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产品经理”单霁翔

故宫“产品经理”单霁翔
2019年04月08日 19:0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 / ZAKER热点工作室

  文 / 庄牛奶、朱如意

  故宫“产品经理”单霁翔

  “我64岁了,在中国,像我这个年龄早就退休了。”一年前,在接受鲁豫的采访时,单霁翔感慨道。

  今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正式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董卿用“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来形容这位“故宫看门人”。

  今天对他来说,或是光荣的,但也许更是不舍的;今天,他终于可以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的洗手间怎么样了?

  2018年,94岁的黄永玉上台给单霁翔颁奖。来之前,他特意写了一幅字,带给这位比自己小整整三十岁的故宫院长——“故宫很具体,走遍九千多座房屋,一千两百多座建筑,每天沿着宫墙走一圈,踩破二十双布鞋,这个单霁翔算个不小的官儿,管一座大得不得了的宫殿,你说说,好玩不好玩儿。”

  颁奖的时候,黄永玉抛给了单霁翔一个很特别的问题:“故宫的洗手间怎么样了?”

  老先生这么问,是因为他还记得,50年代的故宫卫生间被称作“流沙河”。

  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之后,也发现了洗手间的问题:很多女士经常要排很长的队。有一段时间,洗手间的门前还专门写着,“女士请排队”。

  据他观察,“男士其实也很惨,他们在旁边拎着包儿啊,抱着孩子啊。”于是,单霁翔和故宫的工作团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女士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

  为此,故宫对洗手间进行了调整,甚至将一个职工食堂也改造成了洗手间。

  排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场“厕所革命”还在持续进行。

  他邀请黄永玉在2019年春天参观故宫,到时候去接他。

  这仅仅是故宫改善游客体验的一个很小的例子。“产品经理”单霁翔在上任之后,带领故宫的团队做了很多努力。

  “人要多做好事”

  单霁翔出生于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毕业后,他当了10年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在任期间,他帮助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清理”了占用宫墙内13个院落的外单位,并给这些单位找房子、找资金,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能让他到大街上办公,这样不好”。

  在最后一家单位搬走后的第二年,单霁翔“不小心”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的感触很深,我们每个人要多做好事,最后落到我自己头上。”

  2012年1月10日,单霁翔正式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刚刚成为院长时,有媒体问他:“新官上任,你有哪三把火?”

  他说:我一把火也没有。

  每天早上八点半之前,故宫尚未正式开放,戴着工牌,踩着三十年如一日的黑色懒汉鞋,单霁翔开始了日常“巡逻”。一间间房屋走访、察看故宫。

  这一走就走了5个月,踏破布鞋20余双,他终于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屋。

  史称600年只有两个人走遍所有的房子:一个是单霁翔,一个是他的秘书周高亮。

  “每天行走在故宫内,仿佛找到了那种久违而又熟悉的惬意。壮美的紫禁城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记载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记忆、经历和情感,将它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是我和同事们的光荣使命。”

  不放假的院长

  《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说:“去年我跟单院长约时间谈节目,就定在了国庆节期间。其他时间,他几乎每个假期都在上班,天天在宫里待着。”单院长把宫里的“天上”和“地上”,都维护得干干净净。

  5年前,故宫博物院的地面铺的都是沥青,太和门广场铺的都是水泥砖,市政管道通过去的时候,用水泥一抹坑坑洼洼。那些绿地是用铁栏杆围起来的,还有高高低低的井盖、灯杆,跟历史环境都不协调。

  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单院长和同事们把它恢复了。今天人们到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地面,铺的都是传统建材的地面,砖的地面,石材的地面,上千年的铁栏杆全部都去掉了,绿地反倒养护得更好了。

  环境整治不是像说的这么简单,要做大量的艰苦卓绝的细致的工作。

  2013年,单霁翔提出“开放区不允许有一片垃圾”。他看到地上有垃圾亲手弯腰去捡,看到砖缝里有烟头亲自去抠。他要求一片垃圾落地后,两分钟内必须有人清扫掉,所有角落,干干净净。久而久之,由于地面十分整洁,游客也不忍心扔了。同年,单院长提出了要清理宫墙内的私家车。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车辆,按照故宫要求停在了午门前,步行参观。自此以后,所有国宾都再无例外。

