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 CC讲坛第38期现场演讲于2020年8月29日在北京以网络直播形式举行。来自童府妈妈学社创始人王文丽出席并以《全职妈妈的逆袭》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2020年一场疫情,让武汉成为了世界的焦点,1月23日封城,后来逐步蔓延到武汉周边地市。
2月4日早上7点多,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非常焦急地给我说:“我弟媳刚生完孩子,但是被医院确认感染新冠,现在弟弟和新生儿被隔离在一个酒店里面。”
他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家里人也赶不过去。就在差不多时间,刚好另一位有着十年护士经验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我实在坐不住了,在这个危难时刻,我们能不能发起一个活动,支持孕产妇妈妈和新生宝宝?”
我们一拍即合,发起了线上“宝宝守护计划”
她负责医疗孕产知识方面的咨询和志愿者培训,同时她邀请了湖北省三医院的妇产科任主任每天晚上8点在线问诊,我负责线上志愿者和孕产妇社群运营,积极号召大家寻找需要支持的孕产妇和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很快群里就有了三百多号人,每一位孕产妇都有对应的志愿者跟进支持,线上志愿者们帮助她们做心理疏导,给她们在孕产期间做专业知识的培训。当我们把医院接诊动态信息发布在群里的时候,孕产妈妈们焦虑的情绪慢慢得到了大大的缓解,直到母亲节5.10项目结项,我们帮助一百多位孕产妈妈顺利生产,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普通而特殊的女性,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王文丽,1998年因为高考,从故土陕西来到武汉,2002年工作,2008年10月份生了孩子,家里老人年纪也比较大了,不方便带孩子,我就选择回归了家庭。在全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尴尬的场面。
比如,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回来的时候,在院子里就会时不时遇到老人家问你:你今天没上班吗?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只是在家带孩子。当走出居住的院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时候,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当我介绍自己就是一位全职妈妈的时候,就发现除了孩子也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了。最焦心的是,作为全职,越是全心带孩子反而更不容易带好。
首先从知识层面,如今孩子的认知面越来越丰富,对一个脱离社会的全职妈妈而言,力不从心是常态。再者,从心理层面,全职妈妈放弃自己的未来去陪伴孩子,这种牺牲感对亲子关系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加之,如今的教育让所有人都很焦虑,而教育目标,是全职妈妈的核心工作考核标准,但却不是妈妈一个人可以决定的。综合这些困扰,我便逐步地走上了思索和探索这个时代适合女性的一种平衡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优于我的胡老师,在他的茶舍,我们一拍即合地创建了 “私房话沙龙” ,成立了童府妈妈学社,主要是给像我一样普通人生活进行分享和交流的目的。每周六下午2:30—4:30,每次4—6个人。
在为数不多的参与这当中,曾庆的故事对我最有启发。
她是一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先生在IT公司工作,常年在外出差,她经常要值夜班,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只能是老人帮忙带,有时候自己好不容易不值夜班,想陪孩子睡,孩子都不太愿意,和她关系很生疏,这让她很痛苦。所以,特别想辞职回归家庭。听到我作为全职妈妈的困扰,她开始寻找更折中的解决方案。后来,在单位岗位调整的时候,做了调岗,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珍惜有限的时间高效地陪伴孩子,后来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她改变的过程,让我意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如何做到平衡才是一个人当下的智慧和选择,而不是放弃这个困难,又陷入下一个矛盾。同时,养育孩子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以及母亲要努力活出自己最佳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低质量的消耗自己和牺牲自己。让我更加决心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兼顾个人发展和母亲的角色。
2016年的春天,基于“私房话沙龙”中大家开诚布公分享实现的经验交流和价值共享的互助效果,结合喜欢读书和思考的优势,发起了以互助交流为目的的“睿丽妈妈读书会”。
有一位妈妈读书会说,自己最大的困扰就是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上学拖拉的问题,经过学习书中《为孩子立界线》之责任律,这一章节的启发,一方面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知道这样下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潜在的风险,她决定要改变现状,就要学习从小事开始,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读书会当天回去后,她就和孩子约定说:“从明天开始,听到手机闹钟后,你就自己起床,洗漱,吃饭,妈妈不会再催你,即使迟到了,你自己为结果负责”。
孩子很顺利的答应了,第二天早晨,妈妈一边做早餐,一边还在琢磨到底有没有效果。事实是,孩子很顺利地做完自己的事情,来到饭桌,一边吃早餐,一边听英语,很安静!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那一天开始,孩子比平时更早地去上学了,屋里也少了过往的唠叨、催促和焦躁!
