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区块链高峰论坛圆桌讨论

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区块链高峰论坛圆桌讨论
2019年12月08日 17:36 新浪财经

下载新浪财经app,追踪全球币市行情

  新浪财经讯 12月8日消息,由中国并购公会主办的“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于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并购赋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匡中睿,人人链CEO叶京,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区块大陆创始人杨扬出席年会分论坛之一的区块链高峰论坛的圆桌谈论环节并讲话。

  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

  刘楚君: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中国作为主流的区块链国家,其实我们的区块链专利数量一直是遥遥领先,但是从开源社区来看中国技术人员所贡献的代码数量,包括我们所开发的项目好像是比不上美国,很多人说是因为我们在基础学科上的薄弱导致了我们在原创性上的落后。我们如何追赶上这种基础性上的薄弱?我们如何在自监管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区块链行业的自律?如何能够找到商业和法规之间的平衡?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嘉宾为我们一起分享这个话题,他们是: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 匡中睿先生

  人人链CEO  叶京先生

  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区块大陆创始人  杨扬先生。

  三位先自我介绍一下,从匡先生开始。

  匡中睿:感谢主持人,我叫匡中睿。我是VERASTI的创始人,我们VERASTI的愿景是把华尔街的成熟金融科技,包括监管科技,和国内的资本市场做一些对接,应用落地。我个人参与了央行、高检、高法牵头的金融监管和反欺诈的项目,简单介绍就这些。

  叶京:我是人人链的CEO,新苑(音)科技的母公司新苑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我们集团在2015年开始布局区块链底层技术,等同于定位科技地产。我们也做了很多区块链+地产应用的实际案例,目前在区块链板块有几家公司,在国内主要是做区块链底层技术,帮助一些政府,包括企业做链板,同时我们自己推出了房地产+区块链,包括新房销售+区块链、物业+区块链的应用项目,在美国有证券型通证的公司,是在美国合规体系下开展的一种政权型通证的发行,所以在实际的案例上我们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杨扬:大家好,我叫杨扬,我是区块大陆的创始人和CEO,区块大陆和在座两位比较像,我们也做底层的技术,我们有自己的BaaS系统,是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我们也做监管科技相关的,跟国内、国外监管机构有很多合作,我们监管科技做得不太一样,我们尝试把法律和监管条文变成计算机代码,换句话说就是变成智能合约。我们同时也提供To B的服务。

  刘楚君:感谢三位的介绍,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说到了,我们的专利数量其实很多的,但是很多人觉得我们中国区块链技术是赶不上美国的,包括今天四位嘉宾都提到了把Libra的发布作为区块链的一个拐点,我想问一下三位,你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区块链技术上的实力,或者如果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限制的话,你们觉得我们还有多久才能达到世界顶流的水平?

  匡中睿: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用两点说明一下,区块链的底层技术这一块我觉得中国并不落伍,在应用层面的落地,我觉得中国是有希望引领全球的。我简单展开一下,大家老生常谈,区块链是一个现有的很多技术的有机结合,比如说像HASH算法、共识、加密解密等等,它是一个结合,包括分布式的计算、分布式存储等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基本都是美国,但是相应的中国也有对应的标准,很多技术我们并不落后,但是先发明的肯定是美国,但是在应用层面,我个人觉得像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包括这20年飞速发展的过程其实提供了非常的应用场景,我们在应用场景这个方面其实是要比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更丰富,我们的用户基数也很大,我们的很多基础设施已经很发达了,所以简单来讲,我觉得在应用层面国内的一些巨头,包括像BAT,包括像我们一些创业公司集中的注意力是在产业场景+区块链,我觉得在这一块我们尝试的数量也远高于美国,美国大多数还集中在公链,公链真正在应用场景落地的性能很薄弱,我自己的观点就是,我觉得中国的底层技术不落后,但是在应用落地方面有希望引领全球,你要说给一个时间的话,我觉得就看几位嘉宾有多努力了,大概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

  叶京:其实我对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认为中国区块链现在在全球是属于领先地位,只是看我们是从哪个方向看,我为什么这么提?因为目前,刚才主持人也提到,区块链专利数在2017年的时候,阿里巴巴是全球第一,中国银行是全球第二,我们公司是排到全球第五,美国银行是在第三位,截止今年上半年我看到一个统计报告,在全球100家区块链专利技术排名前100的公司里头有67家都是中国公司,为什么会提到感觉在开源代码上中国力量贡献比较少?我认为这个是跟监管环境相关,因为基于咱们国家这个特殊的政治原因,政治环境,所以导致这个技术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在海外可能大力发展的是公链技术,通证经济的思想,包括数字货币,在国内实际上是联盟链技术,包括区块链的这种落地应用,包括总书记提到的,我们理解总书记想做的区块链实际上是分布式管理,中心化管控,就是它是属于在特定逻辑下的一种区块链的思想,所以它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就不能说是谁领先或者是谁落后。另外就是基于政策的利好,因为是10月24号总书记说过等同于有了这样一个利好的信息之后,现在时间还很短,但是最近的很多利好消息已经让大家看到,之前中国区块链在技术上是领先的,但是不能引领全球,区块链的应用落地数量可能相对也还不是那么多,但是我们认为明年是中国区块链应用的爆发年,会有很多公司,甚至是地方政府会开始积极地探索区块链+实体场景的应用,部分我们自己在区块链+房地产方向已经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新房受+区块链的新房链,我们在上线两个月的时间,GMV就做到2亿,明年目标是做到一千亿,在整个地产行业对于新房销售这个环节是解决了很多传统不用区块链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跟几家上市公司也一直在探讨新型的解决方案,在有信任环境的多节点参与的这种商业模式里面,其实用区块链是能解决原有的很多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明年可能中国就可以开始在某些领域引领全球的区块链发展。谢谢大家。

