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官落马记:在“门面”之外的地方马失前蹄
他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学者型官员”
事实上他更像一个涉猎广泛、高度活跃的“跨界官员”
质检、书法、学术在他身上构成了一个有机的闭环
“雅官”魏传忠
本刊记者/程昕明
本文首发于总第895期《中国新闻周刊》
相较今年稍显平淡的“3·15”晚会,当晚的一则“打虎”新闻更为引人注目。
2019年3月15日22点30分,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魏传忠是质检系统的“老人”,1988年起担任山东聊城商检局副局长是他质检生涯的开端。1995年,魏传忠进入国家商检局,任办公室主任兼中国商检报负责人。3年后,他“空降”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政7年。
2007年4月至2014年7月,魏传忠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而今年退休已5年的他成为十八大以来“两会打虎”中落马的第7名高级干部。
质检官员、行业学会会长、书法家、高校兼职教授及顾问,魏传忠身份多元且互有交集。
一位质检行业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魏传忠在职期间并不是一个口碑很差的官员。“抛开不为人知的事情,他在管理、业务发展上做得还不错。”这位工作人员至今记得,魏传忠上任后曾提出“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将“ISO9000”等企业管理体系引入到机关日常管理。
“虽然有一部分牵强的东西,但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他是一个特别能想的人。”这位工作人员说。
退休之后的魏传忠以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身份继续活跃在质检系统。在2019年1月3日的一次会议上,他还作了“打造QBBSS质量链助力高质量发展——‘五位一体’全程质量支撑体系的实践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作为书法家的魏传忠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出版过7本书法专著。2015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提案,倡导“科技鉴定、经验鉴定、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化平台”六位一体的艺术品质量链。
他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学者型官员”,事实上他更像一个涉猎广泛、高度活跃的“跨界官员”,质检、书法、学术在他身上构成了一个有机的闭环。至于问题出在哪一环,目前尚不得而知。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魏传忠落马之前,他的一个弟弟已经“先进去了”。
窥斑知豹,从自称为“业余书法爱好者”的这一环,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解读这位复杂官员的一些信息。
书以立业
魏传忠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当地有一个4A级景区——景阳冈打虎。
从技术员到省部级官员,魏传忠走了30年;从过年时给乡亲们写春联,到在京城办书法展,他用了40年。
“幼承庭训,醉心颜柳”,这是魏传忠个人介绍中常用的一句话。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一门五子,魏传忠是老大。
据他在《国学墨韵》一书中回忆,“在我五岁前的记忆里,对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直到有一天父亲手把手教我用毛笔字写下第一个‘人’字后,父亲的形象才开始清晰起来。”
小时候父亲经常对他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定要写好。”父亲教他“永字八法”,从握笔姿势到运笔技巧,从笔画顺序到间架结构一一指点、反复示范,同时还给他下达了“硬指标”,每天必须学写几十个字。
而所谓“醉心颜柳”,据他在一次讲座中透露,是因为当时家境贫寒,除了一两本颜真卿、柳公权楷体外,没有更多的字帖。
“传忠的字写得好!”这种夸奖贯穿了他整个的学生时期,甚至让他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特长生”。
在他的中学时代,学校的文件、讲义、试卷都还要蜡纸油印,字写得好的魏传忠经常被老师叫去刻钢板。他甚至还帮过一位热衷写小说的数学老师誊写稿件,一抄就是几万字。
写材料、办黑板报、写大标语这些日常工作让他的书写能力与日俱增。
1973年,高中毕业的魏传忠回到村里,根据当时的政策,高中生毕业之后要务农两年才能考大学。读过高中、写得一手好字的他成了村里的小秀才。每到过年,他都要帮村里人写春联,“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把春联贴上门。在我看来,那就是盛大的书法展。”
他一度想当兵,但是因为家里的“中农”成分两次被拒绝。1975年,他终于获得机会到山东林业学校读中专。学习之余,他依旧为学校刻蜡纸贴补生活,刻一张可以得到一毛五分钱。
1977年参加工作以后,魏传忠的几次工作调动、升迁都与他在文书方面的特长密不可分。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距离聊城市区30公里的林业局苗圃场。三个月后,局领导到苗圃场检查工作时看到他在宣传栏里写的字,领导说“这个人字写得这么好,文章应该也不会太差”,于是将他调到林业局给领导写材料。
当时各单位上报的材料都是手抄件,聊城地委、行署办公室的同志都说林业局的材料好看,而这些都出自魏传忠的手笔。
1979年10月,聊城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急需“笔杆子”,魏传忠又被调到“多经办”。此后,他进入地委办公室,给领导当秘书。
上世纪80、90年代,魏传忠历任聊城地区结核病防治院副书记、聊城商检局副局长、局长兼党组书记。
1995年,魏传忠离开聊城进京赴职,出任国家商检局办公室主任。到了北京,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书法拿不出手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遇到展览就悄悄地看、悄悄地学,找机会向京城的书法家请教。
书以资政
2012年9月22日,北京光华路5号,一场“高大上”的个人书法展在世纪财富中心开幕。与会嘉宾中有10位正部级官员,长长的嘉宾名单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只能排在末席。
这场“豪门盛宴”的主角也是一位在职的省部级官员:时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魏传忠。
相关报道称,该展览开幕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质检系统干部职工中激起强烈反响,最终延期三天闭展。