  “我们做地上,同时还要做天上。”

  2014年,单院长提出“屋顶不能有草”。飞鸟或大风将草籽带到房顶,草生命力很强,生长过程中会拱瓦,瓦松动了,就会漏雨,导致木头糟朽,木结构的古建筑就得大修。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今天紫禁城里的瓦上没有一根草。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捡垃圾也好、拔野草也好,这在单霁翔看来,都是必须且紧迫要做的事。只要是对维护文物生态有好处,就得“有令即行、有禁即止”。7年间,许多改变肉眼可见——不再满地垃圾、房上没有了杂草、紫禁城打破500年惯例禁了烟、增加了女卫生间和让游客休息的长椅......

  对故宫的维护,需要专业的知识体系支撑,单霁翔做到了。让故宫焕发新的生机,呈现在众人眼前,单霁翔无疑也做到了。

  让明成祖唱Rap

  2015年7月,朋友圈被一个H5页面霸屏: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唱着rap,玩着自拍,用微信、QQ与自己的后宫和大臣联络。印象中严肃的历史人物,雍正帝、鳌拜等集体卖萌;幽默搞笑的崇祯帝生平故事,其实竟然是销售广告。

  这样并不算完,故宫淘宝还发了一组历史人物图,李清照抛媚眼比剪刀手,康熙戴眼镜手拿玫瑰,摆出花朵、剪刀手等经典自拍姿势,完全颠覆传统观念。所有人对故宫的印象大为改观,故宫也第一次搭配上了“萌”这样的形容词。

  在此之后,故宫也开启了自己的“网红”之路。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利润近亿元,故宫定制的口红更是席卷网络刷爆朋友圈。通过这些产品,民众也可以将故宫文化“带回家”,更近距离地体味传统文化。

  这条路的成功,意味着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关系得到了续接。单霁翔说,“如何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欢和接纳,是博物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这位65岁的故宫院长既有严谨和庄重的一面,也有风趣和“萌”的一面。很大程度上,他定义了故宫的表情和面孔。

  影响中国” 2018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近年来,这座古老的宫殿愈益以年轻、时尚、亲和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不复古板,不再隔绝,不作高深之态。”

  拥抱互联网

  当时代的潮水袭来,最好的生存办法就是让它成为你的推力。故宫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字博物馆。

  过去紫禁城开放30%,2014年是个转折点——终于开放了50%,超过了一半。2015年达到65%,2017年达到76%。现在已经开放到了80%。大量过去非开放区,今天都变成了展区、展馆、展场。单院长深知,无论开放再多的区域,举办再多的展览,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的观众仍然是全球人口很少的一部分。

  2018年,故宫接待1670万次游客,全世界排名第一,但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2018年的访问量高达8.91亿次。他把千万级的流量,变成了亿万级。

  故宫有1200栋古建筑群,人们不可能都走到,也别没有都开放,人们在数字地图上可以了解任何一栋古建筑信息。比如一些狭小空间,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只有4.8平米,人们进不去,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走进养心殿,走进三希堂。

  养心殿在修缮过程中,人们走不进去,却可以在VR中找到。人们可以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自己批批奏折,还可以比较,自己批的和皇帝批的,谁批得好,自己可以召见一下大臣,每个大臣都会说500多句话,你问他任何问题,都会积极地应答。

  比如说:我最近是不是胖了,大臣就会告诉你,不重不威。

  历时3年4个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已经诞生在这里了。”

  故宫曾经是神圣且疏离的。

  一家五代都在故宫工作的保管员梁金生曾说,“故宫一直四平八稳的。”

  红墙之内,有着600年的历史作为积淀,

  时间流失的速度都显得模糊。

  7年,在600年的慢慢长河中显得太渺小;

  7年,一个“看门人”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

  7年,故宫不复古板,不再隔绝,不作高深之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6 拉卡拉 300773 --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