  杨扬:作为最后一个发言的嘉宾我很希望跟大家观点不一样,很遗憾,我的观点跟你们是一样的,中国的技术其实并不差,早在2015年我们基本就在前面了。我先说说为什么吧,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区块链这个技术特别新,你只要特别新,咱们中国人也不笨,其实大家都跟老美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中国人多,中国有一个节结构性的人口红利,中国的工程师是全世界最多,同时又最便宜,同样拿到一个融资额在硅谷请不到三个人,在深圳可以请到三五十个人,但是不论中国也好,美国也好,区块链的基础技术已经很长期没有进步了,但是有多种原因,一个是大学没有这样的课程,美国现在有区块链的课,理论上的研究缺乏一个突破,尤其是非常非常基础的理论。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位教授出过一篇paper,他说从物理通信信道的限制上可以推算出一个区块链公链最高的TPS可以有多少,我比较期待这样的理论,即使没有突破,大家也可以做研究,国内也希望大学里面的论文可以往这边走,而不是做结构上、应用上的研究,虽然这个研究也不错,但是如果区块链真的要往前走,结构上要有所改变,其实理论上是需要加强一下的。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们现在也落地了一些应用,从2017、2018到2019年年初之前,区块链的应用都是一个点一个点,并没有连成一个面,我们跟企业去聊,企业说好,你怎么证明你的区块链就一定比我这个系统好?证明不了,三十年前互联网就一定比打电话好吗?也证明不了,因为用的人少。希望10.24之后,虽然还是做点,但是这个点的数量足够多了,慢慢就能够连成面,包括现在做供应链金融,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谈,包括中企云链、中钢集团,他们开始做,我们知道很多大宗商品的企业也开始做供应链金融,从一个一个点,足够密集之后,连成一个面之后,这个应用的效率就会很快看得到。

  刘楚君:谢谢三位嘉宾的回答。其实算是帮我们纠正了一个误区,我们一直可能会比较恐慌,说Libra先于我们而发布,我们是不是还有差距?其实通过三位嘉宾的回答我们知道,可能我们现在已经比美国还更前进一步。

  杨扬:技术上。匡先生和杨扬先生在美国多年,我想知道中国和美国区块链企业之间,你们有感受到一些很不一样的地方吗?包括刚刚看到杨锦炎先生也提到,其实他认为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人员更加扎实,两位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匡中睿:我先分享一下,我觉得其实像中国的区块链,刚刚提到的,我们在引领全球这个方面的基础,不管是技术基础、人才基础,还有商务的环境,都是比美国要好的,唯一需要平衡的点其实还是监管,美国更多的是一些自主式、自发式的,还是很早期的创业团队,中国可能已经有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规模也比较中大型的区块链企业,整体上两边的风格差别也很大,国内现在集中在做一些联盟链落地,产业场景+区块链,我觉得他们都已经是做得非常,把这个东西做得非常渗透了,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像中国特别擅长做这种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场景,它是多中心的场景,还是需要一定权威背书的情况下,但是是基本可信的环境,但是老外可能很多时候上来就比较理想化了,不会去这么贴近场景做。我觉得两边的差别在技术储备、商务环境、场景落地,很多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杨扬: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去硅谷,其实美国要做区块链创业只能去硅谷,去别的地方找不到人,去硅谷招工,5-10年的工程师多半在Facebook或者Google,你要用多少钱把他挖过来?30、50万美金,人家上班还要带猫带狗,你创业公司比较苦逼,融到再多的钱人也比较少,三人五人、十个人是比较常见的。在中国人多确实是能办事,这是好的,但是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像匡先生说的监管上的问题,老美早在2012、2013年就已经对比特币这个东西要不要搞做过尽调,我们见过美国前司法部部长,当时美国国会有大量的议员说这个比特币用在暗网上进行交易,干脆把它关了吧,但是国会达成一致意见,就说把这个东西定义成是一个技术,现在我们还在经历这个社会,国内还在经历大讨论的阶段,所以在社会上的认识其实是落后大概5年,技术确实是超越。技术和监管,包括社会的认识、共识要相匹配,同步就可以往前走了。

