产线的发展。今天大家都非常高兴,是今天上午C919就已经拿到了单机的适航证,已经交付了东方航空公司,然后从浦东机场然后,飞了50公里到了虹桥机场进行了交付。当然这是全球首架,用了一个中国印。当然我们期待着明年3月份的首航,当然我们大飞机组当时在2010年的世博会期间也应邀去访问了商飞,当时跟时任的总经理金壮龙,我们的校友有个约定。飞机首航以后,我们飞机组要专门来乘一次,当然我们特别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在大飞机重大专项里面,还有除了民机以外,还有一个我们叫大型运输机,现在叫运20,它的现在的进展要比 C919更快一点。这也是军机跟民机的差异,就民机的安全性更高,它有适航的认证的问题,所以时间要更长一点。它当然已经列装了空军,然后它已经换了的发动机,而且已经改装成了运油20俗称奶妈。当然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空警3000基于这个平台去发展。

  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原来是两架飞机,现在是3+2,将来还要加n。n大家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北航作为航空方面应该在第一高校,所以我们对大飞机的整个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首先是两次大飞机的论证,还有探月的论证,包括航空发动机双机的论证都是依托我们北航。其中就这两个探月跟大飞机,我都是论证出时候的秘书组的负责人。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李校长领衔,我也参与申报了就航空科技的国家实验室。我们也获批了,在06年的时候比较早。运20的总司唐长虹院士,然后919的总司吴光辉院士都是我们的杰出校友。而且我们在08年的联合工程队搞科学性设计的时候,我们29位教师在那里待了半年,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还有我们办了16年的大飞机班,就是我们有600多人是直接2/3就直接到商飞去了,分配就相当于直通道。我们统计大概有2000多个北航校友在中国商飞工作,所以这也是我们北航应该做的,当然我在的过程当然有很大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2004年的春节论证期间,就是空窗期在家里做饭发现了虫子吃塑料的现象,当时灵光乍现,后来在这个基础上面做了10年,找到了一个新的解决数量污染的新的途径。

  未来20年按照中国商飞、空客、波音的预测,就是我们的大型的民机大概有9000多架。当然支线包括单通道和双通道的问题,所以未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的航空市场。所以目前来讲大的市场,我们现在从今天就是12月9号,我们的飞机交付给东方航空。这个产品已经可以说是成功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商飞这个企业要成功,这个怎么办?就一个是系列化,一个是规模化,所以我们要很快的要让飞机达到350架以上,所以大家现在理解我们前面讲的7家租赁公司一个单子就300架,所以这个就够中国商飞过了盈亏平衡点,就这个企业活了,后面就真正是正白花花的银子了,但是最重要的是整个中国大型客机的产业的成功。所以我们要带动什么?我们前面讲的发动机,还有航电、航材配套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以自主创新为主,但是自立自强的大型的航空产业。

  大家知道全世界现在有三家大型的飞机的航空公司。空客在知道我们要搞大飞机的时候,它还是嗅觉比较灵敏,很快的就跟中航工业就签订了一个合资公司,在天津有个总装线320的。但是波音架子比较大,到2017年才跟中国商飞在浙江的舟山搞了一个交付中心,还不是总装线。但是我们都知道中航工业跟中国商飞,包括前面讲的中国航发都是紧密的合作,互相支撑,互相成就,所以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很快的未来或者10年或者20年,就是世界上的民机形形成新的格局,就ABC的新的格局。大家知道,今天我也看了新闻,就是我们的C919交付的时候,空客跟波音,它们的微博上面也都表示祝贺。

  所以我们按照中国制造2020——2025的规划,我们知道2025年中国要从要从制造大国要进入制造强国,2050年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强国的意识。而且大家知道中国是提倡贸易自由化,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纵观我们新中国的70多年的历史,我们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主自强。在这样的一个历史的背景下面,我们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我们更多的人从大国的思维,然后走向和平、开放、共赢发展的强国思维。当然我们现在可以满怀的自豪,充满自信,然后从我做起,坐中国人造的大飞机!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专题: 2023年CC讲坛专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亚光股份 603282 --
  • 03-02 百甲科技 835857 4
  • 03-01 通达创智 001368 25.13
  • 03-01 明阳科技 837663 11.88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11.4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