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波:从图书的前世今生中洞悉未来

黎波:从图书的前世今生中洞悉未来
2023年01月31日 15:45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51期演讲于1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创始人黎波出席,并以《从图书的前世今生中洞悉未来》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黎波,从事出版行业36年,在这个过程当中的的确确摸索到了很多市场规律。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把从图书、文字、载体、出版产业,到可能未来要出现的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做过深入思考,今天非常荣幸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我想跟大家说一下,作为文化的传播,以前我们总说文字、文化,那么这个“文“是什么意思?好多同志们可能都知道,我今天赘语讲两句,“文”最早是从先天易里的尧和卦来的,然后到后天易。所以说在文字里面“文”和“字”两个又不是一个概念。在中国汉字里边,如果说是字,能称得上字的大概是560个。类似我们知道的丁、中、人就是这种单体字。“文”是什么呢?是偏旁部首,再加上若干的字组成的叫文,这个就很多了。

  以前我们文化传播用的最多的是正体字,我们也叫繁体字。从六二年开始,也就是60多年前,当时为了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接受不是非常繁琐的正体字,所以我们做了简体字。但是这个字简化了以后,我们突然发现文化的传播,文脉的传播出现了非常多的缺失。

  那么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学习的是唯物主义的文化。我们从上中学,学哲学的时候,就被教育说物质决定意识,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现在意识推动物质或者决定物质时代到来了。

  有什么样的物质环境就决定了人类在成长或者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生存习惯,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认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文明区。每个文明区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我们所在的东亚文明区。从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把这个世界用易文化给它标注出来了,其实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就是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里所有的基本的物质构成,按照五行学说给大家推出来了,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之后的2000多年的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知道欧洲,在最近这400年逐渐用科学,所谓的分科之学,一步一步把这个世界又做了从微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推出了他们的认知方式。

  严格意义上讲,我要跟大家说,在早期,我们有什么样的物质环境,就决定人类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因为我是从事出版行业的,所以我想今天跟大家专门讲一讲我们的文字是怎么过来,我们的载体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从现代考古学,大家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是什么呢?大概在1万年前,早期人类基本都是以结绳记事和划道记事这种模式记录各种各样文化的。最早结绳记事都在不同山洞里,我们的祖先在山洞里工作,从洞里边出来的时候,结绳记事要有一个约定,这时候就出了一种新的文字叫契约文字,契约文字就是把你这个洞里边的绳结结成什么样,铺在沙地上,根据打结和铺的方式不一样,进行山洞的区分。再后来就有了仓颉造字,汉字实际上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用的。在契约文字之后,就开始有了骨刻文,骨刻文严格意义上讲是甲骨文之前的一种文字,当时骨刻文还不像甲骨文那样有非常清晰的表达的意思,它还是在继承的契约文字的一些意义。真正的文字形成是在周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分封建制、分封建国,不同的国家大概有两三百个,不同的国家出现了不同的问题。真正把文字统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就是秦朝。

  在此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另一件事,我们都知道有一本书叫《诗经》,最早是孔子把《诗经》整理出来。当时有“四书五经”,“五经”里面首经是诗,“诗、书、礼、乐、易、春秋”。那么为什么“诗”会排在第一位呢?其实现代考古有一种说法,当时所有的诸侯国要想跟周朝的王去沟通汇报工作,你必须用同样的口音,只有《诗经》当时的口音是一样的。所以后来《楚辞》、《汉赋》前期好多内容都是以口气的形式进行统一的。就是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到了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这时候就是给全社会共同传播某一种概念,某一种认知,打了一个基础,他当时统一成小篆。

  此外中华汉字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形声和形意两者兼有的象形字,古埃及只是形意没有形声。其他的所有的文字,由于他们都是游走民族,游走民族带不了画和图,只能带着声音、词根。所以大家知道英语、法语、德语,全部都是走的这条路。

  说到文字大体发展的过程,还有载体。后来为什么我们要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载体传播过程当中,包括有蓍草、石、金、木、帛、兽骨、纸、胶片、磁带、光盘、记忆硅片等。今天来了好多科学家都清楚,现在实际上算法算力的基础应该是归集在这些东西上面。左右中国文化传播的是纸张,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一直到2000多年前,到现在为止,还是我们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但是我要跟大家说明一点,很多人不太清楚,当时纸研究出来不是为了写东西传播的,最早的纸造出来是非常粗糙的,是干什么用的呢?中国人很在意祭祀,我们对祖先是绝对崇拜,你要祭祀,早期我们是牺牲人,牺牲动物,后来有很多地方穷,没法祭祀怎么办?扎纸堆的东西,早期的纸是干这个的。蔡伦的哥哥据说就是做纸人生意的,后来蔡伦把纸拿过来献给了皇上。

  后期载体在发展还有不同的说法。在载体上面有一种是在木头上面刻字,早期实际上都是刻字,后来到了西周的时候发明了墨,据说两个人发明的,一个是刑夷,还有一个大将军蒙恬,他们一个是用煤烟,一个是用黑土。最早是先用刀在木头和骨头上面刻,刻完了以后在上面刷墨,这样在槽里边显示出文字,后来刻字逐渐被抄写替代了,一步一步走。