参加读书会的妈妈们常常会贡献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因为大家有理论支持,有团体演练和反馈,有家庭实地演习,大大缓解了妈妈们孤立无援育儿的难处。让我更加相信: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胸怀,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后来参加我读书会的妈妈越来越多,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我发现很多妈妈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有成长性思维,爱学习,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为读书会受益,也很想把这种助人助己的读书会带到自己的社区,让更多人受益,也为自己的孩子培养一些身边育儿价值观趋同的家长们。
时间很快就到了2016年底,越来越多的妈妈们想要自己开启读书会,所有带读人担心的几乎都是这三点:没有人、没有地方、冷场。我也很容易地帮大家解答了这些困扰:读书会的目的不是销售产品,不是人越多越好,互动交流,人越少,交流越深入。两个人也是可以开启读书会的,我就曾经开启过持续半年多两个人的读书会;
关于没地方的问题:其实很多书店,咖啡厅、茶舍等等地方在周内都是没什么人,我们的读书会在,不仅可以带去人流量,还可以增加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内容,一般场地方都是非常欢迎的。
大家听我这么说,想开读书会的妈妈们就发挥各自的能力,2017年上半年,陆陆续续联系了40多个可以开读书会的场地;
而最后一个问题担心冷场。这些参加过读书会的伙伴们回顾一下我们的读书会现场,每一位妈妈都有很强的倾诉欲,如何控制读书会的时间才是难点,而不是冷场。
就这样,半年时间我们就在武汉三镇有了30多个读书会会分社。
举行读书会的收获:读书会带读人,是读书会的设计师、召集人和执行者,要比参与者做更的多准备。当让妈妈们从参与者成为组织者的时候,平时总是用放大镜去找孩子缺点的时间没有了,也没有时间对老公的行踪疑神疑鬼了。妈妈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无意中牵引到让她们可以持续成长的读书会上了,如何选书,如何招募,如何写文案,如何设计互动环节等等。这样的一个转变,就让回归家庭的妈妈们很轻松地重新建立与社会的链接,那种被点燃的内心的欣喜和雀跃,让妈妈们的价值感开始回归到自己可以把控的范畴内。同时也将所学所用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后来每一场读书会上的正向反馈,一点一滴都在唤醒这一群曾经很优秀的妈妈们的价值感和自信心。
有一位曾经对我说:自己开完读书会,会莫名其妙地开心好几天,而且随着开读书会的时间越久,这个开心的时间线会拉的越长。甚至有时候情绪不好,老公和孩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说:看来你需要一场读书会啦;还有妈妈说,读书会让我把一地鸡毛,攒成鸡毛掸子;最神奇的是有一位妈妈因为持续开读书会,白头发都少了很多。而这些都是因为人开心了,心情不郁结了,身心自然会好起来。
读书会只是每周2个小时,让妈妈们抽离琐碎日常的一个社交学习空间。妈妈们的核心工作还是把孩子带好。所以大家提出了想要更系统和专业的教育主题研讨和学习。
我们举办过系列国际教育沙龙,通过一次次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如果父母仅仅指望学校和培优机构,其实是无法养育面向未来的孩子。面对未来,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性,无限创造性。我们不能再用过往的工业化教育模式去养育。
国外有句谚语:养育孩子需要一个村落。城镇化发展让我们逐步失去村落,而城市化进程太快,我们的社区还没有形成社区的共育文化,所以我们提出了“构建城市化育儿新模式”,用一种协同共创的方式实现社会共育。
于是,社区儿童魔法学院应运而生,主要支持我们读书会参与者的孩子们。
儿童魔法学院的运营者是我们南湖社区的5位资深带读人,她们有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执行力,同时也有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基于每个人的特长和意愿进行分工,根据意向参与家庭的孩子年龄和需求进行活动设计,每个月组织和策划一次活动,目的是解决孩子们在家庭和学习都无法实现的深度社交问题。
在儿童魔法学院的会员中,小郑同学的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小郑同学9岁,四年级学生,很调皮(家里哄也哄了,打骂也打骂了,依然调皮),在学校成绩较差,自信心较弱,容易放弃。他的母亲,计算机硕士,但是毕业后就是全职主妇,从小学习很好,典型学霸,但是生活能力较弱,社交自信心不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强的无力感。孩子养育过程中会有界线不清,过度干预孩子的事情。加之孩子身体较弱,也常常因为疼惜而纵容孩子。父亲工作较忙,不太管孩子,管的话也是非打即骂,不善于有效沟通。
家长让小郑同学参与活动的目的是改善调皮的行为,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感,提升自信心。在针对小郑同学的活动设计中,项目组提前和小郑进行了交流,问他自己参加活动有什么要求?他说希望做一次队长。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评估,给他提前一个月设定了小挑战,达标才能让他当队长。达标后,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小郑同学有信心管理,为小郑同学这一组安排的都是比他年龄小的孩子。同时,为他安排了随时可以求助的组长助理(成人),方便协助他完成任务。在活动执行中,小郑同学作为队长有“带领小队员按时完成任务,同时争取赢得胜利”的责任。他既要想办法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还要照顾有点摸不清东南西北的小队员,其中一个比较调皮,不太配合,还时不时搞点小动作,让郑队长操碎了心。不过,郑队长全程一边努力完成任务,一边很耐心地照顾小弟弟们。当天活动结束后回到小区里,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调皮了。他的妈妈真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说:“孩子说他今天终于知道什么叫调皮的孩子了,原来调皮会这么麻烦啊!”