  刘楚君:谢谢,下一个问题问到叶京先生,我知道人人链是技术人员特别多的团队,你们有70%的人都是技术人员,你们是如何吸引到这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到公司?甚至于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叶京:因为我们布局确实是比较早,从2015年开始就做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研究,其实中间也是经历过很多的起伏,因为区块链技术人才其实薪资水平是非常高的,我们巅峰期的时候技术人员是比现在的比例还要高,当然,经历了2018、2019年,因为链管业务在国内当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收入并不能支撑整体的费用,所以其实我们是压缩了很多的成员,刚才提到这个问题,吸引人才我认为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这是不是有未来?因为我们本身也有比较好的内部激励机制,包括核心成员都有股份激励。第二,你所处于的事业是不是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有落地的场景?我跟很多技术人员在沟通,加入我们团队的时候,他们问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平台我们是不是能真正地做一些落地的应用,我们是有落地的应用的,而且我们是有强背书,在我们的领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发展。

  包括我想补充一点,刚才主持人提到上一个问题。其实现在国际上很多公司也都比较缺少区块链的人才,他们都在国内寻找这样的人才引进,因为现在日本有很多公司都在跟我们联系,希望通过我们打开一个窗口,能帮助日本的这些大的像SBR(音)这些公司引进一些区块链的人才,我们最近一方面在国内帮他们做培训,另外一方面也在做人才的输出,所以明显感觉到在区块链人才这一块,技术人才这一块,我觉得国内相对还是比较领先的,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

  刘楚君:谢谢,明白。其实刚刚在杨扬先生也提到了,美国大学现在已经开设了区块链基础相关课程,其实中国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一点,包括三位都提到了说中国监管对区块链发展的影响,三位做了哪些常识?或者你们呼吁我们现在同行,包括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赶上这个差距?

  杨扬:我们一直呼吁政府和监管机构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区块链也好,金融科技也好,越来越多是链上,包括线上的活动,他们的商业很多时候都已经是代码化的,由计算机代码来执行商业的逻辑,你如果是按照传统的监管方式,用文字去监管,计算机代码中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科技公司可以产生上百万的数据量,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机构,你的数据量是远远超过的,但是金融机构的人手其实是不够的,所以这个痛点怎么样去把它进行改变?我们的建议就是把监管的法律条文本身就变成计算机代码,把这一段计算机代码嵌入到商业逻辑里面,使合规的效率更高,合规的成本、监管的成本可以降低,这个在一些国家,东南亚的国家其实已经比较认可这个方式,我们也在跟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合作。

  叶京:现在监管的态势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总书记说完话以后,我们统计了一下,19天之内出了44个政策利好,包括我们关注到黄埔区的补助信息提到联盟链的最高补助500万,公链最高补助1000万,已经提到了公链,相当于这个东西已经放开了,而且这只是开始,因为咱们国家的特点是在于如果是政策驱动的话,它要有一个政策消化吸收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明年“两会”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大的爆发。现在等同于大家是在消化理解区块链的政策,下一步是政策的落地,所以明年会是一个很大的红利期。第二个,现在其实政府已经开始在做沙盒的监管,包括在海南做的这些实验区,包括在深圳的实验区,对于相对比较敏感的业务,在沙盒的体系内做监管来探索好的监管方式,现在政府其实已经这么做了,对于原本不是很敏感,像区块链技术,现在政策在大力驱动,我觉得这也是追究可以大力发展区块链的开始的一个信号,就是在这儿。因为原来联盟链已经领先了,现在等同于是政策驱动有一个大的发展,同时现在又提到了像公链技术,包括交易所的沙盒的监管,包括央行也在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其实这一块一旦开始的话,这个态势是不可逆的,所以我觉得其实已经快事了。

  匡中睿:这个问题是回答我们在过去十年做了什么,我简单概括一下,我们还是对技术比较关注,比如像区块链本身的性能,还有智能合约的问题,我简单说一下,我们过去其实主要还是对很多性能上,比如需不需要增加节点,是不是增加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或者在复杂一点的情况下,我们很多时候需要把交易进行重新排序,增加真实的TPS,甚至我们有做一部分底层通信协议自己的改写和创造,因为现在主流使用的一些分布式的通信协议其实性能并不是很好,我们过去还是集中在技术上的创新。另外我觉得像拥抱监管、拥抱政策的改变,我觉得其实像中国的信息获取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我们也比较关注像合规的区块链媒体和一些信息,包括区块链教育,很多对小白用户的普及,包括去到达,这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有在做这样一些孵化。

  刘楚君:明白,谢谢三位嘉宾的分享。其实在分享中大家都能够感觉得到,春风已经吹来,我们监管的春风已经吹来,我们区块链从业者要做的是埋头苦干,不忘初心。谢谢三位嘉宾。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8 科安达 002972 --
  • 12-18 神驰机电 603109 --
  • 12-18 龙软科技 688078 --
  • 12-17 华特气体 688268 --
  • 12-12 聚辰股份 688123 33.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