  严格意义上的说法,抄写在汉朝的时候形成了一种产业,当时有三种人,一个叫抄书人,一个叫佣书人,还有一个叫经生,他们就是以抄写为生。一直用到清朝,《四库全书》、《康熙字典》,全是找了好几千人按照书一个一个抄出来。真正以印刷术为载体的是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在这儿我给大家一定要纠正一个认识,我们被当时的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给中国人定义了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里面就包括火药,包括指南针,包括纸张,包括活字印刷。
我跟大家明确说,活字印刷在中国历史上用的非常少,我们是雕版印刷,一块板子给它雕出来。雕版实际上在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最早晋朝出现的时候不是印东西的,东晋有一个大将军带着一帮兄弟们打仗打赢了,他就想给每个人都要奖励点什么,他也没有别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点心,他用标准化的模子,做出点心,每个人不管官大官小都给一块。从那个时候开始标准化的生产,衍生到了我们出版的雕版印刷业,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为什么李约瑟说中国的活字印刷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因为我们所有的汉字都是象形的汉字,我们都要一个个单独刻,这一个一个单独刻字跟他那26个字母或者32个字母拼起来完全不一样。所以说思维不一样,大家认识的就不一样,在这简单说一句,中国从我们有文字记载一直到晚清有不少于4600项的发明创造,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讲,大家一定要对我们的文化要自信。为什么他说活字印刷贡献最大呢?因为15世纪的时候,当时德国古腾贝格发明了铜活字。我想跟大家说,这是载体的一个发展。

  再一个是传播的发展,我为什么今天一定要说这个事,就是如果意识反作用物质,就看我们中国的文化的发展史,它有个演变,我刚才说了《诗经》是在周朝的时候已经产生了。再往后,秦统一了中国,因为时间不长,迅速进入到了汉朝,就把秦的很多东西做了一个梳理。所以看整个文体的演变,诗经汉赋,然后唐诗宋词,再往后是元曲,再往后明清小说,再往后就是我们的白话。白话小说对我们当代人传播我们的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白话比明清小说要进一大步。我们现在所有用的东西都是这样,说这些是想跟大家说什么呢?在我们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在物质决定意识的方式在推着我们往前走。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先辈。我再举个例子,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有一本书叫《鲁班书》,失传了,《鲁班书》里边是规定得非常精细的是在哪呢?鲁班把所有跟木匠和加工的工艺记录下来之后,他免费教任何人,他给所有的人提的要求,就是你不能去收人家的钱。但是这本书失传了。从那个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出来我们的定居文明,在知识产权这方面没有意识,为什么没有意识?因为大家都是在这一个城邑里边低头不见抬头见,我没法收你钱。我们很多人都应该知道,现在比方农村里边有一家盖房子的时候,大家在帮你家盖房,都来给你帮忙,没人找你要钱。但我们家盖房子你也得来。所以这种方式在民间就等于是资源共享,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另外一点,我们几千年基本上国家都是集权统治,最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皇帝一直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都是我的,最后你们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我抽水还多。所以他不鼓励知识产权私有。

  东亚民族是定居文明,我们跟洋人不一样,有一点我跟大家一说就明白了,我们的东亚的民族叫“男不露财,女不露白”,但是洋人非要说谁是排行第几的首富,谁是排行第几,他一定要排,为什么?因为你定居文明,你的家、你的土地、你的房产、你的大车,你的银楼,都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你得装穷。但是游走民族一个背地包来的,谁都不知道你会干什么,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一定要显,这个逻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跟大家讲,我们始终认为西洋文明我们接受了,其实并不然。

  说到文字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元朝,唐诗宋词,到了后边是明清小说,中间元曲。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他没文字,他只有带着声音。所以当时所有的文字,知识分子就给弄成曲了,他们能在草原上面或者在空旷的地方听那种悠扬的曲子,所以元曲发展比较快。白话小说,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以后开展扫盲,开展社会教育,我们最近这40年又开放改革,把所有的西方的先进的术层面的,不是道层面的,术层面的东西都拿过来了,所以说现在大家手里的手机、摄像机、电脑各种各样的特别到位。

  我们就一步一步往前这样走过来。出版真正形成产业化是改革开放以后,所以我想跟大家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初我们只有少部分人首先觉醒,开始意识到了以后怎么用自己的意识反作用物质,改造世界,比如说盖房子,有各种发明。大家都认为发明火箭技术的是德国人冯·布莱恩。其实火箭是我们的一个万户,叫陶成道发明的。当时他帮助朱元璋战胜了蒙古人,他发明了好多火箭,后来他自己做了一个二级火箭的座椅,第一次一级火箭给它升到空中100多米,二级火箭就爆炸了。

