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神节,你有什么愿望吗?来新浪理财大学,拥抱价值万元的“女神大礼包”,过一个独特的女神理财节。
原标题:女性理财调查:七成看重资金安全 近五成疫情后要“攒钱”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8日电 (魏薇 实习生邵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看到许多企业爆出现金流紧张的新闻,又听说有认识的朋友被降薪,太扎心了!”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做老师的李萌说,“女人一定要自己手里有钱,有钱才有安全感。”
今天,又到了咱们女性一年一度的节日。近几年,“妇女节”这个词已经逐渐被“女神节”、“女王节”取代,仅一字之差,就体现了女性社会价值和独立意识的提高。
如今,80后、90后的女性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不仅能在职场独当一面,也成长为理财大军的绝对主力,对于家庭理财拥有着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她们有哪些理财的小技能?疫情之下,又是如何守护手中的“钱袋子”?
“买房真香”
四成女性计划独立买房
电视剧《安家》正在热播,该剧围绕着买房问题,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抛出一个最有争议的话题,父母全款为儿子买房,到底该不该加未来儿媳妇的名字。
抛开剧情不说,房子对现代女性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仅是一个房子,更是一份归属感,一份未来稳定的保障。
电视剧中的女孩要求给房子加名,但事实上,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女性置业报告》显示,从资金来源上,约四成女性计划独立买房。在置业计划方面,计划五年内购房的女性占比达81.7%,20-29岁的女性群体中有超过4成比例打算购买首套自住房,30岁以上女性中有60%的人购房是为了二套改善住房。而除了自住房,也有不少女性买房是为了投资回报。
80后的吕思在北京市某事业单位工作,她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又生了二胎,她告诉中新经纬记者:“因为刚毕业时曾经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实习,所以一直都关注房产,结婚前我和老公向亲戚朋友借钱全款买了房,婚后几年我们一直在还亲友的钱,还完后我们手头又有钱就开始继续添置房产。”
之后几年,只要攒够首付钱,她就会拉着老公一起去看房,至今又购入了一套住房和一个商铺,随着房价和租金的上涨,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在她看来,房产既可以保值,变现也快。“即使真的遇到着急用钱,也可以直接拿着房本去银行抵押。”吕思说。
90后迈入30岁
从大胆投资到趋于求稳
虽然对于不少女性来说,“买房是真香”,但买房首付款也需要积攒一段时间,这时其他理财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
中新经纬记者调查发现,女性在投资上的态度更为谨慎。就中新经纬发布的女性理财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8.1%的女性认为理财最重要的是资金安全性的保障,选择“盈利多少”的女性仅占被调查人数的9.4%。整体上看,女性对于理财的态度偏保守,以“稳健”为主。
在理财方式上,女性更偏向基金、银行理财等中等风险的产品,47.2%的女性没有购买股票。中新经纬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已步入职场80后、90后女性,恰好经历过P2P发展的高峰期和暴雷期,也部分影响了她们的投资理念。
90后的张亦菲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从大二至今,她的理财经历已经长达10年。
张亦菲开启理财之路是源自大二时一次课上老师推荐,“当时纸白银、纸黄金挺火,老师建议去工行开个户玩一下,有利于理解金融交易的细节,而且室友当时在炒股,我就这样开始了炒股+炒贵金属的大学生活。”
张亦菲的启动资金来自平时积攒的生活费和奖学金,误打误撞下买了纸白银,一开始还不错,不料日本央行在2010年10月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规模为30万亿日元。之后贵金属开始一路下跌,此后两年,纸白银价格依旧毫无起色。大学毕业后,张亦菲决定长痛不如短痛,赔了一万多元割肉清仓了。
这次给张亦菲的教训很深刻,此后多年她没有再碰过贵金属,直到2019年,她感到国际形势有些紧张,于是又买入些金条避险,结果收获了意外惊喜,国际金价大涨。
说起炒股,张亦菲也是颇有心得,在买入纸白银的同时,她还尝试开了A股账户,买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万科A,后来又陆续买入了几只基建类股票,虽然她已经记不清具体名称,但是这笔投资为她带来了几千元收益。拿着赚来的钱,她为自己购买了一台电脑和一部相机。
