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未来人口将超千万 多个新一线城市迈向千万人口门槛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人口也在加速向一二线中心城市集聚,多个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正在迈向千万人口的门槛。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日前发布了《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规划》明确,东莞将实施积极的人口调控政策,2025 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 960 万人;2030 年,常住人 口达到1020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080 万人。
东莞加快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来莞就业生活,外来流动人口由1986年的15.62万人增至2018年的453.45万人,其间的2001~2008 年出现跳跃性上升。
不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东莞受到巨大冲击,人口流入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0 年以来,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由2010年的822.48万人增至2018年的839.22万人,年均增加2.1万人,年均增长0.25%,低于 2000~2010 年间的2.46%平均增速。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占珠三角九市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状态,人口流入趋势有所减弱。
《规划》指出,受农业转移人口日益减少的影响,2015年开始,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入缓慢下降通道,东莞市外来人口在源头上将受到挤压。流动人口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仍将持续,而农民工的增量部分则主要流向中西部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由于东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很多产业和人口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不少中心城市,如武汉、郑州、长沙、合肥、重庆、成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十分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大。很多人会选择就近就业,而不再到沿海地区了。
2008年后,东莞开始积极谋划产业突破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设备更新、互联网渗透工业流程、商事制度改革等变化,激发了创新热情,东莞工业从低端向中高端探路。在这一阶段,一批企业家开始探索转变,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逐步凸显,并不断做大做强。华为、OPPO、vivo等一批东莞制造和东莞品牌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为龙头企业。目前,东莞转型已抵达向质变突破的“关口”。
另一方面,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了深圳重大使命、重大任务、重大机遇。未来深圳对周围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目前深圳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因此,未来深圳的的制造环节等也在加速外溢,这个过程中,毗邻深圳的东莞无疑成为产业外溢的首选,人口也会加速向东莞的环深地带流动。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科技、人才对城市竞争的作用日益凸显。
《规划》提出,东莞将全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在存量上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在增量上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打造多元化国际化技能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大力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将我市建设成技能人才的集聚中心、培养中心和辐射中心。
而要吸引人才,打造创新高地,东莞的城市模式也需要转型。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对于东莞来说,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主要分布在镇域,主体架构比较分散,主城区较弱,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在过去,镇街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后,城市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较弱的弊端不断凸显。比如,由于中心城区平台不够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对此,《规划》提出,东莞加强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心”之间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联系,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常住人口密度。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强化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东莞市“美丽城央”,重点集聚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人才。至2035年,“三心”常住人口占全市比例达 20%以上。
表1: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
(来源:《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
多个新一线城市迈向千万人口门槛
在东莞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正在加速人口集聚,人口总量迈向千万级门槛。
2018年末,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80.6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33.8万人。其中,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也就是说,去年杭州自然增长人口为5.87万人,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了28万人。
按照预计,杭州人口总量今年大概率会超过千万的门槛。
而在杭州之前,西安和郑州在去年均已突破了千万大关。西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00.37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38.70万人,常住人口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在郑州,数据显示,去年郑州常住人口增长25.5万人,常住人口总量突破千万大关。这也是郑州连续8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5万,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可见一斑。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大学生求职指南》,2019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地比例最高的依旧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44.18%,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说明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机会不断释放的新一线城市,最受毕业生的青睐。新一线城市由于新兴产业飞速发展、人才引进政策门槛降低,甚至许多地区对大学生实行零门槛落户,导致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也持续上升。
胡刚说,目前我国还处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愿意去到一二线中心城市去。但京沪等一线城市作为超大城市,已经基本饱和。因此把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发展起来,这些城市可以承担京沪等超大城市的部分功能,这些城市也将是未来人口流入的重点。
责任编辑:王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