社会规则不是知识,无法通过看书和说教实现,只能在场景中体验,体验一次孩子就理解了合作的目的,他就自然会整合和修正自己的言行。
这些定制化的共育活动,为了支持到每一位孩子和家长,我们几乎都是1:1的师生比例。面对就是让父母和孩子有机会置身于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在团体中去观察别人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父母,从而为父母和孩子松绑,给大家机会更客观地观察同龄的孩子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之间的关联,从而发现和理解孩子,也理解家庭教育中的因果关系,唤醒父母自我反省的意识和智慧,改良家庭关系和结构。
在过去五年中,我们通过协同共生的自组织运行机制,已经孵化出了社区公益组织“爱童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以及“笔墨芳华”女性写作能力提升和文学创作的项目团队,为海豚儿童出版社的绘本写推荐序言,得到了主编的赞赏和膜拜,两篇稿件得到了2000元的稿酬。这些机构的创始人和运营团队都是清一色的妈妈们,大家不仅照顾好小家还能够在社区中发光发热,携手服务社区居民,打造养育面向未来孩子的生态环境。
廖倩的专业是计算机,全职了将近九年。在家庭中,她曾经大多数时间只作为“保姆”的角色存在,而且被老公和孩子评价为易燃易怒易爆炸。而在童府,组织了上百场读书会和亲子活动,施展了十八般武艺,现在是儿童魔法学院的院长和城乡融合梦想教室项目负责人。
短短三年,廖倩彻底改变,她的人生意义在持续螺旋式升华,有了很多社会角色和身份,逐步找到自己的对内对外的节奏,她的精神面貌和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好,她自嘲说:回家她是以妻子、母亲的身份上班,出门她是以童府妈妈的身份为社会工作。
在童府,还有很多像廖倩一样的妈妈们,在抱团养孩子越走越远。疫情期间我们不仅发起了宝宝守护计划,还发起了武汉百人封城故事分享会,邀请一百位经历疫情的平凡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所作所为。
童小兰,她是一位养育了三个孩子的全职妈妈,老公管理者两家公司,常年都在外出差,很少在家,因为疫情,有机会在家体验了一下全职爸爸的生活。有一次老公无意间说了一句:原来在家里也是很忙的哦。当时她的眼泪都要留下来了,全职多年,照顾三个孩子,在家的忙碌是没人看到眼里的。老公的男权思想表演中,加之平时工作忙,他几乎不进厨房。有时候我让儿子自己下面条,他会觉得让一个男孩子进厨房以后没出息。但是,三八节那天,老公居然宣布他来做晚饭,全家人都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晚,他炒了五个菜,我们一起做了蛋糕。席间他带领孩子们慎重地敬了我一杯酒,说:谢谢你,这么多年,为我及这个家付出了很多,辛苦啦。孩子们,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妈。这么多年,我和你只是分工不同,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有你的一半。
虽然我们曾经是全职妈妈,但是因为疫情,所有人都成为全职妈妈或者爸爸,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别样的居家体验,也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义人的价值。其实,平衡的生活方式只是为小家和为大家的平衡。
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我们不分彼此,越来越多的分享者也转变成我们的口述史项目志愿者,项目组从刚开始的全职妈妈,到后来有记者、大学生、大学教授、口述史学习者等等不同的人加入,贡献自己的资源和智慧。为这个经受了疫情摧残的社会去做心理重建和家庭关系重建的社会工作,并被央视社区英雄栏目专访。
我们都感受到,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岛,而是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在助人助己的同时,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不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是由故事组成的,那么我们就努力携手去书写自己更加美好的故事,从而构建我们的诗与远方。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