2012年大学毕业后,张亦菲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前两年是最难的,每月拿着几千元收入,还要付房租和日常开销,但是她从不开口向父母要钱。“我从大学时期开始记账,开始是手写的记账本,后来用手机APP记账,得益于这个习惯使我能更好地规划资金。”张亦菲谈到。
2年后,随着工资收入的上涨以及积蓄的增加,她又开始尝试理财,因为当时银行理财产品起投点是5万元,所以她选择了彼时风头正劲的P2P产品和基金定投。
2015年A股迎来了一次牛市,张亦菲也再次杀入股市,不过在6月股灾之后,前期的浮盈又亏了回去。
经历了A股暴跌和P2P暴雷,她直言“现在最看重的就是本金保障”。
此外,婚姻也影响着女性的理财观。张亦菲告诉中新经纬记者,自己激进投资在婚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理财配置中,银行理财占比上升至50%,港股仅买入了腾讯,占比30%;A股资金占比下降到了5%。
同为90后的沈嘉淇是一名寿险规划师,真正开始关注理财是在2014年,此时她刚刚买完房,手里还剩下一些存款,于是便萌生了理财的想法。
起初她的理财目标是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投资方式也比较大胆。据沈嘉淇介绍,她在P2P平台上投过钱,炒过股,还做过民间借贷,但她感到这些投资方式都并不十分稳妥。后来由于P2P暴雷,她了解到一些平台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最近两年她对这类投资也越发保守。
目前,沈嘉淇和丈夫两人每个月的稳定收入在20万左右,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外,会做一些中等风险的投资。理财方式包括银行的大额存单和基金定投,每个月她都会存一个一年期的大额存单,再拿出2-3万元进行基金定投。
随着年龄的增长,沈嘉淇认为她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虽然有更高的收益很好,但是我觉得本金的稳妥也非常关键,现在对于理财的想法就是求稳,不要贬值的太厉害,有一个比较基本的涨幅就可以。”
疫情影响女性理财观
近五成女性要“攒钱” 健康险受青睐
最近,关于“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的话题一直广为流传,不过与大家在朋友圈里展现的“我”不同,中新经纬记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受访者选择了“疫情结束后要报复性消费”,46.5%的女性选择“疫情让我认识到要更加努力存钱”,剩余49.2%选择了“没有变化”。
林凌是一家投资公司的项目经理,在北京已经“漂”7年了,看过凌晨4点的太阳,也压过大半个北京的马路。如今,她的存款已经快够得上北京房子的首付。
“我没有刻意攒钱,但本着节俭的传统,不会乱花钱。”林凌称,每月她把除去必要开支的以外的钱都存在了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里,最近两年,随着她工作阅历的增加和职位的上升,林凌的积蓄也达到了近7位数。
不过受疫情影响,她内心还是有隐隐不安,“超市的菜和肉涨价了,职场的动荡也更多了,也许哪一天会面临失业,有更多存款也是给自己一份保障。”
此外,在有关保险方面,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已经购置保险;31.9%的女性选择再观望观望,不着急购买;15.7%的人表示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当被问及如果选择保险,你会选哪一类时,52.4%的女性选择了购买个人健康险。
2015年,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天,张亦菲为自己买了20万保额的重疾险,2016年又给老公买了20万保额重疾险。
“每年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保险公司的交费提醒通知,就像一份生日礼物。”张亦菲说道,“现在重疾患病越来越年轻化,身边有朋友患病,我也有些害怕,况且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买保险也是给亲人一份保障。”
2018年她又将自己和老公的保额分别加至了50万,如此以来,二人每年需要缴纳近2万元保费。同时,考虑到父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再买重疾险,2017年她又为双方父母配置了百万医疗险。
最后,疫情之下,不少行业都受到影响,尚未全面恢复复产复工,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多读书学习、提高理财技能、做足知识储备,静待疫情之后的新投资机遇。(中新经纬APP)
(文中李萌、吕思、张亦菲、沈嘉淇、林凌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