  所以我们祖先做的很多事情洋人都不知道,所以说我们过去的1000年或者2000年里面,我们没给世界贡献什么?我们贡献的东西多了。我就觉得我们必须要有对自己的自信。而且这过程当中我们还有好多其他东西。大家现在知道养生,大家天天都说《黄帝内经》。还有一个,现在非常多的年轻人,开始研究和挑战《山海经》。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自己不行,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的我们的先辈,他们主动把自己能达成共识的问题,翻出来做一些新的创造。历史上春秋时候有本书叫《甘石心经》,是两个人撰写的,一个叫石申,一个叫甘德,他们两个研究用易经的原理把地球宇宙当中的10个星系,100多个恒星位置全部算得非常准。结果后来大家只知道布鲁诺,只知道哥白尼。谁都不知道甘德、石申。很多时候他们这些人走在前面,但是我们没有在这个过程当中意识到,导致我们的统治者就为了集权统治,还有很多事情搁着也不让大家知道。或者说起码到了清和明的时候,不鼓励大家去做一些奇技淫巧等等。所以我想说,如果说我们把这么长时间的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这种积累,永远放在眼前,崇拜着,一直膜拜,你不再研究什么新东西,我觉得一是对不起我们的祖先,另外一个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没法创新。

  我们在100多年前,特别是1894年甲午战争,我们输了以后,我们觉得彻底输了。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些自卑,这个时候我们全盘否定了自己,在否定的过程当中,我们出了一个大问题。我们从以前相信自己的文化,到现在我们到迷信科学,迷信西洋文化。迷信到什么程度,我再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中国的传统中医是用中医的疗法,西医的是用他们的手术、化疗、放疗就按照这个思路走。现在非常多的洋人的西医都说希望你们用自然疗法,就用中国的这种疗法,但我们还是不认可。

  再有一点,人类一定是从最早物质决定意识,到后来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先崛起觉悟起来的人,他自己的意识达成共识,意识反作用物质,或者在有限范围内改造世界。因为我是做出版的,看的乱七八糟的书比较多,我觉得中国的古代圣贤,比方说老子,包括孔子等等为什么这么保守?他们实际上就特别希望我们的文明能够遵循天地之间的规律,自然可持续地发展。

  但是现在西洋的文明来了之后,是改天换地的。我们天天说热,给你装一个空调,把小环境给你做好了,但是大环境完蛋了。地球只有一个,这个咱们大家都知道。我觉得包括欧洲的先哲,比方说康德、黑格尔在哲学认识世界的方法,他们实际上把可能的情况都跟大家说了,但是他们都是趋于保守,不鼓励大家去改天换地。

  所以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互动,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我们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它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技术的原理和利用这些技术去调整其他的这些各个分科学的方方面面的产业的时候,它完全可以用我们以前达成这种共识主动来推进。比方说大家都知道石墨烯吧?我们都清楚,最早石墨烯是干什么的,石墨烯最早是为了考虑特轻的材料,后来又在这个过程当中思考能不能蓄能,后来又加入很多物质。你看,首先是人得先有想法,有了想法,我们用我们了解的原理,我们再去找新的这种材料,或者在组建新的材料,按照这个思路在走。所以现在你如果想到了你再做,你一定做得特别好。

  百度李彦宏他们一直在做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你看因为人和人的观念不一样,所以说美国人走的是什么路,它是用这个车载所有的智能放在车上面,关注在车上,中国走的什么路,因为我们是定居文明,我们走的是关注于路的思路。这个车,你就发现是因为每个人的认识不一样,他主观能动性反作用的时候,他新出的思路和想法就是不一样。

  我简单说几句书的载体,包括藏书院,包括经典著作不同形式的文本的形成。最早孔、孟、荀子等等这些人,他们最早教大家知识的时候,因为2000多年前天气比现在暖和,所以他们都在杏树下交流,所以我们有个词叫杏坛或者杏林。没有什么房子,后来延伸变成什么,把那种特别难生产和制作的图书,成套的书放在这个书院,书院是干什么的?讨论问题,学习看书,甚至还有一些名流,在书院里娱乐。所以说所有的操作对传承文化非常有帮助,因为去藏书院,都是那些小孩觉得这人有影响,或者这个人是一个大咖或者大v什么的,他们心生崇拜。再加上以前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前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图书馆、阅览室还有像咱们这种讨论的形式都具备。从往前到现在,我们说能够被这个书的历史要是有所启发的话,我觉得要认真研究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比方说最近这几年书店开的特别不好,大家在书店里办咖啡、办速食,几百年前、上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都玩过这个,你要把历史研究好了,你什么都能走到别人前面。

  最后我想跟大家明确一下我的观点,现在到了意识决定或者推动物质的时代,我们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当年所有我们的先辈,都相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成,他们意识决定了他们的故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们可以享受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当时我们还批评这是唯心主义。物质决定意识,一定是有时代特点的,意识决定物质也是一定要有时代特点的,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了,我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够在大家达成共识的这些原理、文化普及等等这些方面,动用我们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改变。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专题: 2023年CC讲坛专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亚光股份 603282 --
  • 03-02 百甲科技 835857 4
  • 03-01 明阳科技 837663 11.88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11.47
  • 03-01 通达创智 001368 25.1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