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两个循环”,定调下半年:“三四季度要乘势而上”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三天三场重磅会议,将中国经济下半年的政策脉络清晰勾画出来。
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三场会议着眼中长期,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国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过,两个循环的说法此前已经被频繁提及。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表示,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应坚持短期应对和长期规划相结合。
事实上,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先落后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当前,疫情防控局势平稳,经济运行基本恢复。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要求,接下来,三四季度要乘势而上,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努力弥补上半年的损失;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宏观经济政策落地见效。
解决企业难题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国下半场经济规划已经清晰可见。
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在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双循环的核心在于依托经济规模和政策空间盘活存量、创造增量,完善内部循环、带动外部循环;同时,双循环要以民生和实体为先,随着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和价值链体系再造,内生消费和产业升级有望形成闭环,形成稀缺的增长动力;双循环的互动基础仍是改革开放,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将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活金融将助力双循环对接,充分释放鲶鱼效应和财富效应。
会议指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政策给力,关键在于落地落实。此次会议强调‘见效’,就是要求将已出台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实施到位、充分发挥功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暴发后,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一季度GDP下滑6.8%,面对这一局面,政策当局果断应对,引导金融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6月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社融存量同比分别升至13.2%和12.8%,自2月以来大幅走高;上半年金融业GDP增速为6.6%,较整体高出8.2个百分点。不过,京东数科研究院院长沈建光注意到,近期火爆的A股市场也反映出,虽然经济逐步改善,但在实体回报率仍然低迷的情况下,流动性存在“脱实向虚”的倾向,这也放大了实体与金融的失衡。
“应更加注重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要稳定市场流动性、尽快推动降成本;金融信贷政策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特殊时期不抽贷、断贷、压贷,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的同时,也应前瞻性做好拨备和不良贷款处置的政策储备;财政政策在企业减负的同时,需要重视加大对于政策性融资担保、金融风险处置等方面的投入,为银行不良率上升提供必要缓冲,避免风险积聚。”沈建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再提扩大内需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常会强调指出。
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
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月份降幅进一步收窄,已连续4个月改善。但从累计值来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处下降区间。
“尽管二季度出口韧性尽显,但除了防疫用品、在线设备等品类出口大增外,其余主要商品均有明显回落,未来产业链转移仍是潜在风险。在此情况下,内需更是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需求端需要尽快破局。”沈建光表示。
据了解,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3.2%,相对较快结束疫情冲击下的探底,且投资、消费两大内需引擎积极向好,有望成为整体疲弱的全球总需求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尤其是在加强“新基建”上,抓住产业革命新机遇,既能提高供给质量,也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围绕农民进城就业安家需求等,加强城市短板领域建设,释放更大内需潜力。
这也符合会议“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的要求。
此外,国常会要求,要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继续加大开放
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继续扩大开放、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国常会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明确部署。
世界银行7月27日发布专题报告,称赞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全球共享中国改革经验。
尤其在金融开放方面,中国蹄疾步稳,外资金融机构数目提升、股权占比不断增加,也对内部金融改革带来了积极的“鲶鱼效应”。适应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实际,金融改革开放既作为其中一环不断深化,也回归本源强调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并通过激活金融市场推动资源有效配置、保障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在程实看来,全面开放的意义重大,一方面,随着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门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各类新增和升级需求发展潜力巨大,严格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助于优质供给和资源“引进来”;另一方面,消费中枢向内收敛也会为新一轮贸易分工打下物质基础,当前全球多边贸易转变为区域贸易的格局正在形成,而中国将逐渐成为全球更为突出的“供给-需求”双中心和新区域增长极,借全球价值链体系重构机遇,有望迎来新一轮全球红利。
会议指出,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外贸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稳外贸,一方面表明外贸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需要加大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也未雨绸缪,对可能到来的更严峻复杂局面提前做好准备的考虑。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针对当前外贸的问题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
“具体来看,稳外贸方面,就当前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需求减少、融资难融资贵、生产成本上升、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等实际问题出台针对性措施;稳外资方面,就企业用地难、无法平等享受政策性金融支持等问题出台明确意见,为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保障内外资同等待遇,营造更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方面,就服务贸易开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作出部署,明确了服务贸易开放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说。
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表示,要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广大成员坚定信心决心,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正确认识对待深化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对待来自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责任编辑:鲍一凡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