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于2019年2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出席并以“中国制造强国战略需要调整吗?”为题发表演讲。
黄群慧表示,2015年5月19号,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两大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内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的需要。另一个是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的需要,尤其是发达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振兴规划,包括再工业战略等等。
黄群慧表示,理解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需要从三个方面的核心内涵看,一个是目标,我国把国外制造强国分成了三个方阵,最上面是美国,接下来是中等层面,接下来是刚步入制造强国的一系列国家,“我们制定的是2025步入制造强国方阵,2035达到中等水平,2050能够赶上美国”。
由此形成了第二个层面的一系列政策框架,即“五大工程”,集中了十大领域,各个省市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地方行政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出台了庞大的产业政策体系。“这个体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产业政策的一些选择性问题”,黄群慧表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人把矛头指向了它。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认为制造强国战略本身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没有发生改变,中国现在这个阶段,振兴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是我们走出中等陷阱的必要步骤”。
但他强调,不能把制造强国战略完全对等于“中国制造2025”。“我的一个建议,需要从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转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转向本身意味着政策思路的转变,从赶超对标,包括我们试点、示范这种推动的选择性产业思路,转向强调公平竞争,完善产业创新发展基础的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转变,尤其是要发挥好竞争政策的基础作用”。
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战略调整方向:第一,在总体的战略的目标上,要弱化把国外分为几个方阵,分别对标和赶超,而要强调构造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
第二,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上,要弱化重点产业的领域选择。“我们抛开强调补贴,要强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中性的企业改革,尤其是我们应该强调共性科研的基础能力的补足”。
“具体任务我们强调五大工程,包括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服务型制造,但这些都是可以具体推进的,但是还应该更加强调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的品质革命。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品质基础没打好的话,很难谈所谓的制造强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