此时,距离魏传忠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仅半年时间。同年四月,他当选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质检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2年是魏传忠担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的第5个年头,也是他高调亮相书法界的开局之年。
此前,他只是零星地参加一些联展,或者通过工作渠道向各国官员赠送书法作品。魏传忠在质检总局分管外事工作,在出访和接访活动中都要向外宾赠送书法作品。根据书中自述,自2007年上任,他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政要以及国际组织机构和驻华使节赠送了300多幅书法作品。他会事先根据来宾的国别、信仰、身份等情况,确定合适的书写内容,并在赠送时给予解释。
2012年9月,魏传忠到香港出差,照例向各界官员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工作之余,他还有一个心愿:请国学大师饶宗颐为自己即将出版的《魏传忠书法作品集》题写书名。
等他忙完公务准备登门拜访时,饶宗颐却因病入院,他前往医院探视被医生拒绝了。谁知他回京之后不久便收到了饶宗颐题写的书名和序言,并称赞他“天赋好、造诣深、能破立、善标新”。
那年国庆之前,《魏传忠书法作品集》顺利地与其书法展同期推出。
同年12月,“魏传忠书法展”移师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同样有不少省部级官员前来捧场。当地书画界盛赞其作品“汲取了齐鲁文化的儒雅和京派文化的大气,注入了徽文化的风韵”。
2013年1月,魏传忠领衔的“质量兴桂”书法联展在广西南宁开幕。一脉相承的是,这些展览的主题都与“质检文化”挂钩,质检部门都以主办或承办的身份参与其中。
10个月后,由魏传忠担任会长的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在北京成立,而这一身份也成为他退休后继续活跃在质检系统的主要头衔。
2014年7月,年满60岁的魏传忠从质检总局退休,而这一年又成为他个人书法生涯中的又一个“大年”。
当年10月,定价496元的《国学翰墨——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四卷本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于11月1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赠书仪式及书法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7月,这套总印数5000册的图书共赠出2000余册,它的赠送范围远到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大学图书馆,小到北京各区图书馆。
2015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魏传忠联合其他6名政协委员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提案。这是他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两年之后的一次重要发声,也是他将工作背景与个人爱好“有机融合”的登峰之作。
著书立说
2012年至今,魏传忠共出版过《魏传忠书法作品集》《魏传忠书法》《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 怀素·小草千字文》《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 怀素· 自叙帖》《魏传忠临怀素自叙帖》《国学墨韵——魏传忠书国学名句作品选》《国学墨韵笔谈》等7部书法专著。
他先后在北大、清华、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做过多场主题演讲,并担任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协会指导老师,清华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顾问,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艺术顾问,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指导老师,及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特聘研究员。
2014年12月,魏传忠在北京大学作“我的书法梦”主题演讲。在雅昌艺术网当天发布的活动报道中称“魏传忠是一位学者型书法家”,先后提出了“传播国学文化,彰显东方墨韵”的理念、“每个书法家要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主张和“国学墨韵”概念。
文章强调,“国学墨韵”这一概念与“国学书法”不同,“国学墨韵”融国学与书法于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之中,凸显了国学与书法之间文脉相连的传承关系,强调了书法实践方法上的创新。
文章同时指出,“国学墨韵”新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魏传忠先生对国学和书法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对“传播国学文化,彰显东方墨韵”理念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对于这篇文章的来源,雅昌网上标注的是:艺术家提供。如今,雅昌艺术网上的“魏传忠官网”已无法再打开。
他一手创办的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的官方网站也显示“网站维护中”。
《国学墨韵笔谈》一书中曾有一篇文章盛赞魏传忠有“两高”,“在领导干部中,他是书法水平很高的人,在书法家中他是社会地位很高的人。”
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位会员看来,魏传忠的书法作品算是不错的“官字”,但“线条质量不高”。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质检系统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写字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作为副部级领导搞这么大动静确实不太理智。有时候我们心里也会嘀咕:魏局有必要这么高调吗?”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传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魏传忠提出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表示赞同,认为科学手段的介入总比纯粹的主观判断强。
但是陈传席教授非常反对官员附庸风雅的书法创作,“你悄悄地写就好了,不要拿出来扰民。”在他看来,现在的“官字”大多乏善可陈。
反观中国古代,书法是官员的标配。“古代没有职业书法家,官员都要写得一手好字。”他引用《新唐书·选举志》称古代的官员选拔要符合“身、言、书、文”四个标准:身材高大、言语得体、书法漂亮、文笔了得。
人高马大、舞文弄墨的魏传忠似乎曾经非常接近这样一个标准,然而,他终究在“门面”之外的地方马失前蹄。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